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 dations ◷ 2025-11-10 00:45:33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K-141库尔斯克号(俄语全名:Атомная подводная лодка "Курск",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是一艘奥斯卡级导弹核动力潜艇,以城市库尔斯克来命名(该城在二战期间曾爆发最大规模战役之一,亦即库尔斯克战役)。它被编入俄罗斯海军北方舰队。2000年8月12日库尔斯克号发生爆炸沉没,118名舰员全数罹难。库尔斯克号于1990年在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的北德文斯克开始建造,期间经历苏联解体,而于1994年下水,成为苏联解体后首艘完工的潜艇,并于同年12月正式服役。库尔斯克号是苏联建造的奥斯卡级潜艇中的最后一艘。长155米,其两层壳体之外壳仅厚8.5毫米,由含高镍高铬的钢制成,抗腐蚀性非常强。由于它的磁性非常弱,且外敷十余厘米厚的橡胶瓦,库尔斯克号很难从地磁异常探测器或声纳发现。内壳厚两英寸,与外壳之间有一个两米宽的空间。库尔斯克号被编入俄罗斯北方舰队。在1990年代中这支海军受军费紧缩的打击非常大。多艘潜艇被搁入巴伦支海畔的船坞里锈废。除最基本的设备外其它设备维持不良,其中包括寻找和营救设施。1990年代中北方舰队的海员甚至未能获得军饷。由于缺乏资金与燃料,库尔斯克号舰员的训练与经验都相当有限,服役的最初五年期间仅于1999年库尔斯克号完成了一次到地中海的侦察任务,在科索沃战争监视美国海军的第六舰队。2000年8月的军训计划中是苏联解体后最大的军训,其中包括四艘攻击性潜艇、舰队的旗舰彼得大帝号以及其它小舰只。此次灾难俄国官方并没有做出一个正式的官方报告,只能以前因后果加以推测。一开始库尔斯克号的任务是向一艘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发射无实弹头的演习鱼雷。2000年8月12日当地时间11:28(协调世界时07:28)库尔斯克号上发生第一次爆炸,挪威测得震波后推算相当于100-250千克TNT的爆炸力;一般认为是工厂对训练鱼雷焊缝检查要求较低,插入鱼雷发射管过程中焊缝破裂导致过氧化氢燃料泄漏,积聚于鱼雷管内,接触有催化作用的杂质后发生急速分解爆炸。原本只是无实弹头的训练鱼雷燃料泄漏引起的较低烈度爆炸,鱼雷管本可以承受,但因连接鱼雷的线路插头长期受海水腐蚀又未得及时更换,接触不良造成信号故障,所以船员违反规定,鱼雷管门未按条例严格关闭,以方便排查故障。训练鱼雷爆炸后炸开鱼雷管门引起鱼雷舱失火,约100秒后,又发生了第二次爆炸,此次爆炸威力惊人,地震仪测量到芮氏规模3.5的震动,推测大火中1枚至3枚实战鱼雷的弹头被引爆,成吨当量的炸药将库斯克号前端的鱼雷舱炸毁,事后打捞发现整个第一区段上方完全消失了。鱼雷弹头爆炸后第二区段隔舱也许可以把危害阻止在艏部,但是一部气浪通过空调管道高速冲入第三区段甚至是第四区段,虽然舱室完好但控制室里的人因此受到冲击,推测多数当场阵亡,从而没能立即采取上浮和投放求救浮标等措施;事后发现第五区段反应堆操作室内的数名官兵已戴上呼吸面罩,后仍窒息身亡于操作台上,所幸第五区段反应堆舱内唯一的值班工程师及时关闭反应堆降下防护罩,并不顾自身安危,反锁在舱内封闭了反应堆舱,后亦身亡,所以没有造成任何核泄漏;库尔斯克号沉到108米深的海底,沉没点离北莫尔斯克约135千米,地理位置是北纬69°40',东经37°35'。库尔斯克未能放出求救浮标,且用声纳或磁探均难以探测,为定位即消耗了最初的数十小时。虽然俄罗斯和挪威试图营救库尔斯克号,但艇内水手和军官仍全部死亡。后来的研究发现艇内大多数人死于爆炸后数分钟内。但第六区段及其后的23人聚集至最后的第九区段,还幸存了数十小时(沉没的库尔斯克号船头接触海底,船尾悬浮在水中,斜向海面;船员打开隔舱门汇合后,各舱相继进水,残存的空气汇聚至船尾,在第九区段形成一个不大的压缩气室);后因黑暗中不慎将氧气再生板掉落积水中,并引发火灾耗尽船尾氧气,所有船员不幸遇难。许多国家和非官方机构曾经提出帮助,但最初被俄罗斯拒绝了。俄罗斯本来虽拥有数艘救援潜艇,原本部署在附近的一艘却被出租用于当时的泰坦尼克号残骸考查,远在数千千米之外无法及时赶回。最后,俄海军终于同意由一支荷兰营救队进入库尔斯克号搜救,此时库号已沉没96小时;逝世118人中的115人的遗体被发现,现在被葬在俄罗斯。

相关

  • 纳米线电池纳米线电池是由斯坦福大学崔屹等人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该电池用硅纳米线覆盖的不锈钢阳极取代了传统的石墨阳极。由于硅比石墨存储的锂大十倍,可以让阳极的能量密度大大增强,减
  • 冰雹雹或冰雹(英语:Hail)属于突发性天然灾害,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 5~50毫米,大的则可达到10厘米以上。冰雹是在对流云所形成的
  • 施莱尔马赫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又译为士来马赫,德语: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1768年11月21日-1834年2月12日),德国19世纪神学家及哲学家,被称为现代神学、现代诠释之父,主张
  • 列奥那多·达·芬奇列奥纳多·达·芬奇(意大利语:Leonardo da Vinci;儒略历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又译达文西,全名列奥纳多·迪·瑟皮耶罗·达·芬奇(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意为“芬奇
  • 维埃纳省维埃纳省(法文:Vienne)是法国阿基坦-利木森-普瓦图-夏朗特大区所辖的省份,普瓦图最东端土地。该省编号为86。5个海外省及大区
  • 安东尼·鲍森安东尼·“东尼”·詹姆士·鲍森,OC,OOnt,CH,FRS,FRSC(英语:Anthony 'Tony' James Pawson,1952年10月18日-2013年8月7日),英裔加拿大科学家,他的研究带来了对信号转导的革命性理解,这是细
  • 比勒费尔德比勒费尔德(德语:Bielefeld,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
  • 按蚊见内文疟蚊属(学名:Anopheles),别称按蚊或马拉利亚蚊,是蚊科(Culicidae)下的一属,成虫的特征是翅膀大多数有斑,停留时身体与停留面保持一角度。其中有30—40种是疟原虫属生物的寄主,会
  • 山系山系(英语:mountain system)是有一定联系并按大致相近的方向,且由许多山脉组合成的山体。其较山脉规模更大,例如喜马拉雅山系、昆仑山系、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系等。
  • 戒指戒指是一种圆带状,可戴在手指上的珠宝首饰,女性和男性均会佩戴,可以由金属、宝石、陶瓷、塑料、木或骨质制造。有史以来,戒指被认为是爱情的信物。而戒指戴在不同手指所表示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