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

✍ dations ◷ 2025-04-10 03:15:19 #流放
强迫他人流亡的刑罚称为流放。世界各国都有流放的刑罚,流放地通常是离岛或极为偏远的地方,使被流放的人难以返回原定居或活动的地方。如大英帝国时常流放罪犯到澳大利亚、俄罗斯帝国则多将异议分子迁徙至西伯利亚,日本幕府将军则多流放公卿、武士到北海道或佐渡岛、隐岐岛。中国,清初多流放罪人至东北盛京、宁古塔、尚阳堡,中叶以后则常常是伊犁或乌鲁木齐。流放的记载很早,《尚书·尧典》称:“流宥五刑”、“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尚书》又称:“成汤伐桀,放于南巢”。秦朝之前, 流放的期限是12年到无期;南北朝时期改成了最长6年,分近中远三种距离;唐朝以后缩短为3年原犯反逆死罪除外。宋朝以2年为基数,最多可罚至6年、女性可免。清初多流放罪人至东北盛京、宁古塔、尚阳堡,尤以汉人居多。顺治十二年(1655年)以“宁古塔地远严寒,至其地者九死一生”,改为“将辽东各地量其远近,酌罪轻重,以为徙所。”但顺治十四年(1657年)南闱科场案发,方拱干举家数十口判徙宁古塔。流放是生死搏斗的历程,罪犯身心皆承受极大痛苦,多病死途中。清代刑律规定“限日行五十里,若三千里限二月;二千五百里限五十日;余准是。”流人每天的食物,均由当地政府供给,犯人经常受到担负递解任务的解役兵丁肆意虐待,动辄遭受打骂。即便抵达戍所,贫苦、饥饿等一再威胁性命。吴兆骞在给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但也有不少文士,天性乐观,不以放逐为恶,在当地从事教育事业,如清初因通海案放逐至宁古塔的杨越,“伐木构室,垒土石为炕,出余物易菽粟。民与习,乃教之读书,明礼教,崇退让,躬养老抚孤。”依《大清会典事例》,清初遣戍东北,有捐马、修城、认工等放归方式。

相关

  • 人类皮肤皮肤,包住脊椎动物的软层,是组织之一,在人体是最大的器官。皮肤挡住外来侵入,亦保住水分。有保暖、阻隔、感觉之用。皮肤的作用因物种而异,有保暖、保护色、吸引异性等作用。各物
  • 种痘天花疫苗用以预防天花。古代民众预防天花的方法。其具体方法是把天花病患者身上的痘痂制浆(脓),以小刀拭在受种者的皮肤之下,使之产生免疫力,以预防天花。另一个方法,就是让受种者
  • J. Org. Chem.《有机化学期刊》(th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常缩写为 J. Org. Chem. 或JOC)是由美国化学会发行的有关有机化学的学术期刊。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为4.721(2014年)。
  • 希波纳克斯希波纳克斯(英语:Hipponax),(前540年-前487年)。古希腊以弗所的抑扬格诗人之一。后被放逐到科拉佐美纳埃。他创作有讽刺、粗俗甚至是辱骂性的诗歌,为跛脚音步的创始人。亦是模仿滑籍
  • 诺威萨市诺威萨,又译诺维萨德(塞尔维亚语:Нови Сад;德语:Neusatz),欧洲国家塞尔维亚共和国的第二大城市,临近首都贝尔格莱德。诺威萨位于首都贝尔格莱德以北,北纬45.25°,东经19.85°,海
  • 欧托-曼格语系欧托-曼格语系(Oto-Manguean languages、Otomanguean)是一个包含多个美洲原住民语言的大语系。现在只有墨西哥的原住民仍然在使用着。但是在过去,欧托-曼格语系的Manguean最南
  • 土邦土邦(英语:Princely state)指的是英属印度时期由土著王公统治的附庸国。土邦体制多承袭占领以前的封建体制,继续由原王公、君主或其家族沿袭继承。英国占领以后,英国殖民当局和原
  • 木村资生木村资生(日语:木村 資生,1924年11月13日-1994年11月13日),日本生物学家。他因提出分子水平的中性演化理论和对理论群体遗传学的完善而闻名于科学界。他的《分子演化的中性理论》(T
  • 环境保护署环境保护署可以指:
  • 瓦尔特·乌布利希苏联:瓦尔特·乌布利希(德语:Walter Ulbricht,1893年6月30日-1973年8月1日),德国政治家、共产主义者。他亦是首位东德领导人(统一社会党第一书记)。乌布利希在莱比锡出生。他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