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猫属
✍ dations ◷ 2025-07-04 09:02:55 #恐猫属
恐猫(Dinofelis)是后猫族下的一属。它们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非洲及北美洲,估计属于最少500-120万年前。在洛沙冈(英语:Lothagam)亦有发现非常似恐猫的化石,可以追溯至800万年前的中新世末期。现时已知的恐猫物种如下:恐猫的体型介于现存的狮子与豹之间,多数成员大小接近美洲豹(肩高约 70cm,体重约 120kg),具有剑齿以及较现今猫科粗壮许多的前足。由古生物学家Serge Legendre(英语:Serge Legendre)与Claudia Roth(英语:Claudia Roth)针对两个样本所估算的体重。第一个样本体重约 31.4千克(69磅),第二个样本体重约 87.8千克(190磅)。恐猫的犬齿较现存的猫科长而扁平,但没有剑齿虎这么长。因此恐猫与猎虎的犬齿常被称为“伪剑齿”(不过恐猫与猎虎并非近亲,分别属于不同的科别)。恐猫的裂肉齿并没有如狮子或现存其他猫科发达。恐猫可能偏好栖息于森林,动物行为学家William Allen等人认为它们身上可能具有如豹的斑点或是如虎的条纹。恐猫壮硕的身体代表它们可能跟美洲豹一样适合多种栖息地,包括森林或是较开阔的湿地等。恐猫的猎物包括猛玛象幼崽、乳齿象以及巧人。不过针对斯泰克方丹(英语:Swartkrans)出土化石的碳同位素分析显示,恐猫仍然以狩猎大型草食动物为主。当时巧人主要的天敌可能为豹和巨颏虎,同样来自于碳同位素分析的结果。在南非,恐猫和狒狒的化石常常一起发现。恐猫与非洲南方古猿的化石也在数个考古地点一起被发现。另外,在恐猫的化石旁也曾发现过傍人的颅骨化石,其上有犬齿造成的伤痕。这代表恐猫可能以当时这些灵长类为食,然而碳同位素的分析认为这些只是少数特例。冰河期开始造成的森林衰退可能是恐猫绝种的主要原因。出现在英国BBC纪录片《与野兽共舞》第4集中,作为非洲南方古猿的主要天敌。
相关
- 口服糖耐量试验糖耐力测试(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一种测试血糖在人体内代谢水平的医学实验。具体步骤是,要求被测试对象在空腹情况下喝下75克无水葡萄糖或82.5克含一分子水的
- 地中海饮食地中海饮食是很受现代营养学推荐的一种饮食模式,源自于1940-1950年代环地中海地区及国家(希腊、意大利南部及西班牙)的传统饮食型态。其以大量橄榄油、豆科植物、天然谷物、
- FR快中子反应堆(英语:Fast-neutron reactor)或简称快堆,是指其链式裂变反应是依靠快中子来维持的一类核反应堆。这类反应堆不需要中子慢化剂,但是必需使用易裂变材料富集度比热堆高
- β-葡聚糖β-葡聚糖是指由β-葡萄糖通过β-糖苷键聚合形成的聚糖,多数的β-葡聚糖分子内糖苷键类型均为β-1,3-糖苷键或β-1,6-糖苷键,纤维素中糖苷键类型为β-1,4-糖苷键。β-葡聚糖最
- 科赫巴大起义巴尔科赫巴起义,也称巴柯巴之乱,是公元132年-135年发生于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的一次叛乱事件。此次战争是罗马帝国境内犹太人发起的第三次(如果不计主要不在犹太行省发生的克托斯战
- 喉入口喉入口(laryngeal inlet、laryngeal aditus、laryngeal aperture)是连接咽部及喉部的开口处。其边界由以下三方形成:喉部,咽部和舌头的深层解剖、后视图。喉部,咽部和舌头的深层
- 副词副词(英语:Adverb)是一类用以修饰动词或加强描绘词组或整个句子的词,修饰名词的词一般为形容词,又称限制词。一般而言,中文在一个词(通常是定语)的后面加“的”接主语或宾语,使定语成
- 著骨点病变著骨点病变(过去也称为:接骨点病变、附着部病变;英语:enthesopathy)是指著骨点(英语:entheses)(肌腱肌腱或韧带连接到骨骼的部位)产生病变。若这样的病变的病因是发炎,更精确的名字应是
- 牙套牙齿矫正器,又称齿列矫正器或俗称的牙套、牙箍,是齿列矫正所使用的一种装置,用来矫正牙齿至适当的咬合位置。矫正器通常被用来改善的咬合不良,包括戽斗、龅牙、前后牙错咬、开咬
- 沉降沉降又称沉积、沉淀,是悬浮液的粒子下沉积聚的过程。原因可以是地心吸力、离心力或电磁力。在地理学,沉降通常是侵蚀作用的相反,亦即沉积物迁移的最终结果;过程包括跃移。不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