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显微镜

✍ dations ◷ 2025-08-29 00:17:35 #解剖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Light microscope)是一种利用光学透镜产生影像放大效应的显微镜。由物体入射的光被至少两个光学系统(物镜和目镜)放大。首先物镜产生一个被放大实像,人眼通过作用相当于放大镜的目镜观察这个已经被放大了的实像。一般的光学显微镜有多个可以替换的物镜,这样观察者可以按需要更换放大倍数,也就是增加放大倍率,放大倍率是由目镜倍率乘上物镜倍率所得来的。这些物镜一般被安置在一个可以转动的物镜盘上,转动物镜盘就可以使不同的物镜方便地进入光路,物镜盘的英文是Nosepiece,又译作鼻轮。十八世纪,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已经提高到了1000倍,使人们能用眼睛看清微生物体的形态、大小和一些内部结构。直到物理学家发现了放大倍率与分辨率之间的规律,人们才知道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有极限的,分辨率的这一极限限制了放大倍率的无限提高,1600倍成了光学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最高极限,使得形态学的应用在许多领域受到了很大限制。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到光波长的限制,一般不超过0.3微米。假如显微镜使用紫外线作为光源或物体被放在油中的话,分辨率还可以得到提高。光学显微镜依样品的不同可分为反射式和透射式。反射显微镜的物体一般是不透明的,光从上面照在物体上,被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显微镜。这种显微镜经常被用来观察固体等,多应用在工学、材料领域,在正立显微镜中,此类显微镜又称作金相显微镜。透射显微镜的物体是透明的或非常薄,光从可透过它进入显微镜。这种显微镜常被用来观察生物组织。光学显微镜依其聚光镜(condenser)和物镜(Objective)的设计,可用来观察不同的样品。明视野(Brightfield)用来观察薄的染色生物组织样品,暗视野(Darkfield)功能的视野下,背景为黑色,能突显样品的细微面貌,观察未染色样品时,如活细胞,可利用相位差(Phase)功能。另外还有微分干涉差(differential interference contrast,DIC)功能,都常搭配在光学显微镜上。依光源的不同,还有萤光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等类别。2014年10月8日,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艾力克·贝齐格 (Eric Betzig),W·E·莫尔纳尔 (William Moerner)和斯特凡·W·赫尔 (Stefan Hell),奖励其发展超分辨荧光显微镜 (Super-Resolved Fluorescence Microscopy),这将带来光学显微镜进入纳米级尺度中。常规显微镜(Regular microscope)像与物同方向的显微镜。复式显微镜(Compound microscope)像与物反方向的显微镜。正立显微镜的光源在机身下方,光由下方光源经过聚光镜到达样品,再穿过位于样品上方的物镜,然后借由反射镜和透镜到达观察者的眼睛或其他成像仪器。因物镜和聚光镜中间的空间较小,适用于观察的物品通常较薄,可夹于玻片中。此显微镜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因此一般光学显微镜多属此类。倒立显微镜(Inverted microscope)明视野用之照明光源和聚光镜是来自机身上方,光线穿过聚光镜到达样品,再穿过位于样品下方的物镜,然后借由反射镜和透镜到达观察者的眼睛或成像仪器。对萤光显微镜而言,萤光激发光源和物镜同位于底部。由于激发光源可以是高功率大型激光光源或弧光灯,倒立式的设计更能稳定显微镜镜的结构。倒立显微镜常用于观察培养中的细胞或组织,特别是应用在萤光的生物样品上。解剖显微镜(Dissecting microscope),又被称为实体显微镜或立体显微镜(Stereo、Stereoscopic),是为了不同的工作需求所设计的显微镜。利用解剖显微镜观察时,进入两眼的光各来自一个独立的路径,这两个光路径夹了一个小小的角度,因此在观察时,样品可以呈现立体的样貌。解剖显微镜的光路设计有两种:The Greenough Concept和The Telescope Concept。 解剖显微镜常常用在一些固体样本的表面观察,或是解剖、钟表制作和小电路板检查等工作上。现在的光学显微镜的构造非常的复杂精密,为了精准成像,显微镜的光学路径必须严谨的设计与控制。尽管如此,光学显微镜的运作原理是非常简单的。最简单的物镜是由高分辨率的玻璃镜制成,有非常短的焦距,大概是160 mm左右,而产生了放大倒立成像,因此像是非常靠近试片来观察,经由对焦,其产生的是实像,不用经由目镜即可用肉眼看到,或者成像于纸张上。在多数的显微镜,目镜是双镜组成的,一个在眼睛,产生虚像,使肉眼看到放大成像;一个则靠近物镜,产生实像。已知最古老的公开显微照片:蜜蜂,由Francesco Stelluti于1630年发表一个现代显微镜,带有水银灯的荧光显微镜。该显微镜具有数码相机,并连接到一台电脑。

相关

  • 同义词同义词(synonym)或者更学术性的称呼同义异形是世界上各种语言都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指的是表达的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是表达形式不同的词汇。例如厕所和“茅房”就是不同词汇表示
  • 草食动物在动物学上,草食性是指主要食物为植物的动物。而一些选择不吃肉类的人则被称为素食者。实际上“草食性”并非指“吃草”的动物,还包括吃木质、花粉、花蜜、水果、谷物等。在英
  • L04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L04(免疫抑制剂)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
  • T淋巴球T细胞(英语:T cell、T lymphocyte)是淋巴细胞的一种,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是胸腺(thymus)而不是甲状腺(thyroid)的英文缩写。T细胞在骨髓被制造出来之后,在胸腺内进行“新
  • 新冠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语: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新冠肺炎,即由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肺炎。可以指:
  • 蔗糖蔗糖是一种双糖(葡萄糖+果糖),晶体白色,具有旋光性,但无变旋。易被酸水解,水解后产生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不具还原性。发酵形成的焦糖可以用作酱油的增色剂。蔗糖是光合作用
  • 德黑兰德黑兰(波斯语:تهران‎ / Ťehrân , 读音 帮助·信息发音:)是伊朗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同时是德黑兰省省会,总人口达8,429,807人, 并且是西亚地区最大城市之一,世界第19大城市。
  • 蛲虫蛲虫(学名:Enterobius vermicularis,英文Pinworm),别名:针状虫、坐虫,线虫动物门中的一类肠道寄生虫,是蛲虫病的病因。在全世界均有其分布。成虫虫体外型有如粉红色线头,前端有三片
  • 鸡皮疙瘩鸡皮疙瘩(粤语地区简称“起鸡皮”)是人类在感到寒冷或恐惧等其他刺激下,其皮肤上出现的类似于鸡皮的小疙瘩,这种现象是立毛肌的收缩活动引起的。当立毛肌收缩,皮肤表面的体毛便会
  • 氯化铵氯化铵(化学式:NH4Cl)无色立方晶体或白色结晶,其味咸凉有微苦。易溶于水和液氨,并微溶于醇;但不溶于丙酮和乙醚。水溶液呈弱酸性,加热时酸性增强。由于铵离子的配位性,氯化铵溶液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