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棱镜
✍ dations ◷ 2025-05-16 17:53:41 #三棱镜
三棱镜是光学棱镜中的一种形式,在外观上呈现几何的三角形,是光学棱镜中最常见,也是一般人所熟知的,但并不是最常用到的棱镜。三棱镜最常用于光线的色散,这是将光线分解成为不同的光谱成分。利用不同波长的光线因为折射率不同,在折射时会偏转不同的角度,便会造成色散的现象。这种效应也被用来对棱镜物质进行高精密度的折射系数测量。物质的折射系数固然在不同的波长会有所不同,但有些物质的折射系数对波长的变化比其他物质强烈(色散非常明显)。棱镜的顶角(在上图中,上面的角)能够影响到棱镜色散时的特性。通常,要适当的选择光线射入的角度和射出的角度,当角度接近布儒斯特角(Brewster angle)时,在折射时造成的损耗最小。一束白光会分出不同颜色,一般就分为七种颜色,即红、橙、黄、绿、蓝、靛和紫。1666年牛顿发现太阳光经三棱镜的折射后可呈现彩色光,称为光的色散现象。由牛顿的色散实验结果,可知白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所组成。1801年,英国学者汤玛士‧杨格首先研究人眼对颜色的感觉。他指出在可见光谱的位置排列上,只需选择三种彼此有相当差距的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组合,几乎可产生任何一种颜色。随后德国学者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在1856年至1867年,继续深入对颜色的研究,确立了光的三原色理论。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选择并没有特定的组合。传统上,我们选择红、绿、蓝三种色光作为光的三原色。图显示以相同强度的红、绿、蓝三原色的光,同时投射在白色光屏上的结果。中间的白色区域为三种色光共同混合而成。三棱镜曾出现在英国摇滚乐队平克·佛洛伊德于1973年推出的《月之暗面》专辑的封面上。
相关
- 胸导管胸导管是人和羊膜动物体中最长最大的淋巴管。胸导管自乳糜池经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和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然后沿脊柱左前方上行
- 法拉语法拉语(Fala)是罗曼语族的一门语言,通常被认为是葡萄牙-加利西亚语的下属语言之一。法拉语在西班牙埃斯特雷马杜拉靠近葡萄牙国界的部分地区使用,使用人口约有10,500人。2015年,
- 泰坦巨蟒泰坦巨蚺属(学名:Titanoboa,意即“极大的蚺蛇”)是一个生活在古新世(约 6,000 至 5,800 万年前)的无毒、肉食性蚺类。已知的唯一种塞雷洪泰坦巨蚺(T. cerrejonensis)也是已知最大的
- 埃克尔斯约翰·卡鲁·埃克尔斯爵士,AC,FRS,FRACP,FRSNZ,FAAS(英语:Sir John Carew Eccles,1903年1月27日-1997年5月2日),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1963年因在突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
- 做功德做功德可以指:
- 火炮大炮又称礟、礮,是利用机械能、化学能(火药)、电磁能来发射弹体,其射程超过单兵武器射程的武器。英语对“Artillery”的定义也包含射箭机、投石机等大型非火药武器在内。汉字“
- 切斯特·艾伦·阿瑟切斯特·艾伦·阿瑟(Chester Alan Arthur,1829年10月5日-1886年11月18日),美国律师及政治人物,第21任美国总统,共和党人。原为詹姆斯·加菲尔德的副总统,两人于1880年搭档参选。1881
- 13号染色体13号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正常人拥有2条13号染色体。13号染色体缠绕了约1亿1400万碱基对(构筑DNA的材料),并包含了人类细胞中约3.5%至4%的DNA。每条染色体上的基因识
- 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德语:Max-Planck-Institut für evolutionäre Anthropologie)是坐落于德国莱比锡的一个研究机构,成立于1997年。它是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一部
- 灵柩棺材,亦称寿棺、棺椁、棺柩、棺木、寿木,广东地方又把此称之为四块半、四快版或四块版,棺是装敛人的尸体的葬具,椁是棺材外之套棺。装着死人的棺材称为灵柩。棺材可以由不同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