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斗士

✍ dations ◷ 2025-04-02 08:29:26 #角斗士
角斗士(拉丁语:gladiatōrēs),指的是古罗马竞技场上的斗士,台湾也译为剑斗士,名称来源自于古罗马军团惯用的剑,是古罗马奴隶社会的一种身份特殊的奴隶,通常都是战俘或其他犯了过错的奴隶。他们的职责是在竞技场上进行殊死搏斗,为人们提供野蛮的娱乐。虽然古罗马人热爱角斗士运动,但其实早在古罗马之前就已有类似活动存在。旧约圣经的但以理书就提及但以理因为违反尼布甲尼撒的命令,不拜他为神之余,还敬拜自己的上帝,所以被丢入狮坑。这种将犯人丢入狮坑的习惯,与古罗马的角斗士运动颇为相似。另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布匿战争时期的葬礼活动。角斗士运动的参加者也不全然是角斗士。五贤帝时代的多位帝皇,包括被称为“勇帝”的哈德良也曾于竞技场内参与模拟角斗士运动。此外,图密善亦是首位将女人及侏儒带入竞技场的皇帝。同样的,成为角斗士的人也不全然都是奴隶。不小比例的罗马公民会为了名声或财富而自愿加入,其中也不乏曾服役于军团的职业军人。罗马史上最著名的奴隶起义斯巴达克斯起义,其领导者斯巴达克斯便是角斗士。这场叛乱间接让罗马帝国开始立法改善奴隶生活及权利。在奴隶制度正式废除前,罗马帝国堪称是史上奴隶享有最多权力的奴隶制国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竞技场的存在也促使了曾经辉煌的古代罗马帝国迅速走向覆亡。庞大的角斗士供需(死亡率大约是十分之一)对罗马帝国这样的奴隶制国家来说是不小的人力耗损。这在后期帝国时期变成了一种巨大负担,帝国政府除了应付日益高涨的军队开支,还必须维持由国家举行的免费角斗表演。最后,角斗士运动的兴盛随着西罗马帝国的覆灭而结束,东罗马帝国热衷于赛马等运动。角斗士们要根据自身特点接受专业的训练,扮演各色罗马帝国曾经的敌人。因此,高昂的培训费用使得奴隶主们也不愿作为奴隶的角斗士随意被杀。所以,按照训练的结果,角斗士门会被塑造出不同的战术和装备搭配,如扮演以三叉戟和渔网作为武器的网斗士,以扮演重装备为主的罗马人的老对手萨姆尼特人,还有后期的色雷斯人等。角斗士在出场竞赛前,都必须经过专门学校的严格训练,才能够走上竞技场搏斗。搏斗的形式有几种,一对一的搏斗,十人对十人的搏斗,还有集体与野兽群的搏斗。他们结局是存活或者战死,或者由于表现突出赢得胜利而获得释放。他们的命运十分悲惨。在衣着方面,角斗士在搏斗时虽然不会全裸,但多数仍半裸。

相关

  • 肉芽肿肉芽肿(英语:granuloma)是在许多疾病炎症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结构。它是由被称为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聚集而成。当免疫系统识别外来物质但无法消灭时,会尝试将其围堵起来,此时肉
  • 自体免疫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缩写为AID),亦作自身免疫问题,指人体内异常的免疫反应攻击了正常细胞。目前至少有80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常见症状包
  • 沃斯堡沃斯堡(或译渥斯堡,英语:Fort Worth;又名福和市)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第六大城市,塔兰特县的首府。位于达拉斯以西30英里,并与之构成全美大都会区。根据2000年的人口统计,人口有534,69
  • 肾(Kidney)是脊椎动物体内的一种器官,属于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中的杂质、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最后产生尿液经由后续管道排出体外;同时也具备内分泌的功能以调节血压
  • 环己烷构象环己烷构象主要研究环己烷及其相关衍生物的构象,是构象分析的重要内容。很早就有人提出环己烷可能不是平面型结构。1890年,德国人赫尔曼·萨克森(Hermann Sachse)提出通过折纸来
  • 阿尔哈拉克阿尔哈拉克(西班牙语:Aljaraque),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韦尔瓦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34平方公里,总人口12026人(2001年),人口密度354人/平方公里。
  • 颅骨或者头骨、骷髅头是指人类或者许多脊椎动物的头部骨性结构。头骨之功能为支撑脸部,并保护脑部。头骨分为两部分:颅骨和下颌骨。一般所称之‘头颅’通常仅指颅骨,并未包含下
  • 气候学大气物理学 大气力学(英语:Synoptic scale meteorology)天气 (分类) · (主题)气候 (分类) 气候变迁 (分类)气候学是研究是地球上气候的科学。气候和天气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
  • 丁基东莨菪碱丁基东莨菪碱(Hyoscine butylbromide),商品名补斯可胖(Buscopan),是一种用于治疗腹部绞痛、食道痉挛(英语:esophageal spasm)、肾绞痛,以及膀胱过动症的药物。本品也可用于临终(英语:End
  • 霍亨斯陶芬王朝霍亨斯陶芬家族(英语:Hohenstaufen,德语:Staufer)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王室,又称为士瓦本王朝或斯陶芬家族。最初霍亨斯陶芬家族为现时德国南部士瓦本(又译为斯韦比亚)的世袭伯爵与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