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郑天佐
✍ dations ◷ 2025-11-09 04:35:34 #郑天佐
郑天佐(1934年9月6日-),物理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出生于台湾台中县。1958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理化系,1964年获得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硕士,1966年获得博士学位。1967年至1969年从事博士后研究,1969年至1992年于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担任助教授直至杰出教授。1990年至1993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1993年至1999年担任该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1999年至2007年担任该所特聘研究员。他是场离子显微镜和原子探针的先驱研究开发者,对发展此技术有杰出和创新性的贡献。在原子尺度表面物理的研究上,他享有国际声誉,并发表论文近三百篇。在原子显微学和原子、分子动态学等领域,他的研究成果具有国际权威性,每年论文被引用次数都在两百次左右。1992年,获选为第19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在此之前,他曾于1975年任教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期间获得德国政府的“Alexander von Humboldt Fellow”,1980年获得日本科学振兴会Fellow,1985年获得美国物理学会Fellow。获选为院士后,他又于1994年获得中华物理学会会士,1997年获得台美基金会杰出人才奖,2002年获得第三国际科学院院士,2004年获得英国物理学会Fellow,2007年获得第4届总统科学奖(数理科学组)。郑天佐的双胞胎弟弟郑天佑是生物物理学家,两人同为台湾奈米科技研究的重要人物。
相关
- 化学生物学化学生物学(英语:Chemical Biology)是哈佛大学的斯图亚特·L·施莱伯等人所提倡,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法,搭配有机化学的方式,探讨细胞内核酸或是蛋白质等生物体内分子的功能或是反
- 颅颅骨或者头骨、骷髅头是指人类或者许多脊椎动物的头部骨性结构。头骨之功能为支撑脸部,并保护脑部。头骨分为两部分:颅骨和下颌骨。一般所称之‘头颅’通常仅指颅骨,并未包含下
- 犁骨犁骨(Vomer)是一粗略的三角骨,形成鼻中隔的下半部分。犁骨的下缘与中隔软骨形成关节,而将鼻子分成左右鼻孔,它的上缘与筛骨的铅直板形成关节。这些形成鼻中隔(Nasal Septum)的
- 奈达铂奈达铂 (INN:Aqupla)是一种铂基抗肿瘤药物(英语:platinum-based antineoplastic),用于癌症的化疗。该化合物是乙醇酸的-2价阴离子和氨配位的铂构成的。其它铂基药物还包括顺铂和
- 经济物理学经济物理学(英语:Econophysics),或称金融物理学(英语:Financial Physics),是一门经济学和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将物理学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和模型,例如统计物理学、非线性动力学、
- 邻苯二胺邻苯二胺是一个芳香胺,分子式为C6H4(NH2)2。它是苯二胺的异构体之一,两个氨基处于苯环的邻位(1,2-),其他两个异构体是间苯二胺和对苯二胺。邻苯二胺由邻硝基苯胺的硫化钠还原或催
- 丁香酸丁香酸(英语:Syringic acid)是一种天然的 O-甲基三羟基苯甲酸化合物,存在于兰屿树杞(Ardisia elliptica)中,可由3,4,5-三甲氧基苯甲酸在20%硫酸中水解脱甲基化合成。
- 角斗士角斗士(拉丁语:gladiatōrēs),指的是古罗马竞技场上的斗士,台湾也译为剑斗士,名称来源自于古罗马军团惯用的剑,是古罗马奴隶社会的一种身份特殊的奴隶,通常都是战俘或其他犯了过错
- 泰奥菲尔·戈蒂耶皮埃尔·儒尔·特奥菲尔·戈蒂埃(Pierre Jules Théophile Gautier,1811年8月30日-1872年10月23日),法国十九世纪重要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文艺批评家。他出生在法国南部小城
- 矩矩,又称动差,英文为moment。数学中矩的概念来自于物理学。在物理学中,矩是用来表示物体形状的物理量。矩是用于物体形状识别的重要参数指标。定义在实数域上的实函数相对于值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