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板蛛科

✍ dations ◷ 2025-04-04 11:35:59 #中突蛛亚目

节板蛛科(学名:),又称为八纺器蛛科,包含了8属124种中等体型的蜘蛛,栖息于东南亚、中国与日本。节板蛛科为所有现存蜘蛛的基群,属于中突蛛亚目。其中木村蜘蛛(英语:Kimura spider)()在日本广为人知。

节板蛛科为穴居的蜘蛛,栖息于管状的地穴中,并会制作陷阱门掩盖洞口。它们多半会躲于地穴内,很少在地面上被发现。属于中大型蜘蛛,体长范围为8至23毫米(0.31至0.91英寸),最明显的特征在于一对向下如匕首的螯肢以及腹部背上具有分节的背片。头胸部背甲(英语:carapace)扁平,靠近头部端有稍微上翘。眼睛分布集中,前中眼较小,后中眼较大而圆,侧眼呈肾形。具有三爪,腿末端的关节上有棘。螯肢位于头胸部下侧。过去被认为节板蛛科的物种不具有毒液,但于2010年的研究发现,其中的节板蛛属(英语:Liphistius)是具有毒腺的。

节板蛛科为夜行性且可存活多年,虽然大部分的物种均居住于自己挖掘的地道之中,栖居于洞穴中的物种会将它们的地道延伸到洞穴壁面上,并于地道的洞口用蜘蛛丝、苔癣与其他植物组织制成的陷阱门覆盖。有些物种于地道外也会布有蜘蛛丝,侦测可能路过的猎物。雄性会离开地道寻找异性,而雌性则几乎栖居于地道内。由于节板蛛科完全仰赖书肺呼吸,因此大半时间它们并不是很活跃。

虽然节板蛛科螯肢的形状与猛蛛亚目类似,但两者并非近亲。一般认为所有蜘蛛,包括背突蛛亚目(英语:Opisthothelae)及中突蛛亚目,的共同祖先均拥有平行向的螯肢,而后新蛛亚目物种才演化出相对向的螯肢,猛蛛亚目则保留了共祖性状(英语:symplesiomorphic)。

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显示,以现存蜘蛛物种而言,节板蛛科为单系群。节板蛛科各属之间支序图如下:

节板蛛属   

琉蛛属   

七纺器蛛属   

琼蛛属   

赣蛛属   

华节板蛛属   

越蛛属   

宋蛛属   

1923年,日本学者岸田久吉(英语:Kyukichi Kishida)提议将节板蛛科分为两个亚科节板蛛亚科与七纺器蛛亚科并分别对应节板蛛属与七纺器蛛属,此种系发生学分类一直沿用至今,并加入了更多新发现的属。节板蛛亚科下的单型节板蛛属仅在东南亚(老挝、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发现,而七纺器蛛亚科的物种分布则偏较北方,其中5个属分布于北越南及中国、2个属分布于日本及其离岛(冲绳、琉球群岛)。

截至2019年4月 (2019-04),《世界蜘蛛名录(英语:World Spider Catalog)》承认节板蛛科包含以下8属:

其中2015年由温德利希(Wunderlich)于缅甸白垩纪时期的琥珀中发现的曾被分类至本科,但现已将其分类为独立的单系科中。

3种马来西亚特有的节板蛛科物种目前仅有在1-2个洞穴中发现,其中最著名的为发现于黑风洞的陷门蜘蛛(英语:Liphistius batuensis)(), 其他可于马拉西亚发现的节板蛛科物种包括马来西亚节板蛛()、绿腿节板蛛()、跳跃节板蛛()。陷门蜘蛛虽然受到当地法律的保护,但仍然持续受到栖息地丧失及被捕捉作为宠物的威胁。若陷门蜘蛛所栖息的洞穴遭到破坏,则它们必然会绝种。

数种于石炭纪发现的蜘蛛物种被分类于中突蛛亚目,但其中2015年由温德利希(Wunderlich)于缅甸白垩纪时期的琥珀中发现的曾被分类至节板蛛科,但现已将其分类为独立的单系科。

相关

  • PWR压水反应堆(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缩写为PWR)是美国贝蒂斯原子能实验室(英语:Bettis Atomic Power Laboratory)开发成功的一种轻水核反应堆。所有的压水反应堆利用普通水作为
  • 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Acid-base indicator),或称pH指示剂、氢离子浓度指示剂,是用来测试pH值的化学试剂。它们本身是弱酸或弱碱,并含有色素,在滴入溶液时色素会与H+氢离子或OH−氢氧离子结
  • 黑色金属黑色金属乃工业上对铁、铬和锰的统称。亦包括这三种金属的合金,尤其是合金钢及钢铁。与黑色金属相对的是有色金属。事实上纯净的铁及铬是银白色的,而锰是银灰色。由于钢铁表面
  • 舜帝.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feature-settings:"ruby"1}.mw-parser-output ruby.large{font-size:250%}.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fon
  • 下垫面大气的下垫面指地球表面,包括海洋、陆地及陆上的高原、山地、平原、森林、草原、城市等等。下垫面的性质和形状,对大气的热量、水分、干洁度和运动状况有明显的影响,在气候的形
  • 富亮氨酸重复结构 / ECOD1ogqA:155–177 1jl5A:358–382 1g9uA:358–382 1k5dF:123–149 2ca6A:123–149 1yrgA:123–149 1k5gF:123–149 1k15A:165–187 1m0zA:165–187 1u
  • 威廉·赫斯特威廉·蓝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年4月29日-1951年8月14日)美国报业大王、企业家,赫斯特国际集团(Hearst Corporation)的创始人。赫斯特是一位在新闻史上饱受争
  • 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都会区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都会区是指美国中部的著名双城明尼阿波利斯与圣保罗及邻近的多个郡所组成的都会区。这个都会区现时已跨越了明尼苏达州的边界进入威斯康星州,发展成为一
  • 鄂尔多斯龟鄂尔多斯龟(学名:),是一种已灭绝的海龟属,它们生存于晚白垩纪的中国东北地区。鄂尔多斯龟属下已知只有四个物种,包括辽西鄂尔多斯龟、、和。
  • 神农峰神农峰,日本称屏风岳(びょうぶだけ),是位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日文称尖阁诸岛)的钓鱼岛(日文称鱼钓岛)的山。标高 320m,位在该岛屿最高峰高华峰(日文称奈良原岳)之东,是该岛屿的第2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