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曼纽·穆尼埃

✍ dations ◷ 2025-05-19 16:03:35 #1905年出生,1950年逝世,法国哲学家,巴黎大学校友,法国散文家,天主教神学家,罗马天主教作家,法国记者

艾曼纽·穆尼埃(法语:Emmanuel Mounier,1905年4月1日-1950年3月22日)生于格勒诺布尔,卒于巴黎。法国哲学家、新闻工作者,人格主义(法语personnalisme/英语personnalism)的重要代表,1932年创立法国著名左翼天主教思想刊物《精神》(),并担任主编直至逝世,但他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天。尽管学界对他提出的人格主义有很多争议,比如不够系统、不像哲学,但人们都很尊崇他身为天主教徒却一直积极介入现实生活的精神。

穆尼埃的父亲是一名药师,母亲负责“主内”。于1924年-1927年在格勒诺布尔大学( l’université de Grenoble)攻读哲学,曾选修哲学家Jacques Chevalier的课程,在后者的眼里,穆尼埃有一种“冲劲”和钻研的精神。穆尼埃于22岁那年,具体是1927年6月23日,凭“笛卡尔思想里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神学中心主义的争论”为题的作品获得高等学习文凭,这是他的第一部著作。接着,为了获得哲学教师资格,穆尼埃于1927年至1928年前往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当时正是 Léon Brunschvicg (1869-1944 )唯心论盛行的时候,穆尼埃却不为之所动,相反的是,他去拜访了著名法国哲学家享利.柏格森,并在Jacques Chevalier的推荐下于1927年11月见到了神父Pouget (1847-1933, Guillaume Pouget ),随着邂逅了马里旦(1882-1973, Jacques Maritain ),正是后面这位天主教托马斯主义者孜孜以求的公民民主入世道路的努力影响了穆尼埃短暂而令人尊敬的一生。穆尼埃的努力求学,让他在1928年资格考试中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仅次于雷蒙.阿隆 (1905-1983, Raymond Aron )。

他一手创办的《精神》杂志在二战期间仍然顽强地在南法不中断出版。二战期间,穆尼埃曾被俘虏,但他很快就越狱并加入地下抵抗运动。

穆尼埃是支持改革的天主教徒,或者支持教会现代化的天主教徒。柏格森和马里旦,尤其是法国诗人贝玑(1873~1914, Charles Péguy ),都对他的人格主义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试图把基督教与三十年代兴起的社会主义调和起来,并用人格主义来揭露资本主义的消极面。一方面,他同时强调个体对于物质的需要,以及集体相对于个体的优先性,强调尊重人格和提倡人格,认为只有从个体的人入手,采用人格化了的教育才能解决欧洲的社会危机;他还认为,人的人格需要借助于一种理想化的终极人格──全知全能的上帝,人格的完成和实现要在内心虔诚地与上帝交往。但另一方面,他发现,个体主义是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突出特征,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处却是所有社会的最初经验,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是个体存在的先天条件。他还指出,人在创造性行为中才能显示出来他的人格特征,才能超越自身,这种超越不仅只是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所说的自我选择,更是人的一种自我升华和实现。穆尼埃以上帝为终极保证,又注意发扬人的社会交往本能,还提倡积极介入现实政治的人格主义思想,吸引了法国20世纪30年代的很多有志青年,特别是既信奉天主教又不愿意“出世”修行(不问世事)的知识青年具有相当的影响。

1. http://www.universalis.fr/encyclopedie/emmanuel-mounier/

2. https://fr.wikipedia.org/wiki/Emmanuel_Mounier

3. Paul Arnaud, 1988年, (Rose-Marie Mossé-Bastide指导,1965年完成)

相关

  • 春秋决狱春秋决狱是中国古代在审判案件时的一种断狱方式,司法官根据《春秋》的义理来判断案件如何定罪。春秋决狱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直至唐朝儒家思想和法学完全结合在一起,“礼法合一”
  • 彼得·凯里彼得·菲利普·凯里 (Peter Philip Carey,1943年5月7日-),澳大利亚小说家。他是仅有的三位两次获得布克奖的作家之一(另两位是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和希拉里·曼特尔)。他也与人
  • Stat.美国法律总汇(英语:United States Statutes at Large),是通过编年体的方式,由美国国家档案总署自1937年开始编辑的官方法律汇编。总汇中有所有美国建国以来通过的法律,至今已经有1
  • 美国陆军#装备美国陆军(英语:United States Army),是美军的军种,美国联邦八个制服部队之一。美国陆军的前身是大陆军,组建于1775年6月14日,参与独立战争。战争结束后,大陆会议在1784年6月3日成立
  • 脱玻作用脱玻作用,又称脱玻化作用,是指之前无结晶(无定形体)的玻璃重新结晶的过程。例如玻璃类物质或产品在加工或退火过程中,停留在极易晶化的温度区域内的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发生失去光泽
  • 千叶景子千叶景子(1948年5月11日-),日本女性政治家,曾任法务大臣。虽其个人主张废除死刑,任内仍签署两名死刑犯之死刑执行令。两名死刑犯皆关押于东京拘置所,皆于2010年7月28日执行,千叶景子
  • 吉尔德里斯·蒂特尼斯吉尔德里斯·蒂特尼斯(立陶宛语:Giedrius Titenis;1989年7月21日-)是一位立陶宛游泳运动员。他擅长蛙泳项目。在2009年世锦赛上,他获得了200米蛙泳项目的铜牌。
  • 建楠路建楠路(Jiannan Rd.)为高雄市楠梓区的东西向主要市区道路。起端楠梓车站,沿途跨越楠梓溪,末端于楠梓路口,续行兴楠路接国道一号楠梓交流道和往大社区。本道路连结楠梓车站与国道
  • Bounce (网络)BNC(bouncer的缩写)是一种用来在电脑网络中进行中继通讯和连接的软件,很像是代理。BNC可以让用户隐藏其连接的原始资料,为从特定的位置路由其通讯的用户提供了隐私性,BNC也可以被
  • 约翰·鲍曼 (导演)约翰·鲍曼(英语:John Boorman,/ˈbʊərmən/,1933年1月18日-)是一名英格兰男导演、编剧和制片人。他较为知名的导演作品如电影《步步惊魂(英语:Point Blank (1967 film))》(196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