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泽环形山

✍ dations ◷ 2025-11-25 10:03:43 #LQ21方格,月球环形山

哈泽环形山(Hase)是月球正面东南边沿上一座大型撞击坑,约形成于酒海纪代,其名称取自十八世纪德国数学家约翰·马提亚斯·哈泽(Johann Matthias Hase,1684年–1742年),由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希罗尼穆斯·施罗特提出,1935年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正式接受。

该陨坑位于月球崎岖的东南高原上,西北毗邻醒目的环壁平原-培特威物斯环形山,东北则与帕雷泽西陨石坑和帕雷泽西月谷相接壤;东侧100公里处坐落着勒让德环形山,东南为亚当斯环形山;往西相同距离则是斯内利厄斯环形山,斯内利厄斯月谷横亘在它的南面。哈泽环形山的中心月面坐标为29°22′S 62°41′E / 29.37°S 62.68°E / -29.37; 62.68,直径82.08公里,深度2.8公里。

该环形山形成于酒海纪,在漫长的存续期中,受陨石及雨海盆地溅射物的撞击而磨损严重。陨坑口沿已变得千疮百孔,布满大大小的撞击坑;残存的坑壁较周边地形高出1370米,内部容积约有6287.32公里³;南侧边缘上覆盖着大小相当的醒目卫星坑哈泽 D,二座陨坑间横贯着一道低矮的坑壁。另一座小卫星坑哈泽 A位于环形山内,靠近不规则的北侧内壁;坑内其余部分地表崎岖而不规则。

卫星坑哈泽 D的东南分布着一道被称为哈泽月溪的直线沟系,它从哈泽环形山和哈泽 D坑的西部穿过一直伸向西北方。

环形山周边图,哈泽环形山位于下方中左部。

月球轨道器4号拍摄的西向斜视图

按惯例,最靠近哈泽环形山的卫星坑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该坑中心点的旁边。

相关

  • 延胡索酸延胡索酸(Fumaric Acid),又名富马酸、紫堇酸或地衣酸,即反丁烯二酸(IUPAC名为(E)-丁烯二酸),是一种无色、易燃的晶体,由丁烯衍生出的羧酸。它的化学式是C4H4O4。燃烧延胡索酸会释
  • 斑痣性错构瘤病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es)又称为神经皮肤综合征(neurocutaneous syndromes)是一类涉及到皮肤和眼睛的中枢神经系统先天性遗传病。发生斑痣性错构瘤病的组织在胚胎时期都起源
  • 认知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颇新分支,它脱胎自认知心理学或认知科学,大约在1980年代后期至1990年代开始成型。认知语言学涉及电脑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神经
  • 初级医疗初级医疗(Primary care)也称为基础医疗,是医疗人员(英语:health care provider)日常提供的医疗。在医疗系统中,初级医疗提供者多半也是第一者接触病人的人,并且提供后续主要的医疗护
  • Ybsub2/subOsub3/sub氧化镱,化学式Yb2O3。纯品为白色粉末,含有少量氧化钍时则呈黄褐色。不溶于水和冷酸,溶于温稀酸。以褐钇铌矿为原料,经多步分离得到富铥、镱水溶液,经草酸沉淀分离、过滤、灼烧,制
  • 维多利亚 (塞舌尔)坐标:4°37′00″S 55°27′00″E / 4.6167°S 55.4500°E / -4.6167; 55.4500 维多利亚(Victoria)是塞舌尔共和国的首都,位于马埃岛东北部,2009年时的人口约为25,000人,约为塞舌
  • 镶白旗镶白旗(满语:ᡴᡠᠪᡠᡥᡝᡧᠠᠩᡤᡳᠶᠠᠨᡤᡡᠰᠠ,穆麟德:kubuhe šanggiyan gūsa,太清:kubuhe xanggiyan gvsa),又作“厢白旗”,清代八旗之一,以镶红边的白色旗帜而得名。与正红旗
  • 斯特拉福德县斯特拉福德县(英语:Strafford County)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东部的一个县,东邻缅因州,面积994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本县共有人口123,143。本县县治为多佛。斯特拉福德县于17
  • 唐申德法案汤森法案(英语:Townshend Acts)是英国议会于1767年至1768年间出台的涉及英国北美殖民地的法案,以提出该法案的财政大臣查理·汤森之名命名。汤森法案通常包括5条,涉及对进口的铅
  • 枞酸枞酸(英语:Abietic acid),是一个二萜,分子式为C20H30O2,也就是说它是由4个异戊二烯单元衍生的化合物。枞酸为玻璃状或部分结晶的黄色固体,是松香(针叶树含油树脂的固体部分)的几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