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洲蜱咬热
✍ dations ◷ 2025-04-24 18:40:00 #非洲蜱咬热
非洲蜱咬热(African tick bite fever)是因蜱虫叮咬所引发的细菌感染症。病征包含发烧、头痛、肌肉痛及起疹子,皮肤遭叮咬处会长出中心为黑色的红癐。一般而言,患者会在遭叮咬后 4-10 日内发病,但出现并发症(如反应性关节炎)的几率并不高,有些人即使遭到叮咬也根本不会发病。非洲蜱咬热系因细菌立克次体的一种Rickettsia africae(英语:Rickettsia africae)引起,此细菌借由大壁虱属的扁虱传递,它们通常居住在高草地或草丛中而非都市。典型的确诊方式是基于症状判断 ,也可以借由细菌培养(英语:culture)、聚合酶连锁反应及免疫萤光术(英语:Immunofluorescence)等技术来确认。非洲蜱咬热并没有疫苗可供接种,预防方式为避免遭到扁虱叮咬表面肌肤,使用防蚊液待乙妥(DEET)或身着以寄生虫药百灭宁处理过的衣物,然而相关支持的例证却很有限。抗细菌药去氧羟四环素似乎有效,也会施用氯霉素和阿奇霉素。非洲蜱咬热不经治疗也会自行缓解。非洲蜱咬热会发生在亚撒哈拉地区、西印度群岛以及大洋洲,多数感染发生在十一月到四月之间,可能引爆大流行。据信 1911 年留下了最早的文字记述。非洲蜱咬热属于斑疹热的一种;之前有一段时间被误认为蒲东热(英语:Boutonneuse fever)。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机械感受器力学感受器(mechanoreceptor),或称为机械感受器、机械型刺激感受器,是一种感受压力、变形等力学性刺激的感受器。在人类光滑皮肤中主要包含如下四种类型:帕西尼氏小体、触觉小体
- δ-变形菌纲详见细菌分类表δ-变形菌要么寻常脱硫弧菌是变形菌中的一类,与ε-变形菌关系最近。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痘病毒亚科 痘病毒脊索亚科(Chordopoxvirinae) 正痘病毒属(Orthopoxvirus) 副痘病毒属(Parapoxvirus) 禽痘病毒属(Avipoxvirus) 山羊痘病毒属(Capripoxvi
- 潜伏期疾病潜伏期是接触病原体(可以是微生物或者是化学制剂、辐射等)后,症状和体征有明显的表现前所经过的时间。疾病潜伏期可能短至只有几分钟,或者长达几十年(克雅氏病大概为30年)。潜
- 疱疹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英文:herpesviral encephalitis、herpes simplex encephalitis、HSE)是由单纯疱疹病毒造成的脑炎。什么时候都可以发病,40岁以上多见,急性起见病, 潜伏期为2=21
- 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一种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按照预定的程序集体自杀的行为。它包括细胞凋亡和自噬两类。细胞程序性死亡与细胞坏死不同。
- diagnosis lag time诊断,在医学意义上指对人体生理或精神疾病及其病理原因所作的判断。作出这种判断一般需要的的资料有:医生等专业人员根据症状、病史(包括家庭病史)、病历及医疗检查结果等。其概
- 手指手指是人或一些灵长类动物(例如猿)的手上的指头。人的手指虽然非常灵活,但也非常纤细,原因是因为活动手指的肌肉不位于手指内,而位于下臂,这些肌肉通过长的腱来指导手指的运动。有
- 正冈子规正冈子规(1867年10月14日-1902年9月19日) 日本俳人。生于庆应3年9月17日(1867年10月14日),卒于明治35年(1902年9月19日)。明治时代文学宗匠,于俳句、短歌、新体诗、小说、评论、随笔
- 肠系膜缺血肠系膜缺血(Mesenteric ischemia)是描述因肠系膜的血液供应不足而造成的小肠损伤的情形。肠系膜缺血可分为急性及慢性。急性发病的常见症状为突然剧痛。患有慢性肠系膜缺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