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体系统

✍ dations ◷ 2025-06-22 10:25:25 #补体系统
补体系统(英语:complement system)由一系列的蛋白质组成,属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补体系统透过一连串的酵素(酶)相互切割启动,最终在目标微生物上形成类似孔洞的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使微生物破裂而死亡。补体成分能被抗原抗体复合物或者抗体激活,通过溶胞(英语:溶胞)、调理、吞噬以及介导炎症反应来清除免疫复合物,表现出相应的生物学功能。:68补体系统的出现远远早于特异性免疫的出现(早了600-700万年),最早出现在后口无脊椎动物中。朱尔·博尔代在1890年发现了补体系统:68。高等哺乳动物的补体系统有三条激活途径:经典途径、替代途径以及凝集素途径。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替代途径应是最早出现的;其次应该是凝集素途径,而经典途径应该出现得最晚:82。补体激活的过程有经典途径、凝集素途径和替代途径三种。补体系统的蛋白质称为“补体成分”,以缩写符号C1至C9表示。C1是3种不同的蛋白(C1q,C1r,C1s)的钙依赖性复合物。补体裂解产生的片段,用小写的字母后缀表示(C3a)。未激活的片段以后缀“i”表示,如C3bi。激活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补体成分或复合物,则在符号上加一横线,如C1,C4b,Ca。古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透过C1与古典途径激活因子(主要是含有IgM、IgG1、IgG2或IgG3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结合而激活的;C1q与单个IgM分子或相邻两个IgG分子结合。二分子的IgG“二联体”与红细胞表面同种抗原决定簇结合,并与C1q反应激活C1,继而激活C1r和C1s,经典补体激活途径的反应顺序是:C1,4,2,3,5,6,7,8,9。这一生化途径使细胞膜形成一10nm左右的“孔”,导致目标细胞因为渗透压无法维持而肿胀破裂。凝集素途径的全名为甘露糖结合凝集素途径(mannose-binding lectin pathway)。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是先天免疫系统的一种血浆蛋白,可辨认出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残基和果糖残基(mannose residues),与病原体表面结合。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在补体激活过程中扮演的角色类似经典途径的C1q蛋白质,另与MASP-1和MASP-2两种酵素蛋白(类似C1r和C1s)组成激活补体的复合物,继续进行类似经典途径的反应。替代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的起始依赖C3自然水解成C3a、C3b,C3b并与B、D、P因子结合走入类似经典途径的的步骤。自C3b产生以后,三条途径的反应非常类似。经典途径和凝集素途径的可触发一系列的转换酵素,涉及C1,C4,C2和C3;而替代途径的激活则可触发C3和B、D、P因子的互相作用。以上三种途径都将产生C3b,布于病原体表面的C3b和巨噬细胞上的补体受器(complement receptors, CRs)结合,再加上C5a在旁激活,巨噬细胞就会吞噬病原体,此过程就是所谓的“调理作用”。另外,三种途径也都会把C5裂解成C5a、C5b两部分,C5b则与C6、C7、C8、C9形成所谓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attack complex),在目标细胞的细胞膜上产生孔洞。补体激活过程中还形成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补体蛋白片段,起过敏毒素(产生过敏的不良反应)或趋化因子(诱导抗体、巨噬细胞到达感染位置)的作用。补体系统的激活通常只发生在病原体的表面,但人体内仍有一群补体调节因子可以中止激活的连锁反应。防止一旦补体蛋白结合到人体细胞的表面会造成的伤害。古典途径与凝集素途径或替代途径不同。古典途径需要等到抗体专一地辨认出病原体之后才开始作用,需要后天免疫系统的配合;而凝集素途径只需自行辨认出某种病原体表面常见的糖类结构即可进行;替代途径甚至不需依赖辨认病原体,仅靠C3蛋白的自然水解即可起始。表位(线性、构象)抗体(单株抗体、多株抗体、自身抗体) · 多株 B 细胞反应 · 同种异型 · 同种型 · 遗传型

相关

  • 单核球单核细胞(英语:Monocyte)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白细胞,单核细胞产生于骨髓,在血管内为单核细胞,血管外就变成巨噬细胞。其在人体免疫系统内有两种作用:一,补充正常状态下的巨噬细胞
  • 败血症败血症(拉丁语:Sepsis)(中国大陆译为脓毒症)指的是由于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发炎的严重疾病。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烧、呼吸频率和心跳加速,以及意识不清。有时患者也会发生特定的
  • 肌肉萎缩症肌肉萎缩症(肌营养不良症,英语:Muscular dystrophy, MD),指一组损坏人体肌肉的遗传性疾病。肌营养不良症表现为进行性骨骼肌萎缩,肌肉蛋白质缺失,和肌肉细胞或组织的死亡。有九种疾
  • γ-变形菌纲详见细菌分类表γ‐变形菌纲(学名:Gammaproteobacteria)属于细菌界变形菌门,是目前所知的细菌中种类最多的一纲,包括一些医学上和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类群,如肠杆菌科(Enterobactera
  • 结晶结晶,是指从饱和溶液中凝结,或从气体凝华出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的固体(晶体)的过程。在自然环境下,气温的下降压力的作用,都会造成结晶。结晶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包括成核和晶
  • 布尼亚病毒目沙状病毒科 汉他病毒科 内罗毕病毒科(英语:Nairoviridae) 番茄斑萎病病毒科(英语:Tospoviridae) Phenuiviridae(英语:Phenuiviridae)本雅病毒目(Bunyavirales),又译为布尼亚病毒目,属于有
  •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纲(学名:Mammalia)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按照《世界哺乳动物物种》(Mammal Species of th
  • QJ01XQ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灵敏度和特异度灵敏度和特异度(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是统计学中用来表征二项分类测试特征的数据。灵敏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阴性的量化指标,而特异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阳性的量化指标。对于
  • 约翰·麦克劳德约翰·詹姆士·理察·麦克劳德(John James Richard Macleod,1876年9月6日-1935年3月16日)是一位苏格兰医师、生理学家。他在1923年与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因为发现了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