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猫属
✍ dations ◷ 2025-11-28 22:53:27 #恐猫属
恐猫(Dinofelis)是后猫族下的一属。它们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及北美洲,估计属于最少500-120万年前。在洛沙冈(英语:Lothagam)亦有发现非常似恐猫的化石,可以追溯至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期。现时已知的恐猫物种如下:恐猫的体型介于现存的狮子与豹之间,多数成员大小接近美洲豹(肩高约 70cm,体重约 120kg),具有剑齿以及较现今猫科粗壮许多的前足。由古生物学家Serge Legendre(英语:Serge Legendre)与Claudia Roth(英语:Claudia Roth)针对两个样本所估算的体重。第一个样本体重约 31.4千克(69磅),第二个样本体重约 87.8千克(190磅)。恐猫的犬齿较现存的猫科长而扁平,但没有剑齿虎这么长。因此恐猫与猎虎的犬齿常被称为“伪剑齿”(不过恐猫与猎虎并非近亲,分别属于不同的科别)。恐猫的裂肉齿并没有如狮子或现存其他猫科发达。恐猫可能偏好栖息于森林,动物行为学家William Allen等人认为它们身上可能具有如豹的斑点或是如虎的条纹。恐猫壮硕的身体代表它们可能跟美洲豹一样适合多种栖息地,包括森林或是较开阔的湿地等。恐猫的猎物包括猛玛象幼崽、乳齿象以及巧人。不过针对斯泰克方丹(英语:Swartkrans)出土化石的碳同位素分析显示,恐猫仍然以狩猎大型草食动物为主。当时巧人主要的天敌可能为豹和巨颏虎,同样来自于碳同位素分析的结果。在南非,恐猫和狒狒的化石常常一起发现。恐猫与非洲南方古猿的化石也在数个考古地点一起被发现。另外,在恐猫的化石旁也曾发现过傍人的颅骨化石,其上有犬齿造成的伤痕。这代表恐猫可能以当时这些灵长类为食,然而碳同位素的分析认为这些只是少数特例。冰河期开始造成的森林衰退可能是恐猫绝种的主要原因。出现在英国BBC纪录片《与野兽共舞》第4集中,作为非洲南方古猿的主要天敌。
相关
- SGLT2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英语:SGLT2 inhibitors,简称SGLT2抑制剂,或称列净类药物(英语:Gliflozin))是一种通过抑制葡萄糖在肾脏内重吸收而起到降糖作用的抗糖尿病药。 其原理
- 鼻内空气流通计鼻内空气流通计、鼻侧压测量法、鼻内压力测量计、鼻测压计、鼻阻力测量(英文:Rhinomanometry)是一种气体压力计(英语:manometry),用来测量鼻腔内的空气流通量。 鼻内空气流通计能客
- 国际海底管理局国际海底管理局(英语: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缩写ISA)是管理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权威组织。根据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的决议,1983年3月成立了联合国国际海底管理
- 拉丁非洲拉丁非洲(法语:Afrique latine,葡萄牙语:África Latina)或罗曼语非洲指的是官方语言或主要语言属于罗曼语族,受拉丁文化(法语:Culture latine)影响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有
- 库施特语族库希特语族(Cushitic)又称作古实语族,是亚非语系(闪含语系)之下的语族之一,分布在埃塞俄比亚、苏丹、索马里、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可以细分为约四个语支:“库希特”这名字源自《圣经
- 同意同意(consent)是指一个人自愿接受与自身有关,由其他人提出的提议或是意愿。在几个领域中已广泛使用到同意的概念,包括法侓、医疗以及性行为等。同意可以分为几种,包括默示同意(英
- 遗传基因基因(英语:gene)在生物学中指DNA或RNA内编码基因产物(RNA或蛋白质)的合成的核苷酸序列。基因也可视作基本遗传单位,亦即一段具有功能性的DNA或RNA序列。弄清其序列本身的过程叫基
- 苯甲酰氯苯甲酰氯(C6H5COCl),也称苯酰氯,为无色发烟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在实验室中,可由在无水条件下蒸馏苯甲酸和五氯化磷得到。苯甲酰氯的大规模制备则可通过使用氯化亚砜氯化苯甲醛得
- span class=chemf style=white-space:nowrap;Nsub4/sub&氮4是一种由四个氮原子组成的氮单质,化学式为“N4”,其分子呈正四面体形。N4与N2、N3是同素异形体。N4最初由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及其同事发现,并命名为“tetranitrogen”(
- 功能性灭绝功能性灭绝(Functional extinction),是指一个物种或分类单元已达以下状况:在IUCN红色名录中,一个不再有最近观察纪录,已经功能性灭绝的物种,除非真的确定最后一只个体已死亡,否则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