礁环冠水母

✍ dations ◷ 2025-07-22 17:25:51 #水螅纲,冠水母目,发光生物

礁环冠水母(学名:)是钵水母纲冠水母目领状水母科环冠水母属之下的一个深海水母物种。本物种分布于全世界各地的海洋里;但《中国动物志》认为本物种只出现于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的菲律宾海、安达曼海、及日本的北海道至本州中部一带深水海域。本物种的种小名源于是为了纪念挑战者探险队(英语:Challenger expedition)的首席科学家查尔斯·威维尔·汤姆森(Charles Wyville Thomson)爵士。

如同其他水中动物一样,本物种是深红色的。本种伞部特别扁平,呈圆盘状,伞径70—120mm,伞高35—50mm。冠沟位于伞顶1/5处,在冠沟上面伞部中央厚而呈凸透镜状,在冠沟下面伞部有20—22条浅的放射辐沟(英语:radial furrow),将伞部分为20—22个缘叶(英语:pedalia);另外还有一条比其余更大的肥厚触手。这一条特长的肥厚触手估计是用来捕食的。

本物种能够发光:当本物种受到袭击,就会发出一系列的闪光,从而将攻击者暴露于其捕食者的视线范围内。

海洋生物学家Edith Widder为研究这种水母的发光机制,她基于本物种的发光模式而设计了一种名为“E-jelly”,以模仿礁环冠水母受到来自捕食者的威胁时所发出的闪光。这种电子水母成功吸引了深海中神秘而且罕见的动物进入摄录机的纪录范围,使这些生物得以被纪录。这次活动得到探索频道及日本NHK电视台资助,让她成功以镜头捕获一只巨乌贼的踪影。

相关

  • π重叠重叠(英语:Stacking,又译堆积)在超分子化学中是指芳香性分子的一类排列堆积形式。例如DNA中连续性碱基的堆积系统,或是某些具有两个非极性环的酵素,会以π轨道重叠的方式而堆积在
  •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海因里希·赫兹(德语:Heinrich Hertz,1857年2月22日-1894年1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于1887年首先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于1888年发表了论文。他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
  • 欧亚大陆板块欧亚板块(英语:Eurasian Plate)为包括大部分欧亚地区的板块,但不含括南亚的印度半岛(印度次大陆)、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次大陆)以及东西伯利亚的上扬斯克山脉以东(属鄂霍次克板
  • 白领犯罪白领犯罪(英语:White-collar crime)指的是以取得钱财(尤其是钜额)为动机之非暴力犯罪。犯罪学理论史上,第一个提出“白领犯罪”概念者,是美国的社会学家暨犯罪学家爱德文·苏哲兰,在
  • 靶标药物药物靶标是指体内具有药效功能并能被药物作用的生物大分子,如某些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那些编码靶标蛋白的基因也被称为靶标基因。事先确定靶向特定疾病有关的靶标分子
  • 以色列国际广播电台以色列广播局(希伯来文:רשות השידור,英语:Israel Broadcasting Authority,国际简称:IBA)是一家已经不存在的广播电台兼电视台,为以色列的国家公共广播系统,是该国最具权威
  • 勒莫尼耶环形山勒莫尼耶环形山(Le Monnier)是位于月球正面澄海东沿的一座古老撞击坑残迹,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其名称取自十八世纪法国天文学家暨物理学教授皮埃尔·夏尔·勒莫尼
  • 芭娜娜波卡芭娜娜波卡又名香蕉百香果(在夏威夷被称为banana poka;英文名称:banana passionfruit;西班牙文名称:curuba、tumbo),又名香蕉百香果,是西番莲属中的一种水果,因其黄色可食果实外型神
  • 磁倾角磁倾角(Magnetic dip)是在地球表面磁场与地平线所成的夹角。一般来说,北半球的磁倾角为正,南半球的磁倾角为负。将磁倾角为零的地方连起来,此线称为磁倾赤道,与地球赤道比较接近。
  • 让·卡巴纳让·卡巴纳(Jean Cabannes,1885年8月12日-1959年10月31日)是法国一位从事光学研究的物理学家。让·卡巴纳1885年8月12日生于法国马赛。从1910年到1914年他在马赛夏尔·法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