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虱

✍ dations ◷ 2025-04-03 11:52:14 #海虱
海虱是桡脚类下的鱼虱科生物。其下共有36个属,当中最著名的疮痂鱼虱属及鱼虱属就分别约有42和300个物种。它们是水生的 体外寄生虫,吃寄主的黏液、表皮组织及血液。其下的疮痂鱼虱属及鱼虱属会寄生在海鱼身上,尤其对饲养的鲑鱼造成很大的问题。就海虱的认识主要是来自对饲养鲑鱼的感染。不过,就其生物学及与寄主间的关系所知甚少。很多海虱都有特有的寄主,例如鲑疮痂鱼虱就特别喜欢寄生在鲑鱼当中,尤其是饲养的大西洋鲑。鲑疮痂鱼虱也可以寄生在其他鲑鱼,但程度各有不同。太平洋的鲑鱼,如银大麻哈鱼、大麻哈鱼及驼背大马哈鱼等对于鲑疮痂鱼虱会产生强烈的组织反应,在感染的首周就会将之排出。太平洋的鲑疮痂鱼虱也可以发展到寄生到三刺鱼,不过大西洋的则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海虱在浮游阶段如何扩散及寻找寄主仍然是迷。温度、光线及水流都是主因,其生存倚赖25‰以上的盐度。有指鲑疮痂鱼虱会向着光源向上迁徙,正好会遇到向下游的鲑鱼鱼秧。在潮间带浮游阶段的海虱可以被送到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海虱会从溯河的鱼类身体上掉下及死去,例如回到淡水河流中繁殖的鲑鱼。不过这些鲑鱼回到海中重新受感染的原因则不明。有指海虱可能是在河口生活的鱼类身体上存活下来,或是转往其他的寄主。至于海虱如何在野外鱼类之间传播也不详。成年的疮痂鱼虱属在实验室环境下可以在不同鱼种间传播,但并不频繁;而鱼虱属则随时可以传播。鲑疮痂鱼虱的大小较鱼虱属大一倍。它们的身体有4个部分,包括头胸部、第四足体节、生殖部分及腹部。头胸部是一块阔板,当中包含了头三足的体节,可以像吸盘般将它们吸在寄主鱼类的身体上。所有的海虱都有像吸管的口器。第二触角及口附肢都进化到可以帮助将它们找著寄主。雄虱也会用第二触角来找住雌性进行交配。成年雌性比雄性大,生殖部分也非常大。鲑疮痂鱼虱会生两串共500-1000颗卵,成熟后卵会变深色。一只雌虱一生可以产6-11对卵串,估计寿命只有7个月。海虱有浮游及寄生的阶段。所有阶段之间都会脱壳。其中鲑疮痂鱼虱只要17-72日就可以由卵成长到成年。海虱的卵会孵化出第一期无节幼体,继而脱壳成长至第二期无节幼体。两期的无节幼体阶段都不会进食,只靠卵黄供应能量,而且懂得游泳。到了成年阶段就会寻找寄主。水流、盐度、光线等都可以帮助它们寻找寄主。海虱多会寄生在鱼类身体受水流影响较少的地方,特别是鳍及其他受保护的地方。当幼体附在寄主身上后,就会觅食一段时间脱壳成第一期的附着幼体。海虱会继续发育成另外的3期附着幼体。所有四个附着幼体阶段都有一个前部丝体的结构,用来附着在寄主身上。不同的海虱有不同的繁殖时间及方法。亚成体及成体可以在鱼类的身体上移动,有时甚至可以在寄主之间转移。雌性成体的身体较大,也较为扁平。无节幼体及幼体期都是不会进食的。当附在寄主身上时,它们就会发育到附着幼体阶段。附着幼体都有胃肠道,且会吃寄主的黏液及组织。亚成体及成体都是主动觅食者,有时甚至会吃寄主的血液。鲑疮痂鱼虱会分泌大量胰蛋白酶到寄主的黏液,帮助觅食及消化。其他的物质包括前列腺素E2,可以帮助觅食及避开寄主的免疫反应。海虱是否疾病媒介则不明,但它们肯定是带有细菌及病毒。海虱会在附着的位置对寄主造成物质及酶促的破坏。它们在吃食的时候会造成像割开的伤口,严重程度会受到几个因素所影响,如寄主物种、年龄及健康。海虱感染会对寄主鱼造成慢性压力,包括破坏其表皮出现失血、电解质的改变及释放皮质醇。这样会降低寄主鱼的免疫反应,令它们易于染病。不同海虱的物种、发育阶段及数量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大西洋鲑的组织似乎对海虱没有任何反应。相反,银大麻哈鱼及驼背大马哈鱼对于鲑疮痂鱼虱则有强烈的反应,包括表皮增生及炎症。在感染后的第一周就会排斥海虱。鲑疮痂鱼虱可以令饲养的大西洋鲑及野生的红大马哈鱼出现深深的损伤,尤其是在头部,严重的程度可以见到头颅骨。有指受到海虱感染的饲养鲑鱼会将病传播到周边野生的幼鱼,令它们的数量大减。海虱,尤其是鲑疮痂鱼虱及多种鱼虱属都会令饲养及野生的鲑鱼致命。海虱会迁徙及附在野生鲑鱼的皮肤上达几日之久。大量受感染的鲑鱼可以令海虱的浓度攀升,游经此地的野生幼鲑鱼就会受到感染及死亡。在加拿大的太平洋海岸,差不多有80%的驼背大马哈鱼死于海虱的感染。褐鳟的数量因感染海虱已于近年出现大幅下降。多项研究都指饲养鲑鱼会积聚海虱,并会破坏周边的野生鲑鱼群落。其他研究却指饲养鲑鱼所感染的海虱,并不会对野生群落造成影响。

相关

  • 义位义位(英语:Sememe)是语义学中能够独立存在、运用的最小意义单位。义位是形成语义场的核心。义位可以是一个语素所表达的语义,比如英语的复数语素-s ,对应的义位即其语义为;也可以
  • 系统发生树系统发生树(英语:phylogenetic tree)又称演化树或进化树(evolutionary tree),是表明被认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各物种间演化关系的树状图。是一种亲缘分支分类方法(cladogram)。在图中,每
  • 蟑螂蟑螂是一种有着1亿年演化历史的杂食性昆虫。过往泛指所有属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虫,目前已发现大约有4100多种,与人类的食性重叠,而只有部分蟑螂才会进入到人类的家居,它们
  • 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英语:sleep disorder或 somnipathy)是人类或其他动物与睡眠相关的异常。有些睡眠障碍可影响智能及情绪。常用作诊断睡眠障碍的测试是睡眠多维图。根据1990年发表的睡
  • 背是指人体躯干的后方部分,从臀部上方一直延伸到肩膀以及脖子。它的高度由脊椎决定,而宽度则取决于肋骨及肩胛骨。脊椎贯穿其中,以让神经能够传导至下半身。人体背部中央最明显
  • 古巴斯捷氏综合征古德巴斯捷氏综合征(Goodpasture syndrome,GPS),又称古德巴斯捷氏病(Goodpasture's disease)、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病(anti-glomerular basement antibody diseas
  • 赘生物新生物、息肉、瘜肉或赘生物(英语:neoplasm),是指身体细胞组织不正常的增生,当生长的数量庞大,便会成为肿瘤(英语:tumor)。而肿瘤亦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肿瘤(英语:tumor)在医学上是指细
  • 精囊精囊(英语:Seminal vesicle,亦称为储精囊),功用为提供和储存精液的分泌物,内含有黏液、果糖(精子能量)、凝集酵素、抗坏血酸、前列腺素,但并不储存精子。精液有60%左右的成分来自于此
  • 定量构效关系定量构效关系(QSAR)是一种借助分子的理化性质参数或结构参数,以数学和统计学手段定量研究有机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有机小分子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生理
  • 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拉丁语:Epstein-Barr virus,缩写EBV、爱泼斯坦-巴尔病毒、 human herpesvirus 4 (HHV-4)),又称为EB病毒,是最常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之一。EBV是在公元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