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密支那
✍ dations ◷ 2025-05-16 22:12:20 #密支那
密支那(缅甸语:မြစ်ကြီးနားမြို့,Myitkyina)是缅甸联邦之克钦邦的首府,距仰光1479公里,距曼德勒784公里。密支那坐落在伊洛瓦底江边,伊洛瓦底江两条支脉东支恩梅开江和西支迈立开江的汇流处(称作 Myit-son)的下游,在缅甸语中,密支那意为“大河之滨”。密支那,原来叫“斯那公”又叫“三拉公”,为“绅士”的意思。在密支那这座历史名城和文化名城里,随处可见金碧辉煌的寺院和佛塔。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密支那曾被日军及缅甸共产党翁山将军占领。1944年5月,在中美联军史迪威将军及副指挥郑洞国策划下,中国远征军由印度发起反攻,新一军新三十八师、新二十二师、麦瑞尔突击队数千战士空降密支那机场,历经三个月围城血战,死伤数千战士,最后攻入城中心火车站,密城胜利光复。日军3000多人几乎全数阵亡。美军3000多人其中272人阵亡,2000多人伤病残;中国远征军则伤亡达六千余人,分别葬于城北和城南三处墓地。密支那是缅甸位置最北的河港和铁路线终点。人口约30万,由克钦族,掸族、缅族、傈僳族、水泰族以及华人、印度人组成。是纵贯南北的仰光一密支那铁路线终点,与全国最大的玉石产地孟拱也有铁路相通。密支那是史迪威公路上的贸易中心,在计划修建的中印公路路线上,并有密支那机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即“蜀身毒道”就是从现今的云南腾冲、梁河、陇川一带进入八莫,密支那等地,再通往印度的。八莫和老光屯(八莫以南14余公里处)两地是中缅边民从古至今贸易的中心。密支那以东的的昔董有两条通道直通中国边境,一条从腾冲经高田、猴桥和昔董到密支那,从中国边境到密支那,全程约250公里;另一条经南甸、盈江和茅草地等地至缅甸的八莫,全程约225公里。这两条通道从古到今均为中缅两国的重要商道。2007年4月,中国腾冲至缅甸密支那二级公路正式通车,公路从腾冲猴桥国家级口岸出境,到密支那才一百多公里。孟拱(一译“莫冈”), 克钦邦城镇,在密支那西南50公里,孟拱河(伊洛瓦底江支流)右岸,密支那—曼德勒铁路由此经过,还有公路西北通往印度。附近有红玉和琥珀等矿,为全国最大的玉市。在密支那附近出产的香米称作khat cho,被认为是缅甸最好的香米。密支那是翡翠的重要产地。密支那亦因其水果而出名,包括菠萝,西瓜,荔枝和牛奶果(star apple)。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和北战区司令部的麦瑞尔突击队对日军本多政材中将的第三十三军一部进行了长久的战斗,最终密支那被史迪威将军领导的盟军攻克(密支那大捷)。
相关
- 嗜盐生物嗜极生物(英文:Extremophile),或者称作嗜极端菌,是可以(或者需要)在极端环境(英语:extreme environment)中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与此相对的,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
- 卡洛林文艺复兴卡洛林文艺复兴(Carolingian Renaissance),发生在公元8世纪晚期至9世纪的卡洛林王朝,由查理曼及其后续者在欧洲推行的文艺的复兴运动,主要的进步在文学、艺术、宗教典籍、建筑、
- 印首鱼见内文䲟科(学名:Echeneidae)是辐鳍鱼纲鲈形目的一个科。䲟鱼的头顶上有一个吸盘,用来吸附在其它大鱼身上以移动位置。䲟鱼科其下分4个属,如下:
- 外群外群,或称外类群,是一个分支系统学概念,指与所有近缘单系群(两个及以上)关系都较远的类群,这意味着该群在演化过程中从母群分支出去的时间要早于其他群。下面举出一些例子,其外类群
- 含巯基或硫基类血管紧张肽I转化酶抑制剂(英语:ACE inhibitor,简称为ACEI)是一类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该系统对血压的调节有着及其
- 恋肚脐恋肚脐(英语:Navel fetishism、belly button fetishism或alvinophilia)是一种认为人类的肚脐产生性吸引力的恋物癖类型。一项研究指出,它在恋物癖之中的盛行率居中;在2012年时,依
- 八字八字源自古代的中国,是一种利用天干和地支来准确记录年、月、日、时的方式,由“年干,年支”、“月干,月支”、“日干,日支”、“时干,时支”,共八个干支所组成(共八个字),年、月、日、
- 鲸鱼鲸是海洋哺乳动物鲸下目中部分生物的通称。鲸下目又分为须鲸小目(Mystacoceti)和齿鲸小目(Odontoceti)。在日常语言中,常将鲸和海豚(以及淡水豚)分开,但在动物学中它们同属于一个系
- 货币虫货币虫(学名:Nummulites)是一种曾在新生代第三纪(Tertiary)大量生长的古老海生单细胞有孔虫,存在于中生代末期到新生代早期。其化石呈大型扁豆状,直径约可达6公分。货币虫的外廓呈
- 乙酰甲胺磷乙酰甲胺磷(Acephate),学名O,S-二甲基-N-乙酰基硫代磷酰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微溶于乙醚、苯、甲苯、二甲苯。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