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复本位制(gold and silver bimetalism)本位制的一种,英、美、法等国曾在18~19世纪长期采用。在这种制度之下,黄金与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的制作材料,金币与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输出与输入。金币和银币可以自由兑换。这一制度的出现弥补了黄金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由于市场上金价与银价都在不断波动,为了解决金币与银币之间的兑换问题,狭义的金银复本位制又可以分为两种:“平行本位制”与“双本位制”;另一种“跛行本位制”事实上不能算作纯粹的金银复本位制(下详)。
金银复本位制的优点与缺点,可谓皆集中在“复”字之上。
由于金币和银币间的比率是由政府通过法律形式定下的,所以比较稳定。然而市场上的金银之间的相对价格却经常波动,例如当黄金实际价值增大时,人们就会将手中价值较大的金币(“良币”)融化成黄金,再将这些黄金换成银币(“劣币”)来使用。举例来说:假设法律规定金银币比价为1:10,而此时市场上同等质量的金银价格之比为1:20。那么1块金币融化成黄金后就能卖到20个银币——相当于原价的两倍。经过这样的一次交换,人们就能获得比直接用金币兑换银币更多的银币。有的时候,人们甚至会重复这样的过程多次:还以上面的假设为例,如果再用这20个银币按法定比率换回两个金币,再重复一次上述过程便能得到40个银币。以上是黄金价值大的情况,反之,当白银实际价值上涨时,也会发生相仿的情况。所以,当实行双本位制时,市场上的良币很快会被人们融化而退出流通,劣币则会充斥着市场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