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海绵状脑病

✍ dations ◷ 2025-08-07 05:53:38 #牛海绵状脑病
牛海绵状脑病(英语: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缩写:BSE),俗称疯牛症(mad cow disease),是由传染因子引起,属于牛的一种进行性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此疾病是一种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牛脑发生海绵状病变,并伴随大脑功能退化,临床表现为神经错乱、运动失调、痴呆和死亡。这种疾病据信是由于朊毒体(prion)引起的,并且可以通过喂食含有疾病的动物骨粉传播。人类中的朊毒体疾病之一,变种克雅二氏病(vCJD)被认为可以通过食用带有疯牛症的牛脑或其结缔组织传播。另一种在麝鹿中发现的相关的疾病包括慢性萎缩病。1996年3月20日,英国首次官方证实了BSE病例。牛是草食动物,但西欧的一些国家如英国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如蛋白质摄取补充、必须氨基酸平衡,将其它动物的肉和骨头的混合物(肉骨粉)加入饲料中,而来源可能包含病死动物。病死动物若包含因搔痒症而淘汰的动物,其病原体与疯牛病同为朊毒体(prion、朊毒体),带病原体肉骨粉污染了饲料后,牛只长期食用就可能感染疯牛病。通常小牛需要长期食用污染饲料才会发病,极难由母牛垂直传染,所以检疫上一般30个月以下的小牛不用检查疯牛病。朊毒体只是一个蛋白质,生物体内免疫机制无法区分它和一般蛋白质的差异,又会累积在生物体内,累积多了就会发病。类似的病还有羊搔痒症、人类库贾氏病、狂鹿症等等。因为目前无法得知动物何时受到感染,所以在野外感染的牛海绵状脑病之潜伏期并不明确。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大部分的牛在3.5岁到5岁之间出现临床疾病,因此推测潜伏期大约是3.5至5年。食用牛肉及相关产品受感染几率会因食用部分不同而有差异。其中最安全的是不带骨牛肉,最高风险的部分是脑组织(含三叉神经节)、脊髓、背脊神经节、回肠末段、扁桃腺和眼球。台大公卫学院吴焜裕教授的分析报告指出,各部分的推估风险依序为:不带骨牛肉<带骨牛肉<牛内脏(扣除最高风险部分)<牛绞肉<最高风险部分牛绞肉被认为是高风险的原因为,在美国,牛绞肉每次大概是用一万磅的肉去绞碎,肉的量大、来源又不见得完全清楚。

相关

  • 急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又称为Hamman-Rich症候群,是一种原因不明之罕见且严重的急性肺病,属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病的一种。往往看上去完全健康的人极偶尔会患这种病。至2005
  • QICD-10 第十七章: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为ICD规定的各类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07 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Q10-Q18 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Q20-Q28 循环系统
  • 流行病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流行病学是一门探讨影响人类群体健康
  • 肺动脉高压肺高压又称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简称PH或PHTN),是描述肺循环内的压力升高的情形。肺高压会造成呼吸困难、晕眩、昏厥、下肢水肿,肺高压患者会因为心脏负荷增加令运
  • 脱铁杆菌门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是一类通过专性或兼性厌氧代谢获得能量的细菌,可利用多种电子受体。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生物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生物 (拉丁语,德语: Organismus, 英语:Organism,又称有机体)是指称类生命的个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 地球上约有870万种
  • 3s22, 8, 2蒸气压第一:737.7 kJ·mol−1 第二:1450.7 kJ·mol−1 第三:7732.7 kJ·mol−1 (主条目:镁的同位素镁(Magnes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g,它的原子序数是12,是
  •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英语:Gram Staining)是用来鉴别细菌的一种方法:这种染色法利用细菌细胞壁上的生物化学性质不同,可将细菌分成两类,即革兰氏阳性(英语:Gram Positive)与革兰氏阴性(英语:Gram
  • 专性厌氧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s)是一类仅能进行无氧呼吸,且无法在正常大气(氧含量21%)等富氧环境下存活的微生物。这类生物对氧气的耐受力不同,部分专性厌氧菌可以在氧含量达8%的
  • 阿什肯纳兹犹太人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意第绪语:אשכנזים‎),指的是源于中世纪德国莱茵兰一带的犹太人后裔(阿什肯纳兹在近代指德国)。其中很多人自10世纪至19世纪期间,向东欧迁移。从中世纪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