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胞间连丝
✍ dations ◷ 2025-04-26 13:56:51 #胞间连丝
胞间连丝(英语:Plasmodesmata)为植物细胞和部分藻类细胞壁间贯穿细胞壁的特有孔道,可以让相邻细胞的细胞质相互流通。有微小孔道,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通道中有一连接两细胞内质网的连丝微管,细胞质可经由胞间连丝交流及运输,此过程称为共质体运输。目前已知拥有胞间连丝的包含植物界的所有物种,以及藻类中轮藻纲、轮藻目(英语:Charales)、褐藻纲和鞘毛藻目(英语:Coleochaetales)。植物细胞拥有动物细胞所没有的细胞壁,邻近的细胞借由薄板相互分隔。虽然细胞壁对于部分蛋白质及溶质具有穿透性,但胞间连丝对于共质粒内的胞内运输更可以控制原生质流的流向以及穿透的物质。胞间连丝有分两种:初生胞间连丝(primary plasmodesmata)及次生胞间连丝(secondary plasmodesmata)。初生胞间连丝在细胞分裂期间出现,而次生胞间连丝是真正沟通成熟植物细胞的通道。动物也有类似的构造,允许动物细胞间的物质交流,包含间隙连接(gap junctions)和膜奈米管(英语:membrane nanotubes)(membrane nanotubes)胞间连丝是当植物细胞分裂时,部分的高尔基体释出的囊泡附于中胶层上。分裂时,中胶层上会产生一些小孔,可以沟通原生质,即为初生胞间连丝,而在植物细胞成熟后,细胞壁逐渐加厚,这些小孔便会成为一条一条的管状构造,即为次级胞间连丝。一个典型的植物细胞通常有103至105条胞间连丝。胞质套筒的宽度约50-60 nm。胞间连丝壁可分为三层主层:细胞膜、胞质套筒(英语:cytoplasmic sleeve)(cytoplasmic sleeve)以及连丝微管(英语:desmotubule)(desmotubule),它们可以穿过约90 nm的细胞壁。胞间连丝壁上的细胞膜是细胞膜的延伸,化学构造与细胞膜相同,都为脂双层。胞质套筒是一个被细胞膜包覆的管状构造,内部充满液体,可利用扩散作用运输分子及离子(例如:糖类及氨基酸),此动作无须消耗额外的能量。大型粒子仍可经由胞质套筒扩散入下一个细胞,但详细机制仍不清楚。胞间连丝对于物质通透性其中一个重要的调控是在胞间连丝的管口部分聚集多糖,形成一个硬块,称为胼胝质(callose),使胞间连丝的管径缩小,借此以控制胞间连丝的通透性。连丝微管是两毗邻细胞间平贴的内质网,部分物质可经由这些通道通过,但这并不被认为是胞间连丝的最主要运输方式。在连丝微管周围可观测到电子密集物质。这些物质会聚集成轮辐状构造,将胞间连丝分成较小的孔道。这些构造可能由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构成。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是构成细胞骨架的物质,这可能也是胞间连丝控制物质运输的机制之一。胞间连丝可以让蛋白质(包括转录因子)、小干扰RNA、mRNA和病毒的基因组在细胞内流通。其中一个病毒的运动蛋白例子是MP-30。MP-30可结合病毒的基因组,并且将病毒的基因组经由胞间连丝传入未受感染的细胞。Flowering Locus T protein(英语:Florigen)也可经由胞间连丝从叶部移动至顶芽分生组织以促使开花。可经由胞间连丝传送的粒子大小并不一定,植物可借由活跃的调整机制来控制通过颗粒的大小。而相对的某些颗粒也可经由改变自己的大小来穿越胞间连丝,如MP-30的大小可在700道耳吞到9400道耳吞之间,藉以协助某些物质传送到整株植物。学者已提出数种胞间连丝的模型,认为胞间连丝通透性的调节,是借由与蛋白质或是部分未经折叠的伴随蛋白的交互作用而调整。
相关
- 胸部X光的百科知识|胸部X光的意思解释|胸部X光是什么意思胸部X光摄影(Chest film),又称为X光摄影或胸部摄影,是一种使用在胸部区域的放射造影技术,可以检视胸腔与周边器官状况。胸部X光是目前在医疗上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就像其他放
- 慢性疾病慢性病是一种持续或长期的健康状况或疾病。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定义为持续超过三个月的病症,又或者是因病或先天造成的永久性伤害。常见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
- 退伍军人菌属Legionella adelaidensis Legionella anisa Legionella beliardensis Legionella birminghamensis Legionella bozemanii Legionella brunensis Legionella busanensis Legi
- 金刚烷胺金刚烷胺(英语:Amantadine,常用名金刚胺)是美国FDA所批准的抗病毒和抗帕金森病药。金刚乙胺与金刚烷胺有着相似的结构和性质。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数据,100%的季节性H3N
- NDL国立国会图书馆(日语:国立国会図書館/こくりつこっかいとしょかん Kokuritsu kokkai toshokan */?)是日本的国家图书馆,直接隶属于国会,除了主要为日本国会议员的调查、研究等立
- 耳鼻喉科学耳鼻喉科学(Otorhinolaryngology /oʊtoʊˌraɪnoʊˌlærənˈɡɒlədʒi/;亦称为: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是一门医学专科,专门研究耳、鼻、喉病变的诊断及治
- 儿科小儿科(或称儿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医疗患病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最大的年龄通常至青春期。一个受到这方面知识专门训练的医生被称作儿科医生。
- 拟杆菌门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包括三大类细菌,即拟杆菌纲、黄杆菌纲、鞘脂杆菌纲。它们的相似性体现在核糖体16S RNA。很多拟杆菌纲的细菌种类生活在人或者动物的肠道中,有些时候成
- 荚膜荚膜是某些原核生物(例如:肺炎链球菌)细胞壁外一层厚度不定的黏液状物质。荚膜并非原核细胞的必需构造,荚膜菌在自然环境中或在宿主体内时,能保有最强产荚膜之能力;但用普通培养基
- 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英语:John Franklin Enders,1897年2月10日-1985年9月8日),美国医学家和诺贝尔奖持有者。恩德斯出生于康涅狄格州的西哈特福,曾就读于诺亚·韦伯斯特学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