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历史

✍ dations ◷ 2024-12-22 20:29:22 #苏丹历史
本文记述了今苏丹共和国的历史,苏丹北部和中部主要由高加索人种中的含米特人种组成,南部(南苏丹)主要由黑人组成。在公元前七千年,新石器文明已经出现于此。原始人民居住在泥砖的村庄,从事着打猎和捕鱼的活动。在公元前5000年,从干旱的撒哈拉的人们迁入尼罗河谷,从事着农业活动。苏丹的早期历史记载来源于古埃及。在约前2700至前2180年,埃及对南方的努比亚邻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几个世纪过后,这里与埃及的贸易发展。在古王国时代,埃及的军事人员经常进入此地。在中王国时代(前2100-前1720年),埃及在此建立一些永久性的要塞。这些要塞沿着尼罗河形成一个网络。公元前8世纪,努比亚人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库施王国。公元前750年,库施国王卡什塔(Kashta)将国境沿尼罗河北推至阿斯旺一带,其后的库施王皮耶(Painkhy)将整个上埃及地区征服,到了皮耶的兄弟沙巴卡登上库施王位,沙巴卡在公元前712年将整个下埃及也征服并将首都从纳帕塔迁至孟菲斯,建立了埃及第25王朝。库斯人在上下埃及的统治持续了51年。 公元前671年,亚述大举入侵库施,并将库施首都孟菲斯攻克,库施王塔哈尔卡多次反攻也未能夺回孟菲斯。 公元前664年,塔哈尔卡去世,其子坦沃塔玛尼继位。 公元前661年,亚述攻占上埃及的首府底比斯,至此努比亚人的库施王国被逐出埃及地区,退回纳帕塔。 公元前591年,埃及第二十六王朝法老普萨美提克二世出兵洗劫了纳帕塔,标志着库施重新征服埃及的努力归于失败。公元前530年左右,库施王国南迁都至麦罗埃(Meroë),从此,库施王国又被称为麦罗埃王国。 在麦罗埃时期,库施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了炼铁业,并与古希腊的商人通过红海开展贸易,他们还发展了自己的文字麦罗埃文,不再使用古埃及的圣书体象形文字。库施也将注意力转向南方,向南方扩张至喀土穆一带。 公元前23年,罗马帝国为了报复库施在公元前30年对上埃及的入侵,出兵入侵努比亚,将纳帕塔攻克并夷为平地,后来经过努比亚人2年的抵抗,罗马与库施签署和约后退出库施。 4世纪,麦罗埃的统治者们发生内讧,削弱了国家的防卫力量,公元350年,库施被强大起来的阿克苏姆王国所消灭。6世纪中叶,从北方的埃及与南方的阿克苏姆大规模传入基督教,并成为努比亚地区的正式宗教。不久以后,努比亚出现了三个基督教国家,分别是北部的诺巴德(Nobates)、中部的墨库拉(Muqurra)和南部的阿勒瓦(Alwa)。诺巴德都于Faras;墨库拉以栋古拉为都,故又称栋古拉王国;阿勒瓦建都索巴。 最早对于努比亚基督教诸王国的参考存于公元6世纪希腊与埃及科普特的作者对于努比亚国王转变至基督教的记载。作为一个传统,在大约公元540年,由拜占庭皇帝狄奥多拉皇后派遣的传教团抵达努比亚,并开展传教布道活动。基督教努比亚诸王国存在了几个世纪,并于9-10世纪在繁荣程度和军事力量上达到顶峰。然而阿拉伯穆斯林人于公元641年征服埃及,并展示出对于基督教努比亚王国的威胁。Nobatia和穆库拉在公元700年之前融合成Dunqulah王国。阿拉伯人最终减少军队以放弃威胁。阿拉伯穆斯林统治埃及以及对于埃及基督教徒的迫害使得努比亚王国与科普特族长交流以及获得埃及训练的神职人员的困难。 公元642年和公元651年,阿拉伯人两度入侵努比亚,入侵者深入至栋古拉一带并摧毁了栋古拉的基督教大教堂,不过在努比亚的基督教诸王国联合反抗下,阿拉伯人并未能征服努比亚,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国的埃及总督与南方的努比亚诸国签订了《巴克特(Baqt)条约》,后经多次修改,条约效力持续了六百多年。 公元1276年,埃及马木路克苏丹国攻灭了墨库拉(Muqurra)王国。 公元1315年,阿勒瓦(Alwa)王国灭亡。641年,阿拉伯人占领埃及,并从阿拉伯半岛带入了伊斯兰教。651年,阿拉伯人控制下的埃及开始侵入努比亚。之后,阿拉伯穆斯林从埃及和阿拉伯半岛等地大规模移民至苏丹,并不断向土著黑人施压,伊斯兰教便逐渐在大部分地区占据优势。13世纪,埃及以武力袭击南方。1276年穆库拉国亡,阿尔瓦亦渐趋衰落。 15世纪末,丰吉人在吉齐拉地区游牧。后其领袖奥玛尔·冬卡与北部阿拉伯人首领阿卜杜拉·詹马联合。1485年,奥玛尔·冬卡建立芬吉苏丹国,首都森纳尔。1761年,科尔多凡总督、哈马杰人阿布·利凯立克起兵反叛,废除国王,立国王之子为傀儡。王权落入哈马杰人大臣手中。 1596年,富尔人苏莱曼·索龙(Sulayman Solong)建立了达尔富尔苏丹国,定都法希尔,与芬吉苏丹国争夺科尔多凡地区的控制权。 1618-1620年,埃塞俄比亚入侵芬吉苏丹国,掠夺法希尔。 1730与1744年,芬吉苏丹国两度击败入侵的埃塞俄比亚军队。 1747与1770年,芬吉苏丹国两度攻占科尔多凡地区。 1820年,埃及攻占栋古拉。 1821年,埃及攻占芬吉苏丹国首都森纳尔,芬吉苏丹国灭亡。1821年,名义上臣服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阿里王朝,使用先进的欧洲武器再次占领努比亚以及其南部的白尼罗河。 1874年,埃及占领加札尔河及达尔富尔地区。 1873年,埃及总督赫迪夫邀请戈登出任苏丹赤道省的总督。1876年,戈登任整个苏丹的总督。他在苏丹的六年间,致力于打击奴隶贸易。1880年,戈登递交辞呈,离开苏丹。在他的继任拉乌夫治下,苏丹的奴隶贸易又恢复了过去的规模。1881年8月,苏丹宗教领袖穆罕默德·艾哈迈德宣布自己是马赫迪(救世主),号召人民进行“圣战”,驱逐外国侵略者,建立“普遍平等,处处公正的美好社会”。1883年11月,反抗军集中4万多优势兵力,一举歼灭英军1万多人。英国重新起用戈登,戈登再次回到苏丹。1884年2月18日,戈登抵达喀土穆。一个月后,马赫迪军队完成对喀土穆的包围。1885年1月26日,反抗军攻陷首都喀土穆,杀死戈登。1885年6月,马赫迪病逝。阿卜杜拉(约1846—1899)继位,称哈里发(伊斯兰教国家元首),他建立了统一的伊斯兰封建国家──马赫迪王国,首都恩图曼。 马赫迪王国灭亡后,1898年9月,富尔苏丹国的苏丹阿里·第纳尔(Ali Dinar)自立并宣布收回达尔富尔的统治权并以奥斯曼帝国为宗主国,英国在阿里·第纳尔每年向埃及进贡为前提下承认富尔苏丹国,1914年,富尔苏丹国响应奥斯曼帝国的号召向同盟国宣战,英国随即派兵消灭富尔苏丹国,1916年,英国将达尔富尔并入苏丹。1896年,英国殖民军再次向苏丹发动进攻。 1898年4月,喀土穆陷落,英国重占苏丹。阿卜杜拉率残部退守科尔多凡省,直至战死。9月英军在恩图曼战役中获胜。 1899年1月,英国与埃及签订《英埃关于共管苏丹的协定》,英埃共管苏丹,苏丹总督由英国人担任,只在名义上由埃及任命。3月,英法两国就中非地区的势将范围达成协议。 1902年,英国与埃塞俄比亚签订条约,确定了苏丹与埃塞俄比亚的边界。 1909年,英国与比利时签订条约,确定了苏丹与比属刚果之间的边界。 1940年夏,意大利入侵苏丹,攻占了卡萨拉,次年1月,苏丹重夺卡萨拉。 1945年底,苏丹民族党成立,主张通过与英国协商获得独立。 1948年,苏丹人民抵制殖民当局所组织的立法会议选举。工人不断展开大规模罢工。 1950年11月苏丹工会联合会成立。 1951年10月埃及宣布废除1899年英埃共管苏丹协定,苏丹人民示威游行,要求英国撤军和苏丹独立。 1954年1月民族联盟合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组成苏丹民族政府。 1955年12月苏丹议会上下院通过宣布独立的决议。12月31日议会通过临时宪法。南、北苏丹冲突,第一次苏丹内战爆发。1954年,苏丹自治政府成立。 1955年8月18日,南方的一些部队在托里特发动兵变,但很快被镇压,很多不愿投降的士兵躲藏了起来。 1953年2月,英国和埃及达成协议,给予苏丹自治政府和自决权。始于1954年的议会召开标志着苏丹从过渡时期迈向独立。1956年1月1日,苏丹正式宣布独立,成立苏丹共和国。1958年11月17日,文官政权被兵变所推翻,大权由易卜拉欣·阿布德(Ibrahim Abboud)掌控。 苏丹大力推行阿拉伯化,同时压制南方的基督教势力,1962年5月,苏丹颁布意在限制南方基督教势力的《传教士法》,南方出现了反政府的“阿尔亚尼亚运动”(Anya Nya ,一种毒药名称),其中一些人组织了游击队,开始武装反叛。 1964年2月,苏丹下令驱逐南方的外国传教士及镇压南方的基督教士。 1964年10月28日,阿布德政府倒台。阿布德政府在10月28日倒台后,苏丹成立过渡政府,并按照1956年的宪法运作。 1965年3月,苏丹全国大选后,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马哈古卜(Mohammed Ahmed Mahgoub)出任总理。 1966年7月,马哈古卜因议会的不信任表决而辞职,新总理由萨迪克·马赫迪出任。 1967年3月,萨迪克政府倒台,马哈古卜重又出任总理。 1968年,马哈古卜政府出现危机,马哈古卜解散了议会,同年4月进行新的选举,大选后,马哈古卜出任总理。 1969年5月25日,加法尔·尼迈里上校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改国名为“苏丹民主共和国”。尼迈里掌权后,宣布停止宪法及禁止政党活动,1969年11月,尼迈里出任总理,不久对苏丹共产党进行了清洗行动。 1971年7月19日,苏丹共产党的残余人员发动了一场未遂政变,一度俘获了尼迈里。政变被平定后,尼迈里再度对苏丹共产党进行了清洗,处决了一些人。 1971年9月,尼迈里在全民投票中当选为总统,任期六年,同年,南苏丹解放运动(Southern Sudan Liberation Movement)成立。1972年,苏丹和南苏丹解放运动在亚的斯亚贝巴会谈,3月27日,双方签署了《亚的斯亚贝巴协定》,结束了长达27年的第一次苏丹内战。 1973年,苏丹制定了新宪法。 1977年,尼迈里再次当选总统。1983年,尼迈里决定终止《亚的斯亚贝巴协定》,同年6月5日,加法尔·尼迈里将南方地区分赤道、加札尔河、上尼罗三省并取消了南方的自治地位,同年9月,尼迈里颁布了后来被称为“九月法令”的若干法令,内容主要是在全国全面实施伊斯兰法的法令,该法令引起了由非穆斯林为主体的南方人的愤恨,同年年底,北、南苏丹再度冲突,第二次苏丹内战爆发。后来尼迈里政府虽然倒台,但历屈政府并没有停止“九月法令”。1985年4月6日,阿布德·拉赫曼·苏瓦尔·达哈卜(Abd al Rahman adh Dhahab)将军乘尼迈里外访美国时,发动军事政变推翻尼迈里政权,成立过渡军事委员会。1985年12月15日,将国名改回“苏丹共和国”。1986年,苏丹举行大选,萨迪克·马赫迪出任总理,达哈卜将政权交还给民选的萨迪克政府。1988年11月,萨迪克政府和南方反政府组织在亚的斯亚贝巴签署和解协定,内容包括停火、涷结伊斯兰法在南方的施行等等。 1989年6月30日,在萨迪克政府对“九月法令”的废除表决前24小时,奥马尔·哈桑·艾哈迈德·巴希尔上校发动政变,推翻萨迪克政府。巴希尔推翻萨迪克政府后,成立了一个由15人组成的救国革命指挥委员会(Revolutionary Command Council for National Salvation),并实行党禁,实行严格的新闻控制。 1991年1月,巴希尔政府宣布除了南方外,全国实行伊斯兰法。 1993年10月16日,巴希尔就任总统。 1996年3月6日,巴希尔再次当选总统,4月26日,联合国安理会对苏丹实施制裁。 1997年11月4日,美国对苏丹实施经济制裁。 1998年8月20日,美国空袭喀土穆。2000年12月,巴希尔连任总统。2003年7月,达尔富尔冲突爆发。2005年1月,苏丹与南方反政府武装达成和平协定,第二次苏丹内战结束。7月,巴希尔再次连任总统。 2010年4月11日,举办24年来的第一次全国大选,虽然选举公正性备受质疑,但被视为转型为民主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南苏丹独立的一进程。 2010年4月26日,苏丹总统奥马尔·巴希尔在11日至15日举行的苏丹大选中获胜,连任总统。2011年1月9日举行南苏丹独立公投,98.83%有效票赞成独立。2011年7月9日,南苏丹正式独立,成为一个新的主权国家。原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的苏丹,在南苏丹独立后,面积已缩减至188万余平方公里。

相关

  • 氦-3氦-3,是氦的同位素之一,元素符号为3He。它的原子核由二颗质子和一颗中子所组成。是稳定同位素。其相对丰度是0.000137%。一般相信,月球表面的风化层(表皮土)富含着大量的氦-3。因
  • 学生it检验学生t检验(英语:Student's t-test)是指虚无假设成立时的任一检定统计有学生t-分布的统计假说检定,属于母数统计。学生t检验常作为检验一群来自正态分配总体的独立样本之期望值的
  • 大不列颠坐标:53°49′34″N 2°25′19″W / 53.826°N 2.422°W / 53.826; -2.422大不列颠岛(英语:Great Britain;苏格兰盖尔语:Breatainn Mhòr;威尔士语:Prydain Fawr;Cornish:Breten Veur
  • 蝾螈碱蝾螈碱是火蝾螈(Salamandra salamandra)皮肤腺分泌物中主要的甾体生物碱,是剧毒的神经毒素,会使脊椎动物发生强烈的肌肉抽搐、高血压以及换气过度。
  • 浅颞动脉在人体解剖学中,浅颞动脉(Arteria temporalis superficialis)是头部主要的动脉之一。为外颈动脉的两条终末分支之一(另一条为上颔动脉)。借由触诊,可以在颧骨弓上方和耳屏(英语:Trag
  • 夏 军夏军(1954年-),生于湖北孝感,籍贯湖北广水,水文及水资源学家。1976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今武汉大学),1981年、1985年各取得该校硕士和水文学及水资源博士学位。担任武汉大学教授
  • 恋肚脐恋肚脐(英语:Navel fetishism、belly button fetishism或alvinophilia)是一种认为人类的肚脐产生性吸引力的恋物癖类型。一项研究指出,它在恋物癖之中的盛行率居中;在2012年时,依
  • 科修斯科山科修斯科山(英语:Mount Kosciusko),又译科西阿斯科山,为澳大利亚山脉的最高峰,澳大利亚大陆的最高点(全国最高点莫森峰位于赫德岛上)。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隅,大分水岭的大
  • 苏摩苏摩(梵语:सोम)是早期印度婆罗门教仪式中饮用的一种饮料,得自于某种至今未知的植物(或真菌)的汁液。在伊朗的拜火教中有一种完全对应的饮料,称为“豪麻”。这两种饮料的来源是相
  • 劳工法劳工法,又称劳动法,泛指与劳工事宜有关的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规管工会、雇主及雇员的关系,并保障各方面的权利及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