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住民族广播电台
✍ dations ◷ 2025-08-13 05:20:12 #原住民族广播电台
原住民族广播电台(Alian 96.3),为原住民族文化事业基金会所经营的广播电台,是台湾第一个以台湾原住民族为主的广播电台。简称原广。该台接手原本中广音乐网的频率,于2017年8月9日开播。原住民族广播电台以汉语和16种台湾原住民语言广播。电台呼号中的“Alian”在排湾族、鲁凯族、卑南族语言中有“好朋友”的含义,取名“Alian”意在表明原住民族广播电台是台湾原住民族可以共同拥有、共同参与的媒体,是原住民的好朋友,也是非原住民的好朋友,是认识台湾多元文化的重要窗口。2016年11月30日,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审议通过客委会及原住民族文化事业基金会(原文会)筹设全区性广播电台的频率指配申请案,将当时中广音乐网的频率分配给筹备中的原住民族广播电台。后NCC于2017年4月14日收回中广宝岛网和中广音乐网的频率。2017年8月9日,原住民族广播电台开播,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出席开播典礼并宣布开播;蔡英文说,原住民族广播电台的开播,是保障原住民族“媒体近用权”的具体实践。但2017年8月12日,中国文化大学大众传播学系副教授林福岳说,媒体近用权是让无法掌有媒体发声权的阅听人也有能够接近使用媒体的权利和机会,“如今原住民族声称有自己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就已经具有发声权、所有权;更广义的说,就是原住民族‘传播权’的实践”,因此他质疑那些说原住民族广播电台彰显原住民族媒体近用权的人“懂不懂什么叫做媒体近用权”;综观原住民族广播电台的节目规划,大都是电台单向传递讯息,“甚少有让民众互动参与式的规划,更不用说贴近地方和部落”。2018年1月18日,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学系教授赖祥蔚说,原住民族广播电台与讲客广播电台的成立都是部会直接插手,完全违反党政军退出媒体的精神。2019年8月1日,原住民族广播电台每天12:00、18:00的《5分钟整点新闻》改为《华语新闻》(7分钟)。※新北部分地区(靠近桃园)可收听台湾广播公司大溪一台(AM 639)、中广新竹台新闻网(AM 882)
相关
- 卫生信息技术卫生信息技术(英语:Heal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T)是指“卫生信息处理的应用,包括那些为通讯交流和决策制定而对医疗保健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存储、获取、共享和使用时所
- 安纳托利亚语族安那托利亚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在有些分类中,此族不属于印欧语系,但极为接近)。此语族语言曾在小亚细亚使用,目前已消亡,包括赫梯语、卢维语(“赫梯象形文字”使用的语言)和
- 禁欲主义禁欲是一种生活型态,其特征通常是对若干俗世欢愉的禁绝,以达至宗教上及灵性上的目标。基督宗教(特别是修道运动)及印度宗教(包括瑜伽)的教导,涉及到“意志—身体”转化的过程,此过程
- 伊施嫩纳法典《伊施嫩纳法典》,又称《埃什南纳法令》,是古代的法典,刻在两片楔形文字泥板上,在伊拉克巴格达的阿布哈尔迈勒丘出土,其成文时间早于前18世纪的《汉穆拉比法典》。在1945年和1947
- 多聚甲醛多聚甲醛(IUPAC命名Polyoxymethylene,POM)(或称聚甲醛;聚缩醛),为甲醛的聚合物(高分子量聚甲醛),一般结构长度有八到一百个单位。长链多聚甲醛常用制作于耐热塑胶, 又称聚甲醛塑胶(POE,杜
- MAOI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英语:MAOIs,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是一类抑制单胺氧化酶作用的药物。该类药品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已有很长的一段历史,相比其他抗抑郁药,该药对非典型抑郁
- ɺ齿龈边闪音(Alveolar lateral flap)是一种边闪音(介于边音和闪音之间),符号是⟨ɺ⟩。日语“ら”行辅音(标准发音)就是这个音(有些人也许会发作等音)。齿龈边闪音系列以IPA说明如下:当
- 鲸豚鲸下目 (学名:Cetacea)旧称鲸目,是偶蹄目的演化支之一,包含了大约八十多种大型的有胎盘海洋哺乳动物,即鲸鱼﹑海豚和鼠海豚。鲸下目的现存物种可分为两个小目:齿鲸(Odontoceti)及须鲸(My
- 高能可见光在眼科中,高能可见光(high-energy visible light, HEV)是在可见光谱中380~500奈米(nm)的高频率、高能量的蓝紫光,虽然缺乏科学证据,但HEV有时被认为是黄斑部病变(AMD)的原因之一 。哈
- 蓝霉干酪蓝乳酪(Blue cheese)又称蓝纹干酪、蓝芝士、蓝起司,是干酪的一种,特点是以青霉菌发酵而成,使其表面有一些蓝色的斑纹。蓝干酪可以用牛奶或羊奶制成。较著名的蓝干酪种类包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