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

✍ dations ◷ 2025-11-21 00:54:56 #流放
强迫他人流亡的刑罚称为流放。世界各国都有流放的刑罚,流放地通常是离岛或极为偏远的地方,使被流放的人难以返回原定居或活动的地方。如大英帝国时常流放罪犯到澳大利亚、俄罗斯帝国则多将异议分子迁徙至西伯利亚,日本幕府将军则多流放公卿、武士到北海道或佐渡岛、隐岐岛。中国,清初多流放罪人至东北盛京、宁古塔、尚阳堡,中叶以后则常常是伊犁或乌鲁木齐。流放的记载很早,《尚书·尧典》称:“流宥五刑”、“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尚书》又称:“成汤伐桀,放于南巢”。秦朝之前, 流放的期限是12年到无期;南北朝时期改成了最长6年,分近中远三种距离;唐朝以后缩短为3年原犯反逆死罪除外。宋朝以2年为基数,最多可罚至6年、女性可免。清初多流放罪人至东北盛京、宁古塔、尚阳堡,尤以汉人居多。顺治十二年(1655年)以“宁古塔地远严寒,至其地者九死一生”,改为“将辽东各地量其远近,酌罪轻重,以为徙所。”但顺治十四年(1657年)南闱科场案发,方拱干举家数十口判徙宁古塔。流放是生死搏斗的历程,罪犯身心皆承受极大痛苦,多病死途中。清代刑律规定“限日行五十里,若三千里限二月;二千五百里限五十日;余准是。”流人每天的食物,均由当地政府供给,犯人经常受到担负递解任务的解役兵丁肆意虐待,动辄遭受打骂。即便抵达戍所,贫苦、饥饿等一再威胁性命。吴兆骞在给其母的信中说:“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但也有不少文士,天性乐观,不以放逐为恶,在当地从事教育事业,如清初因通海案放逐至宁古塔的杨越,“伐木构室,垒土石为炕,出余物易菽粟。民与习,乃教之读书,明礼教,崇退让,躬养老抚孤。”依《大清会典事例》,清初遣戍东北,有捐马、修城、认工等放归方式。

相关

  • 医学专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专科(specialty)是指医学中有关各医
  • 甾体激素甾体激素(英语:Steroid hormone、又称甾体激素),是一类四环脂肪烃化合物,具有环戊烷多氢菲母核。类固醇激素是作为激素的类固醇。 这些包括性腺的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的皮质类固醇
  • 相容性组织相容性 (Histocompatibility) 指将一个体的组织移植至另一个体时,其免疫系统的反应程度。相容性越高,免疫(或称排斥)反应程度越低,甚至没有免疫/排斥反应发生。二个不同的
  • 分支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是以诊断、治疗和预防生理和心理
  • 贝尔尼·阿尔德贝尔尼·朱利安·阿尔德(英语:Berni Julian Alder,1925年9月9日-),美国物理学家,研究方向为统计力学,他是物理学中数值模拟的先驱。
  • 实像实像(英语:real image)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光学系统折射或反射后,重新会聚而形成的与原物相似而倒立的像。简言之,‘实像就像真实物体,可以直接看到。’ 实像就有如在成像处的真实
  • 高雄港渔人码头栈贰库与香蕉码头为高雄港观景亲水休闲区,为台湾日治时期兴建的二号码头栈二库及栈二之一库、以及1963年建成的三号码头香蕉棚改建而成。2003年,高雄港栈二库、栈二之一库、三
  • 波兰文波兰 欧盟波兰语(język polski)是波兰的官方语言。也是西斯拉夫语支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波兰语在与外来语言的接触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如早期的拉丁语、捷克语、法语、德
  • 山地地区山是地面上被平地所围绕的具有较大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而凸起的地貌区。山离地面高度通常在海拔600米以上,包括低山、中山与高山,是否被称作山取决于当地人。 山一般是因板块
  • 正比在数学中,比例是两个非零数量 y {\displaystyle y} 与 x {\displaystyle x} 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