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皮癣菌病
✍ dations ◷ 2025-07-17 23:04:16 #皮癣菌病
皮癣菌病(Dermatophytosis),也称为金钱癣,是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通常它会导致皮肤发红、发痒、脱屑圆形皮疹,受影响的区域可能会脱发,感染后四到十四天开始出现症状,在感染时间内可能会影响多个区域。大约40种真菌会引起皮癣,主要病原菌是毛癣菌、小孢子菌(英语:Microsporum)或表皮癣菌类。危险因子包括使用公共淋浴,有肢体接触的运动(如摔跤)、过度出汗、与动物接触、肥胖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癣可以在人与动物或人与人之间传播。诊断通常基于外观和症状,也可以通过微生物培养(英语:microbial culture)和刮取病灶样本进行显微镜检确认。预防方法是保持皮肤干燥,不要赤脚走路,也不要共用个人物品。治疗通常使用抗真菌药膏(英语:Antifungal cream),如克催玛汝或咪康唑,如果头皮也受到感染,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如氟康唑。在任何时间点,高达20%的人口都可能被癣感染,腹股沟感染在男性中更为常见,而头皮和身体的感染在两性中均相同。头皮感染在儿童中最常见,而腹股沟感染最常见于老年人。古代史中即有癣的描述。医学导航 · 真菌病真菌 · 分类疾病药物(抗真菌药)
相关
- C00–D48ICD-10 第二章:肿瘤,为WHO规定的各类已发现的肿瘤。恶性肿瘤(C00-C97)淋巴、造血和有关组织的恶性肿瘤 (C81-C96)原位肿瘤 (D00-D09)良性肿瘤 (D10-D36)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D37
- 贫血贫血(英语:anemia, anaemia,拉丁语:anæmia)通常定义为血液中红血球或血红素总数量下降的情形;也可以被定义为血液携带氧气能力下降的情况。当贫血慢性发作时,其症状往往不明显,可能
- 医学史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史,又称医疗史或医药史,历史学的一
- 中暑中暑(英语:Heat stroke)是一种受室外空气的高温多湿或阳光过久直接照射动物体、人体等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所引起的症状的通称。从病情的差异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四类:
- 马丁乌斯·贝杰林克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荷兰语: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1851年3月16日-1931年1月1日),荷兰微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他出生在阿姆斯特丹。拜耶林克就读于荷兰莱顿大学,并成为
- 连接蛋白结构 / ECOD连接蛋白(Connexin,Cx)。在脊椎动物,由connexin组成的间隙连接通道(Gap Junction channel)介导相邻细胞之间离子、小分子营养物质交换及信号分子传播。哺乳动物发育早
- Cefixime头孢克肟(Cefixime)是一种口服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淋病、扁桃腺炎和咽炎。常用剂量为400毫克。头孢克肟在美国以“Suprax”的名称发售,直到2003年,当它的专利失
- 毛囊炎毛囊炎(folliculitis)是指葡萄球菌侵入毛囊部位所发生的化脓性炎症。其多发于头部、颈部、臀部、阴部、肛周或身体其他部位,较易复发,性质顽固。
- 组织 (生物学)组织旧称
- 胃胃是人和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一部分,是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胃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肠。位置大约位于人体的左上腹,肋骨以下。胃主要将大块食物研磨成小块,将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