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军事法庭
✍ dations ◷ 2025-11-21 18:22:44 #国际军事法庭
军事法庭(英语:Court-martial,简称CM),亦可译为军事法院、军法审判、军法裁判、军法会议、军法处置等,是依照军法(英语:Military justice)审判关于军队等军事组织的犯罪或者在军事组织下的成员犯罪(如军人)的法庭。复数以上的军事法庭,即可组成军事法院(Military court)。世界各国对军事法庭的军事审判权(Court-martial jurisdiction)的界限不尽相同。有的国家是将军人犯法并入普通法院审判,有的是仅保留战时军事法庭;而有的国家是依照军人所犯罪行区分至普通法院审或军法审,有的国家是将军法审独立于普通法院外;至于对象部分,有些国家是包含军眷,或者是平民若触犯军法时,亦得移送军法审判。有些国家的军事法庭在基于机密需要下,可以选择不公开审理,或者不设置陪审团;一些国家在军人判刑未确定前,会先做出拔除军衔、勒令退伍、拘束其人身自由等处罚。若述及现代军事法庭的历史,则必须先提到西方军法的起源罗马法,但当时为全民皆兵社会,并无明确区分出平民与军人犯罪之区别;直到公元1066年威廉一世征服英国后,成立了警官法庭(Constable's Court),才有独立处理非平民身份人员犯罪之审理法庭,与平民分隔;1523年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五世制定军事刑法典(Military Penal Code),随着军力扩展被推向欧洲国家;1642年英国正式成立了军事法庭,以取代警官法庭;1689年,英国国会通过了《叛乱法》,后为美军作为其军事法的基准。以下整理了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军事法庭现状。本条目部分内容摘译自英语版维基百科条目。
相关
- 新拉丁语新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ina temporis humanistici、英语:New Latin 或 Neo-Latin)指在文艺复兴时期之后,20世纪前(约1375年至1900年之间)这段时间在学者间与科学文献上使用的拉
- 真空采血管真空采血管(Vacutainer)是一种真空无菌玻璃或塑料管封闭的血液收集管,管内的真空促进预定的液体量疏入。这种真空管通常用来静脉采血,也有的用来收集尿液样本。真空管管壁有时会
- 锡巴里斯锡巴里斯(英语:Sybaris;希腊语:Σύβαρις;意大利语:Sibari),是古希腊在意大利南部大希腊地区的一座重要港口,位于塔兰托湾的克拉蒂河与科溪勒河(英语:Coscile)入海口之间。锡巴里
- 干洗干洗是指使用四氯乙烯等有机溶剂取代水为媒介,清洗服装和纺织品的技术。目前台湾约有80%之干洗业者使用石油系溶剂为干洗溶剂,其余约20%之业者则使用四氯乙烯为干洗溶剂(欧美国
- 理解理解(Understanding),又称为领会、了解、懂得、思维作用(intellection),是指一种心理过程,与诸如人、情形或讯息之类的某种抽象的或有形的对象相关,借此一个人能够对其加以思考,并且
- 甲芬那酸甲芬那酸(英文:Mefenamic acid、或称为甲灭酸与扑湿痛、莫炎500毫克膜衣锭),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用途是用来治疗包括经痛等的疼痛。这种药物在美国的上市商品名称为“Ponst
- NaOH氢氧化钠,又称烧碱和苛性钠(sodium hydroxide;lye and caustic soda),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白色片状或颗粒,能溶于水生成碱性溶液,另也能溶解于甲醇及乙醇。
- 阿育王阿输迦·孔雀(梵语:अशोक मौर्य,IAST:Aśoka Maurya,约公元前304年-前232年),常被简称为阿育王(अशोक,Aśoka,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是频
- 评书评书,又称说书,湖北、广东粤语地区及闽南语地区称讲古,在四川称为讲书,古称说话,是中国东北、华北、 两广、湖广、四川一带一种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
- 生存分析生存分析(Survival analysis)是指根据试验或调查得到的数据对生物或人的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和推断,研究生存时间和结局与众多影响因素间关系及其程度大小的方法,也称生存率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