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上机母舰
✍ dations ◷ 2025-11-12 04:51:10 #水上机母舰
水上飞机母舰是专门使用来运送水上飞机的军舰。而能支援运送飞行艇的军舰则称为飞行艇母舰,虽然水上飞机母舰与它有不少明显的分别,但亦为水上飞机母舰的一种。通常,它们拥有搭载、整备水上飞机的施设,有些装有飞机弹射器。水上飞机母舰的诞生及消逝与飞机的出现直接关联,在20世纪初飞机逐渐从实验品进步到实务用途后,相关的支援设备也随之研发;在基础设施不足的飞机草创期,可以利用海洋运作,并与既有船舶设备运作维护的水上飞机自然成为飞机工程师的研发重点。1910年,世界第一架水上飞机Fabre Hydravion在法国研制成功,法国军方隔年便开始改装适合水上飞机操作的军舰,该军舰在1913年服役;这个构想随即被其它海军强国效仿,并使用商船或巡洋舰改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包括英国、日本等国家都出现了改造的水上飞机母舰。在1910年代服役的水上飞机母舰主要是采用起重机把飞机吊挂到水面起降,船只本身是作为飞机储藏基地使用,要发射飞机仍然要找到一处海象相对平稳的场所作业;当时的飞机因酬载量低、火力弱,主要功能是侦察机,而第一次将水上飞机母舰用于轰炸打击任务则是在1914年9月日本对德国在华殖民地山东半岛发动青岛战役之际,4架由若宫号水上飞机母舰搭载的水上飞机轰炸德军在青岛的指挥设备。在1920年代后,水上飞机母舰在各国战列内仅为少数族群,因为正规航空母舰的诞生让大部分水上飞机的任务都被取代;只有日本帝国海军为了补充与美国和英国的战力差距而制造多用途水上飞机母舰(除水上飞机操作机能,同时俱备甲标的母舰・高速给油舰功能,舰体建造时已经有考虑改装为航空母舰的相关设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水上飞机的能力与价值薄弱,再者直升机的技术进步等因素,令水上飞机母舰绝迹,在1954年美国海军最后一艘巴奈加特级水上飞机支援舰(英语:Barnegat-class seaplane tender)退役后,目前已无本类型船舶服役。大日本帝国海军统一称呼旗下此类军舰为“水上机母舰”
相关
- 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英语:Third Way),又称新中间路线(Middle Way),是一种走在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中间的一种政治经济理念的概称。它由中间派所倡导,是社会民主主义的一个流派,英
- 核分裂反应堆核子反应炉(英语:nuclear reactor)是一种启动、控制并维持核裂变或核聚变链式反应的装置。相对于核武爆炸瞬间所发生的失控链式反应,在反应堆之中,核变的速率可以得到精确的控制,
- 中间丝结构 / ECOD结构 / ECOD结构 / ECOD中间丝(英语:Intermediate filaments,IF,又译中间纤维)直径10纳米(nm)左右,介于7 nm的肌动蛋白微丝和25 nm的微管之间。与后两者不同的是中间丝
-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约塞米蒂国家公园(英语:Yosemite National Park、/joʊˈsɛmᵻti/ yoh-SEM-it-ee)是美国加州中东部横跨图奥勒米县、马里波萨县和马德拉县东部部分地区的国家公园。该公园占地
- 奥斯瓦尔德·埃弗里奥斯伍尔德·西奥多·埃弗里(英语:Oswald Theodore Avery,1877年10月21日-1955年2月2日),美国医生、最早的分子生物学家之一、免疫化学先驱,曾长期在纽约市洛克菲勒研究院附属医院
- 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或人造雨(英语:rainmaking或cloud seeding),是指在天上有云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手段催化降雨。一般是通过降低云层中的温度,使云中小水滴凝聚形成大水滴,从而实现降雨。人工
- 851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
- 绿麦隆绿麦隆(英语:Chlortoluron,化学名:3(3-氯对甲苯基)-1,1-二甲基脲,英语:3-(3-chloro-4-methylphenyl)-1,1-dimethylurea)是一种苯脲类除草剂,用以控制麦田中的阔叶和一年生杂草。
- 徐悲鸿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兼擅油画及水墨画。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与颜文梁、林风眠和刘海粟并称“四大校长”,著名学
- 波兰陆军司令部波兰陆军是波兰武装力量下辖的一个兵种,现役人数77,000人。波兰陆军的一些部队随北约和欧盟在海外执行任务。自10世纪起,波兰就组建了自己的陆军。不过现代意义上的陆军到1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