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梅花旗
✍ dations ◷ 2025-09-02 17:46:11 #梅花旗
梅花旗为中华民国1980年代后参与国际运动赛事以及中华民国自由地区学校运动会所用的代表旗帜,因外型为梅花而得名。该形式最早出现于1981年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制定的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旗,其后衍生了若干基于奥会会旗的运动赛事用旗。1976年,中华民国奥会因坚持“名、旗、歌”三者不可缺一而退出蒙特利尔奥运。1979年10月,基拉宁在名古屋执委会中决议中华奥会更名,并提出不同的旗徽,送执委会核定。当时《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国家奥会必须使用国旗、国歌。1980年2月国际奥会在宁静湖冬季奥运期间举行的第82届年会上,修改《奥林匹克宪章》相关条文,将各国国家奥会使用“国家名称”及“国旗”、“国歌”参加奥运会之规定改为使用“代表团”之名称及旗、歌参加奥运会。1981年3月23日,中华奥会主席沈家铭与国际奥会主席萨玛兰奇在洛桑国际奥会总部签订了《国际奥会与中华台北奥会协议书》,即《洛桑协议》。协议中规定,中华台北奥会提送会旗与会徽样式,并经国际奥会核定在案。
相关
- NFPA 704NFPA 704是美国消防协会(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简称NFPA)制定的危险品紧急处理系统鉴别标准。它提供了一套简单判断化学品危害程度的系统,并将其用蓝、红、黄、
- 原始印欧语原始印欧语(英语:Proto-Indo-European, PIE)是后世语言学家根据现时印欧语系诸语的特色,透过比较语言学的方法而所倒推出来的假想语言。这种假想语言被认为是现时印欧语系诸语的
- 角秒؋ ₳ ฿ ₿ ₵ ¢ ₡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 $ ₫ ₯ ֏ ₠ € ƒ(英语:Florin sign) ₣ ₲ ₴(英语:Hryvnia sign) ₭ ₺
- 高等学校高等学校可以指:
- 保罗·R·埃利希保罗·拉尔夫·埃利希(英语:Paul Ralph Ehrlich,1932年5月29日-),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美国生态学家,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他是一个著名的昆虫学家,专门研究蝴蝶。他也是主题区
- 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理论(英语:Garden Cities),也称为花园城市或田园都市,是英国城市学家、社会活动家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Ebenezer Howard)提出的一种概念,将人类社区包围于田地或花园的区域
- 车刀车刀车床所使用的刀具,用于切削工件。车刀本身也应具备足够的硬度、强度而且耐磨、耐热。刀具所用的材质有须多种,因为良好的刀具材料能有效、迅速的完成切削工作,并保持良好的
- 浪漫之路浪漫之路(罗曼蒂克大道、浪漫大道,德语:Romantische Straße)是旅游公司在1950年代创造的一个名词,用来描述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和巴登-符腾堡州)从维尔茨堡到菲森的一条旅游路线,全
- ʛ̥清小舌内爆音是一种极少见的辅音,出现在一些口语中。清小舌内爆音的国际音标写作⟨ʛ̥ ⟩或⟨qʼ↓⟩。另一种专门书写此音的字母,⟨ʠ⟩,已于1993年被撤回。清小舌内爆音出
- 轮回 (古希腊)节庆:轮回(Metempsychosis,古希腊语:μετεμψύχωσις)英文文献里Metempsychosis是源自希腊语中论及的灵魂转生的俄耳甫斯教、毕达哥拉斯主义与古希腊哲学之词汇,尤其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