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绀

✍ dations ◷ 2025-11-17 11:54:35 #发绀
发绀(Cyanosis,“绀”音“gàn”),或称紫绀、苍蓝症,是因在接近皮肤表面的血管出现脱氧后的血红蛋白,令皮肤或黏膜带青色的症状。根据Lundsgaard和Van Slyke的著作,当去氧血红素的浓度达到5.0 g/dL以上时,就会开始发绀,但常常被忽略的是,这个数字是从动脉及周围静脉的血氧浓度估计来的。因为缺氧的评估是以动脉血气分析或是脉搏血氧饱和度,可能会有高估的情形,去氧血红素浓度达到2.0 g/dL是比较可靠会有发绀的条件不过是否出现发绀和去氧血红素绝对的量有关,若血红素的量比贫血下的量要多很多,发绀的青色会更加明显。若肤色较深的人,比较不容易看到发绀的情形。若发绀的症状刚开始在嘴唇或是手指出现,需在三至五分钟内进行干预,因为发绀可能是因为缺氧或严重的循环衰竭所造成。发绀被定义为带蓝色的变色,尤其是皮肤和黏膜,由于脱氧血红蛋白引起的脱氧血浓度过高。发绀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中心性发绀和末梢性发绀。发绀可以是在手指,包括指甲,及其他四肢部位(称为“末梢性发绀”),或是在嘴唇及面部(称为“中心性发绀”)。中心性发绀,或称中央性发绀是因空气循环或通风的问题,导致在肺部缺少氧合的血液,或是因在皮肤表面血管内血液循环的减慢,令较多氧气被抽离。激烈的发绀可以引起窒息或哽塞,是最明显呼吸被阻碍的症状。发绀的基本原理是脱氧的血红蛋白呈现青色,而血管收缩更令情况明显。因此,缺氧导致嘴唇及其他黏膜呈现青色。其他亦会引起发绀症状的疾病:末梢性发绀是在四肢或末端的发绀,成因是微血管内血液循环不良,例如在天气冷时手会出现发绀。另外,情绪紧张、惊吓、休克等状况下,亦可以导致末梢性发绀,皮肤会冰冷发黑。但是,这种症状并非长久,有时只要在正常体温下就能回复。但是,现时有一种称为“手足发绀(英语:Acrocyanosis)”(或“手足紫绀症”)的病症,它有着末梢性发绀的症状,但若不适当处理这种病症是会致命的。以双目视之。

相关

  • 气喘喘息 、哮喘(英语:asthma,又称气喘)是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主要特征是多变和复发的症状、可逆性气流阻塞,和支气管痉挛(英语:bronchospasm)。常见症状表现为喘息 、咳嗽、胸腔紧
  • 全血细胞计数全血细胞计数(英文:complete blood count,CBC; full blood count,FBC),又称为血常规、血象、血细胞分析、血液细胞分析、血细胞计数 或 血液细胞计数,是医生或其他医学专业人员常常
  • 头孢菌素头孢菌素(法语:Cephalosporine、英语:Cephalosporin),又名先锋霉素,是一系列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与头霉素一并细分为头孢烯。头孢菌素化合物最初是于1948年,由意大利科学家Giu
  • 遗传性代谢缺陷遗传性代谢缺陷(英语: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除了制造出营养外,如果身体未能将食物其他部分成功代谢成为可以从排泄器官(如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排汗系统、呼
  •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肺部支气管(中至大的大小之呼吸道)的发炎。症状包括咳痰、喘鸣、呼吸急促及胸口不适。支气管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支气管炎的咳嗽症状一般持续三周,逾九成是病毒
  • 嗜酸性球嗜酸性粒细胞(英语:Eosinophil, Eosinocyte 或 Acidophil,全稱 Eosinophilic granulocyte)是粒细胞中含有嗜酸性颗粒的一种,其他两种是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其吞噬能力不如
  •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这种特化细胞的网络所构成的。其身体的不同部位间传递讯号。动物体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来应付环境的变化。动物的神经系统控制着肌肉的活动,协调
  • 荨麻疹荨麻疹(hives、urticaria)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俗称风团或风疹块,有的地区叫鬼风疙瘩,中医称瘾疹,客语称冷瘼,是一种皮肤过敏。症状是局部皮肤忽然成块地红肿,发痒或刺痒。病灶时常
  •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英语: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缩写为 ALS),也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时也称为卢·贾里格症(英语:Lou Gehrig's disease)、渐冻人症、运动神经元病,是
  • 腹肌腹直肌(简称腹肌)是指躯干下半部(或称腹部)的器官,由若干片状的肌肉保护着,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他们包括两块腹直肌,沿着身体前面,从胸廓延伸到骨盆。当腹直肌收缩时,腹部被往内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