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元 (语法)

✍ dations ◷ 2025-11-09 13:09:25 #变元 (语法)
论元(Argument),也称行动元(Actant)、项,不及物动词主语也称变元,在句法学上指句子当中具有指称功能、强制补充谓语语义的名词性成分。这些谓语往往指的是动词(V)及其助动词;名词性成分(NPs)则可以是名词、代词等,甚至可以是从句,如英语 seem 的从句即可视之为其论元。不同的谓语具有不同的论元属性,论元属性决定了谓语所能支配论元的数目,称为配价或者次范畴化(英语:Subcategorization (linguistics))。根据谓语的论元属性,大部分谓语都会拥有一到三个论元,由这些谓语及其论元即可组成一个论元结构。依据与谓语的关系,论元一定会获指派一个语义角色,通常X'结构中补足语(英语:Complement (linguistics))(Complement)、标定语(英语:Specifier_(linguistics))(Specifier)位置的论元会拥有施事、受事等语义角色,属于必不可少的核心论元(Core argument)或必有论元(Obligatory argument);而有的论元通常在形态或句法上偏离核心论元的特征,称为非核心论元(Prepositional argument 或 Non-core argument)或可有论元(Optional argument),如与格的益事。附加语(英语:adjunct (grammar))(Adjunct)不属于论元。谓语的论元按照它在谓语短语中的句法位置分为外部论元(external argument)和内部论元(internal argument)。在X'理论的句法结构当中,外部论元会在谓语的二阶短语XP或者一阶投射X'的外侧(动词短语内主语假说)产生,内部论元则在其内侧产生。管约论常将外部论元和内部论元当作深层结构的主语和宾语。例如动词句“小明砸了花瓶”:内部论元通常就是动词动词的补足语(英语:Complement (linguistics)),外部论元则有可能是动词的标定语(英语:Specifier_(linguistics))或者是动词短语的上级成分。外部论元和内部论元的区分常用于非宾格假说(英语:Unaccusative verb)当中,以解释非宾格的不及物动词变元表面上的主格与其拥有的语义角色不相符(即不持有施事)的现象。在主宾格语言当中,和及物动词主语一样,一部分不及物动词主语会拥有施事,如“跑”“跳”等,这种不及物动词也称非作格动词(英语:Unergative verb);但一些不及物动词主语会拥有受事,如“死”等,这种不及物动词称为非宾格动词(英语:Unaccusative verb)。因为不及物动词这个论元有时拥有施事有时拥有受事,所以一般称之为单一变元。迄今关于论元的研究中,论元的论旨属性、论元属性、语法特征等属性常受研究者关注。论旨属性指的是标定这些论元在语义上的功能,即语义角色(也称论旨角色、题元角色)。论元都一定会被指派语义角色,指派语义角色的位置即为论旨位置。论元属性指的是谓语可支配论元的数目,即可支配多少个核心论元、多少个非核心论元的属性,亦即一般所说的及物性(英语:Transitivity (grammar))。不同的动词具有不同的论元属性。关于论元属性可以用配价或次范畴化(英语:Subcategorization)等理论去解释,二者大同小异,不过它们来自不同的句法研究流派:配价理论源自吕西安·泰尼埃(英语:Lucien Tesnière)的依存语法(英语:Dependency grammar),而次范畴化则源自乔姆斯基学派的短语结构语法(英语:Phrase structure grammar)。二者差异在于对主语的限定,但后来也渐渐趋同。在生成语法中,论元跟句法位置相关,不过起初生成语法对论元的范围限制的比较紧。在标准理论当中,只有动词短语内部的必要成分能够满足次范畴化特征,可以被次范畴化,所以只有内部论元、即补足语(英语:Complement (linguistics))位置的名词性成分可以算作论元。而在管约论当中进一步用选择特征界定了主语和补足语,故除了补足语位置可以是论旨位置之外,主语往往也是论旨位置,即被论元占据。动词短语内主语假说则将主语置于动词句的标定语(英语:Specifier_(linguistics))位置,故主语也属于论元。所以只有补足语与指示语位置的成分才有可能成为论元,其它位置的成分都不是论元,比如附加语(英语:adjunct (grammar))就不属于论元,句法上它不在论旨位置,而且不决定短语的合法性,不会被谓语强制要求去补充语义,可以省略,如:Jill likes Jack most of the time. 相对地,配价理论从一开始就把主语纳入配价。在配价理论中,谓语动词可以分为以下价位:由这些谓语及其论元即可组成一个论元结构。论元的语法特征包括以下两点:

相关

  • 脑膜炎脑膜炎(英语:meningitis)指发生于脑膜的急性炎症,脑膜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薄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和颈部僵硬。其他症状还包含精神错乱(英语:mental confusion)或
  • 职业过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职业过劳(英语:Burnout)是一种由慢性工作压力导致的症候群,症状包含“精神耗尽、对工作的心里距离增加、对工作的负面感觉、以及工作效率的减少”。职业过劳不
  • 自然后设语义自然后设语义 (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 NSM),又称自然语义后设语言,或是简称自然语义理论,是语言学当中语义学的理论之一,源起于波兰语言学者安德列杰‧波古斯洛斯基(An
  • 携带蛋白载体蛋白(英语:carrier protein)简称“载体”,是参与离子、小分子或高分子跨越生物膜进行运输的一类多回旋折叠蛋白质。载体蛋白都是跨膜蛋白,它们能在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过程中
  • 偏利共生偏利共生(英语:Commensalism,又称为偏利共栖现象)是两种生物间共生关系的一种。是指在生物界中,某两物种间的生态关系,其中一种的生物会因这个关系而获得生存上的利益,但是,另一方的
  • 亚特兰提斯号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STS Atlantis OV-104)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KSC)旗下,第四架实际执行太空飞行任务的航天飞机。它与发现号是姊妹机,属于NASA第二批制造的
  • 游走鲸走鲸(学名:Ambulocetus natans),又名陆行鲸、游走鲸,陆行鲸科走鲸属的一种,是一种早期的鲸鱼,可以同时行走及游泳。走鲸是过渡化石,显示了鲸鱼如何从陆上的哺乳动物演化出来。走鲸的
  • 橡树栎属(又称麻栎属,俗名橡树、栎树或柞树)是壳斗科的一个属。栎属有600个种,其中450种来自栎亚属和150则是青刚栎亚属。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与哥伦比亚的安第斯山脉。 栎树可以生长在
  • 神农神农氏(?-?),又称烈山氏,或称连山氏,相传生存年代在夏朝以前,现存文字记载多出现在战国以后。相传“神农尝百草”、教人医疗与农耕,中国人视之为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守护神,尊
  • 新马बाप तहसील घंटियाली 城镇新马(New Mahe),是印度喀拉拉邦Kann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123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1230人,其中男性5139人,女性6091人;0—6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