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格解体障碍
✍ dations ◷ 2025-02-23 03:36:31 #人格解体障碍
人格解体障碍(英语:Depersonalization disorder,或称人格解体神经症,简称DPD),是精神障碍之一,通常患者会感到持续或反复的消失自我感或者失去现实感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诊断标准包括持续或反复的感到自己从心理过程、身体中分离出来,反复感到环境陌生不真实。在DSM中,这一精神障碍被分类为解离症;在ICD中,它被称作人格解体-失实综合症,并被分类为单独一种神经质障碍,对于该症的通常描述包括:“感到自己从物质躯体、心理活动中脱离;感到自己并未占有身体的全部;失去对自己语言、动作的控制感;觉得和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断开;有一种“自动化感”——经历着生活改变,但却没有任何体验或参与感,仿佛生活是在电影里的场景;失去对身份的确定感;感到和自己的身体失去连接;觉得自己的反应不是自己故意做出的;很难把自己和现实、环境关联起来;就像是做梦一样,有灵魂出窍体验。”人格解体障碍的核心症状是主观上有“自己的感受不真实”的感觉。患者在感受到人格解体同时还会几乎无法控制地、急切地想要考问或思考“真实”与“存在”的本质以及其他深层次哲学问题。正经历人格解体的人会感到他们与自己心理活动、肉体分离,感受到的感观、感觉、情绪和行为都不是属于自己的。同样,感觉自己破碎开来(就像这个症状的名字说得那样)。同时感觉周围的环境陌生,不真实。人格解体会带来很高的焦虑水平,而这样的焦虑又会加强人格解体的感受。偶然瞬间的人格解体是正常的;持续或反复的人格解体则是问题。人格解体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持续或反复地感到自己被从思维过程、躯体、环境分开。只有当解离持续并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工作这些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功能时,人格解体障碍才能确诊。通过研究给出该障碍的一个精确定义被证明是很困难的,因为人格解体本质上具有主观性。人格解体障碍被认为主要是由生活中严重的灾难事件导致的,包括童年性、身体、心理伤害;事故、战争、酷刑、恐吓袭击和严重的吸毒经历。现在并不清楚基因因素是否对此有影响;然而在人格解体障碍患者体内确实存在许多神经化学物质以及激素改变。虽然该障碍是一种对于现实体验的改变,但它却和思觉失调无关。人格解体障碍的患者能够保持对内在体验和外在世界客观事实的区分力。无论是间歇还是持续的人格解体,发作时患者都能够区分现实和幻觉,它们对现实的知晓力始终保持不变。虽然人格解体障碍曾经被认为在人类中非常罕见,但现在认为人类一生中有1%-2%的几率罹患人格解体障碍。尽管人格解体障碍出现几率很小,但不同程度的人格解体却是大部分人都会经常遇到的。人格解体障碍和早期感知与注意力过程破坏相关。男女均诊断出相同的人格解体障碍。
相关
- PNS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
- 咯血咳血又称为咯血,是一种症状,指肺或气管中的出血,经由咳嗽而吐出。多半是因为所吐出的痰中带有血丝而被发现。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支气管炎、肺炎、肺肿瘤、肺结核等疾病。或是使用
- 阑尾炎阑尾炎,是指由阑尾发炎而引起的急性消化系统疾病。阑尾,是大肠起始段的管状器官。由于其生长位置关系,容易因受到感染、腔隙阻塞等而发炎。一般常说的盲肠炎其实就是指阑尾炎(Ap
- 分子克隆分子克隆(英语:Molecular cloning,又译分子纯化繁殖),而克隆英文字面上的意思,其实就是分子克隆,定义是指分离一个已知DNA序列,并以in vivo(活体内)方式获得许多复制品的过程。这一复
- 弗雷德里克·桑格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 皇家奖章(1969年) 盖尔德纳国际奖(1971年) 科普利奖章(1977年)弗雷德里克·桑格,OM,CH,CBE,FRS(英语:Frederick Sanger,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日),英国生物化学家,曾
- 过敏原过敏原(英语:allergen,又称为变应原、过敏物、致敏原、致敏物)是指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严格地说,过敏原是一种能促进在特应性个体发生I型超敏反应的非寄生抗原。尘螨的排泄物、花
- 身高身高,又称身长,是指一个人从头顶到脚底的身体长度。成年人的身高有一个标准范围,并且在同民族同性别内部遵循正态分布。身高的标准范围可以用正态分布中的标准差(σ)定义的z-scor
- 小说家小说作家,通常又略作小说家,指写作小说的人。在古代中国,尤其在春秋战国时代,小说家为诸子百家中的其中一家,《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 趋同演化在演化生物学中,趋同演化(英语:Convergent evolution)指的是两种不具近缘关系的生物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或曰生态系统)中,因应需要而发展出相同功能的器官(即同功器官)的现象
- 片利共生偏利共生(英语:Commensalism,又称为偏利共栖现象)是两种生物间共生关系的一种。是指在生物界中,某两物种间的生态关系,其中一种的生物会因这个关系而获得生存上的利益,但是,另一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