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颅
✍ dations ◷ 2025-08-07 09:23:41 #颅
颅骨或者头骨、骷髅头是指人类或者许多脊椎动物的头部骨性结构。头骨之功能为支撑脸部,并保护脑部。头骨分为两部分:颅骨和下颌骨。一般所称之‘头颅’通常仅指颅骨,并未包含下颌骨。拥有头骨的动物称为有头动物。人类颅骨通常由22块骨头组成。除了下颌骨,骨头间系由骨缝连接,只允许微量的运动。8块骨头组成脑颅,容纳并保护整个脑部,包括大脑和脑干(即中脑、小脑,脑桥和延髓);14块骨头组成面颅(用于其他动物时亦称脏颅或咽颅),支撑面部并形成面部轮廓;颞骨包住中耳的6块听小骨;舌骨,功用为支撑咽喉,但通常不被认为是颅骨之一部分,因为其与其他骨头并没有任何关节连接。颅骨也包括副鼻腔,连接呼吸上皮细胞和大气管。副鼻腔实际功能不明,有认为可能是为了减轻颅骨重量同时不损害强度,或者为了加强声音共鸣。以象为例,副鼻腔非常宽阔。象的颅骨因为要附着颈和躯干的肌肉而非常巨大,但它的重量出乎意料得轻。较小的脑颅被宽阔的副鼻腔包围,减轻了重量。脑膜有三层,包围中枢神经系统的组织。它们是硬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对于人类来说,颅骨的解剖位置是法兰克福平面,即眼眶下边缘和耳道上边界所处的水平平面。这个位置是主体直立且平视前方的位置。作为比较,研究其他灵长动物颅骨时也会使用法兰克福平面。但那并不代表是自然位置。骨头通常由膜内骨化和软骨内骨化形成。面颅以及脑颅顶和两侧的骨头由膜内骨化形成,支撑大脑的骨头(枕骨、蝶骨、颞骨和筛骨)大多由软骨内骨化形成。脑颅由8块骨头组成:他们一同组成颅腔,整个脑部处于颅腔中。颅腔的顶部称为颅顶,颅顶前起眶上缘上方呈弓形隆起的眉弓,后抵上顶线和枕外隆凸,在两侧位置通过上颞线与颞区分界。颅顶的最前方(也就是额头的位置)是额骨,额骨通过冠状缝与后面的两块顶骨紧密结合;两块顶骨之间是矢状缝,顶骨之间还有被称为顶结节的光滑隆起,顶骨再通过人字缝与后方的枕骨相连。颅腔底部称为颅底,由于人脑与外界的绝大多数联系都是通过颅底部进行的,因此颅底有大量的开口,结构显得相当复杂。从内面观察,颅底部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三个窝室:颅前窝、颅中窝与颅后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由额骨的眶板、蝶骨体前部、蝶骨小翼和筛骨的筛板构成。颅前窝体积较小,左右对称,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在凹下的正中央前方是被称为鸡冠的纵形骨嵴,两侧是筛骨的筛板,筛板中有许多筛孔,嗅丝从这里通向鼻腔。筛板外侧颅前窝的底由薄而不平的额骨眶板构成,它同时又是额窦和筛窦的顶以及眶顶。(middle cranial fossa)形状如蝴蝶。颅中窝由蝶骨骨体、蝶骨大翼及颞骨岩部构成。分布着除枕骨大孔外几乎所有的开口。颅中窝中间狭窄,凹陷的两侧容纳大脑的颞叶。中间部分是蝶骨骨体,骨体中的空穴称为蝶窦,骨体上方垂体窝及垂体窝后方的骨隆统称蝶鞍,蝶鞍中央凹陷处是容纳脑部垂体的垂体窝,垂体窝两侧与蝶窦仅相隔一薄骨层,大脑垂体位于此处。蝶鞍后方高起的鞍背两侧角称为后床突,蝶骨小翼后缘的内侧端也明显增厚,称为前床突。蝶鞍前方是视交叉沟,沟的两端同时也是垂体窝的外侧是视神经管,视神经从此处通向眶腔。视神经管外侧为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支、外展神经由此入眶。蝶鞍两侧有颈动脉沟、破裂孔、海绵窦、圆孔、卵圆孔和棘孔。颈动脉沟为一浅沟,向前通入蝶骨大翼、小翼间的眶上裂。破裂孔则续于颈动脉管内口。海棉窦为一空腔,从眶上裂内侧延伸至颞骨岩部尖端。其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支、外展神经。海棉窦外侧壁内,又分别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圆孔、卵圆孔、棘孔分别是三叉神经上颌神经支、三叉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进入入颅腔的通道。颅后窝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容纳脑部的脑干和小脑。颅后窝最大的特征为巨大的枕骨大孔,该孔位于颅后窝中央最低处,连接颅腔与脊髓腔——脊髓与延髓在此衔接。大孔后方可看见称为横沟的浅沟,横沟前方是容纳小脑的小脑窝。横沟与另一条起自枕骨大孔的纵沟相交汇,交汇处形成称为枕内隆凸的十字形隆起,横沟向上延续与颅顶内面的上矢状窦沟连接,向下通枕内嵴连接,两侧续于横窦沟后又转向前下方同乙状沟相连,止于枕骨大孔外侧的颈静脉孔。颈静脉孔内的乙状窦出颅后成为颈内静脉。颈静脉孔又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进出颅腔的通道。枕骨大孔前方斜面为斜坡。孔的前方外侧有供舌下神经通过的舌下神经管内口。在颅中窝与颅后窝之间为弓状隆起,而弓状隆起后方同时也是颞骨岩部后面开孔称为内耳门,面神经与位听神经经由此处通往颅腔。当从外部观察时,颅底又可分为前部和后部:面颅由14块骨头组成:大的部分 -5块眼部 -2块鼻部 -7块(舌骨也会被认为是面颅的一部分。)面颅的骨头形成了三个腔:包含了锤骨,砧骨及镫骨。颞颥孔是许多种羊膜动物在颞部的特征,有些动物会在颞骨有两侧对称的的孔,即为颞颥孔。依动物种类的不同,可能没有颞颥孔,也可能会有一对或二对颞颥孔,位置会在眶骨(英语:postorbital)及鳞骨(英语:squamosal)的上方或是下方。颞颥孔是否存在及其形态对于包括哺乳类在内的合弓纲动物分类非常重要。有二对颞颥孔的动物称为双孔亚纲,包括鸟类、鳄鱼、蜥蜴、蛇等,无孔亚纲是头上没有颞颥孔的动物,目前目前仅存龟鳖目,而合弓纲是只有一对颞颥孔的动物,包括类哺乳爬行动物及哺乳动物。河马头骨猫头骨,一个典型的肉食头骨河狸鼠头骨,一个典型的啮齿动物(rodent)牛头犬头骨沙鼠的头骨北方塘鹅的颅骨恐鹤的颅骨特暴龙头骨葬火龙头部骨骼特写
相关
-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简称HRSV(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为副黏液病毒科肺病毒属中型单链RNA病毒,分为A,B两型, A,B两型之主要差异在于病毒外膜表面
-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IUPAC名:carbon dioxide,分子式:CO2)是空气中常见的化合物,由两个氧原子与一个碳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0.04%。二氧化碳略溶于水中,形成碳酸
- 细胞色素P450结构 / ECOD细胞色素P450(英语:cytochrome P450)超家族(官方缩写为CYP)是一大类多种多样的酶。大多数细胞色素P450酶的功能是催化氧化有机化合物。细胞色素P450的受质包括有:如脂
- 动物病人畜共通病(英语:zoonoses)指任何可以经由动物传染给人或由人传染给动物的传染病。它们透过人畜之间直接传播,或是借由病媒传播(例如蚊子),将病原体带入另外一个生物体上,而这些病原
- 日本菜日本料理泛指日本的饮食方式,又称日餐、和食(日语:和食/わしょく Washoku ?;此名称更侧重于大和民族的饮食),是日本文化重要的一环。“日本料理”在日语解作“日本式烹饪”,但是此
- 碳酸氢钠96 g/L (20 °C) 165 g/L (60 °C) 236 g/L (100 °C)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IUPAC名: sodium hydrogen carbonate、baking soda)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HCO3,俗称
- 1第1周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一行(即周期)的元素,仅有两个元素:
- 撒丁岛坐标:40°00′N 09°00′E / 40.000°N 9.000°E / 40.000; 9.000撒丁岛(意大利语:Sardegna,,撒丁语:Sardìgna, Sardìnnia)位于意大利半岛的西南方,是地中海的第二大岛,仅次于西西
- 阿提卡阿提卡希腊语(英语:Attic Greek),又称雅典希腊语,是一种古希腊语方言,在以雅典为中心的阿提卡地区使用。在诸古希腊语方言中,它最类似于后来的希腊语,并且是“古希腊语”课程所研习
- 妄想妄想(英语:delusion)是一种不受相反事实和逻辑推理所纠正但坚信不疑的信念。同时包括错误的判断与逻辑推理。即使把事实或已经被完全论证的理论摆在妄想者的面前,也很难动摇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