电负度

✍ dations ◷ 2025-11-21 16:33:11 #电负度
电负性(英语:electronegativity,简写EN),也译作离子性、负电性及阴电性,是综合考虑了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首先由莱纳斯·鲍林于1932年提出。它以一组数值的相对大小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对成键电子的吸引能力,称为相对电负性,简称为电负性。元素电负性数值越大,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对成键电子的吸引力越强。同一周期从左至右,有效核电荷递增,原子半径却递减,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渐强,因而电负性值递增;同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半径的增大,元素电负性值递减。过渡元素的电负性值无明显规律。就总体而言,周期表右上方的典型非金属元素都有较大电负性数值,氖的电负性值数最大(4.79);周期表左下方的金属元素电负性值都较小,钫是电负性最小的元素(0.71)。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于2.0,金属元素电负性小于2.0。电负性概念还可以用来判断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和化学键的类型。电负性值较大的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由于对成键电子吸引较强,往往表现为负化合价;而电负性值较小者表现为正化合价。在形成共价键时,共用电子对偏移向电负性较强的原子而使键带有极性,电负性差越大,键的极性越强。当化学键两端元素的电负性相差很大时(例如大于1.9)所形成的键则以离子键为主。元素的电负性愈大,吸引电子的倾向愈大,非金属性也愈强。电负性的定义和计算方法有多种,每一种方法的电负性数值都不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有3种:利用电负性值时,必须是同一种方法的电负性数值进行比较。同时,电负性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分子中元素的氧化态、键合轨道的形状、周围原子的影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元素的电负性。

相关

  •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英文:central nervous system,缩写:CNS)是神经系统中神经细胞集中的结构,在脊椎动物包括脑和脊髓;在高等无脊椎动物如环节动物和昆虫等,则主要包括腹神经索和一系列的
  • 世界能源消耗量世界能源消耗量是指所有人类文明所使用的能量总和。它通常以年度测定,并会计算人类文明所使用的所有能量来源,是审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数据,对人类的社会、经济、政治领域有很深
  • 氢氧化钡氢氧化钡是一种钡的化合物,分子式为Ba(OH)2,通常外观为白色颗粒状。氢氧化钡在分析化学中的滴定法可以当做弱酸的指示剂,对有机的弱酸别有效。它透明的溶液是不含碳酸盐的。不
  • 化学符号化学符号以拉丁字母缩写的形式表达化学元素或官能基。化学元素的符号通常为一个或两个字母,而一些人造元素的IUPAC临时符号则使用三个字母。元素的化学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使
  • 脉络膜脉络膜(Choroid)是位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的组织,主要由色素及微细血管组成,呈暗褐色。其血管供给视网膜葡萄糖及氧气。色素则吸收眼球内多余的光,防止它们因折射和散射而干扰视细
  • 现代医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
  • 疣微菌科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是一门被划出不久的细菌,包括少数几个被识别的种类,主要被发现于水生和土壤环境,或者人类粪便中。还有很多未被成功培养的种类是和真核宿主共生的,包括
  • 高果糖浆高果糖浆(英语:High-fructose corn syrup、简称HFCS)亦称果葡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或葡萄糖异构糖浆,是以酶法糖化淀粉所得到的糖化液经葡萄糖异构酶的异构作用,将一部分葡萄糖异
  • 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简称HapMap计划)是一个组织,其目标是开发人类基因组的单体型图,来描述人类遗传变异的常见模式。HapMap计划用于查找影响健康,疾病的遗传变体和反应药
  • 塞缪尔·亚当斯塞缪尔·亚当斯(Samuel Adams,1722年~1803年),美国革命家、政治家、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堂兄。生于麻萨诸塞州波士顿,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是自由之子(茶党)的创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