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纳

✍ dations ◷ 2025-05-18 22:52:28 #詹纳
爱德华·詹纳(英文:Edward Jenner,1749年5月17日-1823年1月26日),FRS,亦译作爱德华·金纳或琴纳,是一名英国医生,生于英国告罗士打郡伯克利牧区一个牧师家庭,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闻名,被称为疫苗之父。并且为后人的研究打开了通道,促使巴斯德、科赫等人针对其他疾病寻求治疗和免疫的方法。詹纳早年在出生地英国的格洛斯特郡读书,之后在伦敦的一位名为卢德洛的外科医生之下学习解剖及外科,后来回到出生地,在乡村行医。18世纪是天花肆虐欧洲的年代。当时的英国使用人痘接种术,办法是把天花病患者身上的脓,以小刀拭在受种者的皮肤之下。受种者因为不是透过空气在肺部染病,因此多数只会出现轻微的天花症状。但这种天花接种有严重缺点:因为受接种的人是得到了真正的天花病,故此还是有死亡的可能。而且受种者在完全产生抵抗力之前,会把天花传染给身旁未有抵抗力的家人,所以必须隔离。当时的英国乡间流行一个民间传说:一个人只要曾经染上牛痘,便不会再染上天花。挤牛奶的女工多数都曾感染牛痘,亦的确很少患上天花。詹纳意会到倘若传说属实,牛痘是跟天花有关,那么以牛痘接种代替天花接种将更为理想。1796年5月14日,詹纳进行实验。他以接种牛痘浆的方法,用一把清洁的柳叶刀在一名八岁男孩詹姆士·菲利浦的两只胳膊上,划了几道伤口,然后替他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男孩染上牛痘后,六星期内康复。之后詹纳再替男孩接种天花,结果男孩完全没有受感染,证明了牛痘能令人对天花产生免疫。詹纳称他的方法为“预防接种”(Vaccination),Vacca 是拉丁文中“牛”的意思。之后他在1798年出版关于预防接种办法的书:《关于牛痘预防接种的原因与后果》(《An Inquiry into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the Variolae Vaccinae, a Disease Known by the Name of Cow Pox》),并首次在书中使用了病毒(virus)一字。詹纳认识到预防接种可能达到的最终结果。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令天花在地球上绝迹。他的梦想最后在全球的努力合作下取得成功,1980年天花病终于在地球消失。除了发明牛痘接种外,詹纳还是一个对大自然观察入微的科学家。杜鹃的雏鸟会把同巢其他雀鸟的蛋及幼雏推出巢外,亦是最先由詹纳发现。因为这项观察,詹纳被英国皇家学会在1789年选为院士。

相关

  • 系统发生树系统发生树(英语:phylogenetic tree)又称演化树或进化树(evolutionary tree),是表明被认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各物种间演化关系的树状图。是一种亲缘分支分类方法(cladogram)。在图中,每
  • 宿主宿主(英语:Host),也称为寄主,是指为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最终宿主(primary host或definitive host)是指寄生物的成虫赖以寄生的物种。这类宿主通常为寄生
  • 头孢地嗪头孢地嗪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半合成的抗生素。其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头孢菌素酶和青霉素酶极稳定,且有较长的生物学半衰期。头孢地嗪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活
  • 格哈德·多马克格哈德·多马克(Gerhard Johannes Paul Domagk,1895年10月30日-1964年4月24日)是一位德国病理学家与细菌学家。出生于德国勃兰登堡邦。多马克由于发现了能有效对抗细菌感染的药
  • 维生素E维生素E(英语:Vitamin 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溶于脂肪和乙醇等有机溶剂中,不溶于水,对热、酸稳定,对碱不稳定,对氧敏感,对热不敏感,但油炸时维生素E活性明显
  • 硬膜外脓肿脓疡(拉丁语:abscessus; 德语:Abszess; 法语:Abcès; 英语:Abscess)又称作脓疮、脓肿。指的是在身体组织中蓄积的脓。接近体表的脓疡会有红、肿、热、痛等症状,触诊病灶时感觉其内
  • 偏头痛偏头痛(英语:Migraine)是一种出现反复轻度或重度头痛的慢性疾病,通常伴有各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偏头痛的英文“Migraine”一词源于希腊语ἡμικρανία(hemikrania),意为“头
  • 鬼笔科Clathraceae Chevall. 1826 Lysuraceae Corda 1842鬼笔科(英文:Phallaceae)是鬼笔目下两个科的其中一个,其菌盖不成伞状。多具有臭味以吸引苍蝇助其繁殖。鬼笔科多半出现于热带
  • 分类单元分类单元(分类群,德语:Taxon)是指分类学上的一个群体,不管处哪一个分类阶层(taxonomic rank),称此群体为分类群。各个分类阶层皆可能具多个分类群,而其整体亦为一个分类群。分类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