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猫属
✍ dations ◷ 2025-04-03 16:35:43 #恐猫属
恐猫(Dinofelis)是后猫族下的一属。它们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及北美洲,估计属于最少500-120万年前。在洛沙冈(英语:Lothagam)亦有发现非常似恐猫的化石,可以追溯至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期。现时已知的恐猫物种如下:恐猫的体型介于现存的狮子与豹之间,多数成员大小接近美洲豹(肩高约 70cm,体重约 120kg),具有剑齿以及较现今猫科粗壮许多的前足。由古生物学家Serge Legendre(英语:Serge Legendre)与Claudia Roth(英语:Claudia Roth)针对两个样本所估算的体重。第一个样本体重约 31.4千克(69磅),第二个样本体重约 87.8千克(190磅)。恐猫的犬齿较现存的猫科长而扁平,但没有剑齿虎这么长。因此恐猫与猎虎的犬齿常被称为“伪剑齿”(不过恐猫与猎虎并非近亲,分别属于不同的科别)。恐猫的裂肉齿并没有如狮子或现存其他猫科发达。恐猫可能偏好栖息于森林,动物行为学家William Allen等人认为它们身上可能具有如豹的斑点或是如虎的条纹。恐猫壮硕的身体代表它们可能跟美洲豹一样适合多种栖息地,包括森林或是较开阔的湿地等。恐猫的猎物包括猛玛象幼崽、乳齿象以及巧人。不过针对斯泰克方丹(英语:Swartkrans)出土化石的碳同位素分析显示,恐猫仍然以狩猎大型草食动物为主。当时巧人主要的天敌可能为豹和巨颏虎,同样来自于碳同位素分析的结果。在南非,恐猫和狒狒的化石常常一起发现。恐猫与非洲南方古猿的化石也在数个考古地点一起被发现。另外,在恐猫的化石旁也曾发现过傍人的颅骨化石,其上有犬齿造成的伤痕。这代表恐猫可能以当时这些灵长类为食,然而碳同位素的分析认为这些只是少数特例。冰河期开始造成的森林衰退可能是恐猫绝种的主要原因。出现在英国BBC纪录片《与野兽共舞》第4集中,作为非洲南方古猿的主要天敌。
相关
-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英语:Golgi apparatus)是真核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属于细胞的一组膜,专门收集并包裹各种物质,例如酶和激素。这些膜形成像一堆平板的扁囊,部分扁囊常常脱离并移向质膜,一
- 产气荚膜梭菌产气荚膜杆菌(学名: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革兰氏阳性杆状厌氧菌,因能分解肌肉和结缔组织中的糖类而产出大量气体以及可以在体内能形成荚膜而得名。发现于人类和其他脊椎动
- 单糖单糖(monosaccharides (源自希腊语 monos: single, sacchar: sugar), 亦称:simple sugars)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其结构在众多糖分子中是最简单的。味道甜美,能溶于水和会结晶。单
- 乳头瘤病毒科乳头瘤病毒科(Papillomaviridae)是双链DNA病毒的一科,该类病毒会导致肿瘤,但大多情况不会成为癌症,仅有少数种类会导致子宫颈癌。下有一属: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
- 玻利维亚出血热马秋波病毒玻利维亚出血热(英语:Bolivian hemorrhagic fever,简称BHF,别名有black typhus、Ordog Fever等)是一类由感染马秋波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该疾病为人畜共通传染病,起
- 美国独立美国革命(英语:American Revolution)泛指北美十三殖民地脱离大英帝国,并创建美利坚合众国的一连串事件与思潮。历史学界普遍视1760年代的抗税运动为美国革命的源头,经历美国独立
- 先天性疾病先天性障碍,又称先天性疾病、先天畸形、先天缺陷,是指发育中的胎儿因为遗传性疾病或发育环境等因素导致某个部位特征结构畸形,导致在婴儿出生时即有的病症,包括了身体(英语:Physic
- 蛋蛋,是卵生的羊膜动物所生带有硬壳的卵,受精之后可孵出小动物,为人类食用已有几千年历史。蛋由蛋壳保护,而当中的蛋白和蛋黄被各种薄膜包裹。蛋黄和全蛋存储大量的蛋白质、胆碱和
- 哲学家哲学家(英语:Philosopher),哲学的研究者,对哲学怀抱兴趣,拥有广泛的知识,并且能够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特定的哲学问题。根据欧洲哲学传统,哲学家研究的主题包括美学、伦理学、知识论
- 扣带回扣带回是位于大脑内侧的一个解剖结构。扣带回将胼胝体不完全地包裹;在上方,扣带回为扣带沟所限。扣带回是脑的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其功能牵涉情感、学习和记忆。扣带回的皮层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