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 dations ◷ 2025-04-02 18:09:20 #Sn
锡(Sn,原子量:118.710(7))共有71个同位素,由于锡的质子数为幻数50,因此锡的同位素相较于邻近的核素都有较稳定的趋势,例如锡有7个稳定同位素和3个观测上稳定的同位素,这是所有化学元素中稳定同位素最多的元素,且很多锡的同位素都有很长的半衰期。锡的同位素包括两种双幻核:锡-100 (100Sn),发现于1994年、与锡-132 (132Sn)。根据核壳层模型,锡的质子排布为:1s21p61d101f141g102s22p6 ,正好填满核壳层的第四个能级群(幻数50),因此锡相较于邻近的同位素有较高的稳定性,且锡拥有的稳定同位素数是所有化学元素中,最多的一个。天然存在的锡元素中含有11种同位素,主要由锡-120(120Sn)丰度最高,占32.5%,约达三分之一、 锡-118(118Sn)丰度其次,占24.2%构成,其余包括锡-116(116Sn),丰度占约14.5%、 锡-119(119Sn)丰度占约8.59%、 锡-117(117Sn)丰度占约7.68%、 锡-124(124Sn),丰度占约5.79%、 锡-122(122Sn),丰度占约4.63%,剩下的都是含量低于1%的微量元素,他们包括: 112Sn(0.97%)、 114Sn(0.66%)、 115Sn(0.34%) 以及痕量的126Sn,其中有7个稳定同位素、3个观测上稳定的同位素和一个长寿命放射性元素。锡共有3个观测上稳定的同位素,即理论上会衰变或已知放射性但半衰期只有下限,且目前尚未观测到其衰变的现象,包括112Sn,应该会经由双电子捕获(β+β+)衰变成镉-112(112Cd)、122Sn,应该会经由双β衰变(β−β−)衰变成碲-122(122Te),以及124Sn,应该会经由双β衰变(β−β−)衰变成碲-124(124Te),半衰期下限在100×1015年。锡三种常见的同位素116Sn、118Sn和120Sn,是最简单检测并用NMR光谱进行分析的元素,其化学位移参考SnMe4。锡-121m1(121m1Sn)是锡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也是中等寿命裂变产物之一,为锡-121(121Sn)的核同质异能素之一,激发能量约为6.30 keV,半衰期有43.9年,比基态的121Sn拥有较高的稳定性,基态的121Sn半衰期只有约27小时。在一般的热中子反应堆,121m1Sn有非常低的裂变产率,因此,这种同位素并不是一个显著的核废料贡献者,也就是说,它只占核废料的极小部分。快速裂变或一些更重的锕系元素裂变会产生较高产量的121m1Sn,例如在铀-235的热中子裂变中,每次裂变的121m1Sn产率是0.0007%,在快速裂变中,每次裂变的产率是0.002%。除了121m1Sn之外还有两种核同质异能素,但他们的寿命都非常短,121m2Sn和121m3Sn的半衰期都以微秒计。锡-126(126Sn)是锡的放射性同位素中,半衰期最长的同位素,其半衰期长达二十三万年,并经由贝塔衰变,衰变成短寿命的锑-126的同质异能素:126m1Sb与126m2Sb,且该衰变产物会经由核异构转变衰变成126Sb,也就是说核子会从激发态的126m1Sb跃迁回126Sb,但在这个过程中会放出高能量的γ射线光子,使得使得外部接触到锡-126成为一大隐患。锡-126是七种长寿命裂变产物之一,是其中质量在中等的产物之一。在目前几乎所有的核电站使用的热中子反应堆中,他有非常低的产额,从铀-235产额约为0.056%,因为慢中子几乎总是使铀-235或钚-239裂变成半不等。而在快速裂变、核武器或一些更重的锕系元素裂变如锎,就会有较高的产额。锡-126衰变能较大,而且是七种长寿裂变产物中唯一能释放高能γ射线的核素。但是这种核素产额很低。如果反应堆以铀-235为燃料,在乏燃料中,每单位时间锡-126释放出的能量是锝-99的5%;如果反应堆以铀-235(65%)和钚-239(35%)为燃料,在乏燃料中,每单位时间锡-126释放出的能量是锝-99的20%。锡化学性质比较惰性,不易在环境中迁移,因此对人类健康影响不大。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相关

  • IgA肾病IgA肾病(英语:IgA nephropathy)是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原发性IgA肾病患者通常在肾小球有IgA抗体的沉积,也有其他许多疾病都会引起肾小球中的IgA抗体的沉积,最常
  • 美洲美洲(英文:Americas),又称亚美利加、亚美利加洲,简称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面积达4254.9万平方公里,占地球地表面积的8.3%、陆地面积的28.4%。人文地理则将之
  •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什么》(英语:What Is Life?)是物理学家薛定谔的一本生物学著作,发表于1944年。这本书是根据薛定谔于1943年2月,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公开讲座课程内容。在书中薛定谔介绍了
  • 性选择性选择或性择是一个进化生物学的理论。此理论解释同一性别的个体(通常是雄性)对交配机会的竞争如何促进性状的演化。同一物种的两个性别之间,通常有至少一个性别必须竞争取得有
  • 分子云分子云(英语:Molecular cloud 或 Stellar nursery)是星际云的一种,主要是由气体和固态微尘所组成。其规模没有一定的范围,直径最大可超过100光年,总质量可达太阳的 106 倍。氢分子
  • 线粒体外膜线粒体外膜(英语: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缩写为“OMM”)是位于线粒体最外围的一层全封闭的单位膜,是该细胞器的界膜。线粒体外膜厚度约为6-7nm,较线粒体内膜平整光滑。线粒
  • 乌头翁台湾鹎 (学名:Pycnonotus taivanus),又名台湾鹎;台湾黑头鹎(Taiwan black head bulbul),为台湾特有种,只分布在当地东部和南部。虽然在某些地区相当普遍,此鸟种仍被列为易危,因栖地的破
  • 冲积层冲积层是冲积物在河床上的堆积,主要含有卵石、砂粒或粘土,有时候也会含有贵金属或宝石。贵重的金属可以通过淘砂的方法收集。历史上许多宝石(特别是钻石)都发现于印度、非洲西岸
  • 黏质体黏质粒(Cosmid,又译黏粒)是一种以λ噬菌体(Lambda phage)中的cos sequences所建构而成的质粒,是常用的克隆载体(cloning vector)之一,可用于建构基因组库。最高可置入44000个碱基对,高
  • 美国国家卫生院美国国家卫生院(英语: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缩写为NIH),隶属于美国卫生及人类服务部,是美国联邦政府中首要的生物医学研究机构。2006年的资料显示,此机构花费美国全国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