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绵状脑病

✍ dations ◷ 2025-08-27 12:35:45 #牛海绵状脑病
牛海绵状脑病(英语: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缩写:BSE),俗称疯牛症(mad cow disease),是由传染因子引起,属于牛的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此疾病是一种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牛脑发生海绵状病变,并伴随大脑功能退化,临床表现为神经错乱、运动失调、痴呆和死亡。这种疾病据信是由于朊毒体(prion)引起的,并且可以通过喂食含有疾病的动物骨粉传播。人类中的朊毒体疾病之一,变种克雅二氏病(vCJD)被认为可以通过食用带有疯牛症的牛脑或其结缔组织传播。另一种在麝鹿中发现的相关的疾病包括慢性萎缩病。1996年3月20日,英国首次官方证实了BSE病例。牛是草食动物,但西欧的一些国家如英国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如蛋白质摄取补充、必须氨基酸平衡,将其它动物的肉和骨头的混合物(肉骨粉)加入饲料中,而来源可能包含病死动物。病死动物若包含因搔痒症而淘汰的动物,其病原体与疯牛病同为朊毒体(prion、朊毒体),带病原体肉骨粉污染了饲料后,牛只长期食用就可能感染疯牛病。通常小牛需要长期食用污染饲料才会发病,极难由母牛垂直传染,所以检疫上一般30个月以下的小牛不用检查疯牛病。朊毒体只是一个蛋白质,生物体内免疫机制无法区分它和一般蛋白质的差异,又会累积在生物体内,累积多了就会发病。类似的病还有羊搔痒症、人类库贾氏病、狂鹿症等等。因为目前无法得知动物何时受到感染,所以在野外感染的牛海绵状脑病之潜伏期并不明确。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大部分的牛在3.5岁到5岁之间出现临床疾病,因此推测潜伏期大约是3.5至5年。食用牛肉及相关产品受感染几率会因食用部分不同而有差异。其中最安全的是不带骨牛肉,最高风险的部分是脑组织(含三叉神经节)、脊髓、背脊神经节、回肠末段、扁桃腺和眼球。台大公卫学院吴焜裕教授的分析报告指出,各部分的推估风险依序为:不带骨牛肉<带骨牛肉<牛内脏(扣除最高风险部分)<牛绞肉<最高风险部分牛绞肉被认为是高风险的原因为,在美国,牛绞肉每次大概是用一万磅的肉去绞碎,肉的量大、来源又不见得完全清楚。

相关

  • C反应蛋白n/an/an/an/an/an/an/an/an/an/aC反应蛋白(英语:C-Reactive Protein,CRP) 是由肝脏生成的血浆蛋白,主要被当作发炎的指标。LOINC术语标准对于血清/血浆CRP检测项目的定义和编码请
  •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英语: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 (OB),缩写为OB;constrictive bronchiolitis;popcorn lung),是因为发炎造成肺部细支气管阻塞的疾病。症状包括干咳、呼吸急促、
  • 骨软骨病骨软骨病或骨软骨病变(英语:Osteochondropathy)是指骨和软骨的疾病。常见分成以下两类疾病:
  • 细胞膜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英语:cell membrane 或 plasma membrane 或 cytoplasmic membrane),为细胞结构中分隔细胞内、外不同介质和组成成分的界面。原生质膜普遍认为由磷脂质双层分
  • 正义单链RNA病毒正链单股RNA病毒(posi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或(+)ssRNA virus;阳性单链RNA病毒),其基因组为一条正链RNA单股。网巢病毒目(Nidovirales):成套(套式)病毒目小核糖核酸目(Pi
  • 卫星病毒卫星病毒是亚病毒因子的一类,需要辅助病毒协助复制核酸,或者由辅助病毒提供衣壳蛋白来包被核酸。能利用自己核酸编码衣壳蛋白的为卫星病毒,不能的则称卫星核酸。
  • 线虫动物线虫动物门(学名:Nematoda)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之一,为假体腔动物,绝大多数体小呈圆柱形,又称圆虫(roundworms)。线虫的物种很不容易区分,有相关描述的已超过二万五千种,其中超过一半是
  • 荧光淬灭荧光淬灭(英语:Quenching)猝灭是当常温物质经射线照射(通常为紫外线或X射线)所发出会萤光强度降低的任何过程。淬灭受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很大,许多过程都可导致淬灭,例如激发态反应,能
  • 利德尔综合症李德尔氏综合征(Liddle's syndrome、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ominance (genetics))疾病、特征在于早期频繁严重的高血压,以及与低血浆肾素活性、代谢性碱中毒(
  • 焦虑症焦虑症或称焦急症(英文:anxiety disorder)是明显感觉焦虑和恐惧感的一种精神疾病。焦虑是对未来事件的担心,恐惧则是对当前事件的反应,这些感觉可能会导致身体症状,如心跳过速和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