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西伯利亚语言
✍ dations ◷ 2025-04-03 13:02:21 #古西伯利亚语言
古西伯利亚语言(Paleosiberian languages、Paleosiberian),或古亚细亚语言(Paleoasian languages、Palaeo-Asiatic),并不是一种语言,也不是一个正式的语系,而是语言学家用来指涉某些位于西伯利亚偏远地区的孤立语言和小语系语言的称谓,作为这些语言的总称。古西伯利亚语言的情况十分复杂,各语言之间的系属关系目前也不十分明确。因此,古西伯利亚语言基本上只是为了描述上的便利而创造出来的,并不意味这些语言之间有历史发展上的承传关系。说古西伯利亚语言的人口总数约为23,000人。此外,有人认为目前语言分类存在争议的朝鲜语、日本语和阿伊努语与一些古西伯利亚语言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不过尚未被证实或普遍接受。
相关
- EICD-10 第四章: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为WHO规定的已发现的各类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甲状腺疾患 (E00-E07)糖尿病 (E10-E14)其他葡萄糖调节和胰腺内分泌的疾患 (E15-E16)其他内分
- 酒精滥用酗酒(英语:alcoholism),又称酒精使用疾患(alcohol use disorder, AUD)或酒精依赖症候群(alcohol dependence syndrome),其为饮用酒精所致相关问题的广义用语,过去将之分成酒精滥用(英语
- 破伤风梭菌破伤风梭菌(学名:Clostridium tetani)是一种梭菌属的杆状专性厌氧菌,外观类似网球拍和鸡腿,是破伤风的病原体。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大洋洲大洋洲(英语:Oceania),是指地缘政治学,将澳大利亚洲与太平洋诸岛屿并称的地理区域,大洋洲并不是地质学上严格意义的“大洲”,占全球总陆地面积的6%。在4万至12万5千年前,澳大利亚土
-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英语: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简称NIOSH)是美国国内的一个联邦机构,负责对与工作相关的伤害和疾病进行研究以及提供
- 腕隧道症候群腕隧道症候群(英语:Carpal tunnel syndrome),缩写为CTS)又称腕道症候群、腕管综合症,俗称鼠标手,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多发于电脑(键盘、鼠标)用户、木匠、装配员等需要做重复性腕部活
- 心像表象(心理图像),在大多数情况下,类似感知某些物体、事件、场景,不过对感官而言,感知对象实际上并不存在。 有些时候,尤其是在入眠期(英语:Hypnagogia)和半醒(半意识)(英语:Hypnopom
- 天仙子胺天仙子胺(Hyoscyamine)是一种托烷类生物碱,作为次级代谢产物存在于天仙子,曼德拉草,曼陀罗花,番茄和颠茄等茄科植物。药物阿托品就是天仙子胺经提取处理后得到的消旋产物,因此天仙
- 蒿甲醚蒿甲醚(英语:artemether)是一种用来治疗多药耐药恶性疟原虫疟疾的抗疟药。诺华首次以其与Riamet和Coartem为商品名出售其与本芴醇共同组成的复方药物。化学上,蒿甲醚是青蒿素的
- 牙釉质牙釉质,也称为珐琅质,是牙齿最外层的组织,为哺乳动物体内最坚硬的组织,成熟的牙釉质96-99%由无机物(主要为钙和磷)组成,其他为水及有机物。牙釉质内部并不具神经与血管。它的功用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