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雷特氏综合征(英语:Tourette Syndrome、TS),又称妥瑞氏症、抽动症、托雷氏症、杜雷氏症,是一种抽动综合症(Tics)。这是一种遗传性的神经内科疾病,通常发生于学龄前至青春期前。有一部分的患者会在青春期后大幅减轻症状。
妥瑞氏症的症状包含声音型和运动型抽动综合症,会不受自主控制地发出清喉咙的声音或耸肩、摇头晃脑等。患者本身并非故意或习惯性做出这些动作,其症状乃肇因于脑内多巴胺不平衡。治疗方式一般采取抗精神病药抑制症状,或行为治疗等。症状通常时好时坏,与患者所处环境造成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相关性,家庭、学校与社会对此疾病的不认识或多或少会加深正常人与图雷特氏综合征患者间的误解,进而诱发更强烈的症状。常见的误解例如:把妥瑞氏症患者当成调皮捣蛋的坏习惯,进而要求患者以接受体罚等方式刻意矫正其抽动症状。
抽动症在单一妥瑞氏症患者身上亦非一成不变,声音型抽动症患者有可能转变或合并成为运动型抽动症。
通常,图雷特氏综合征不会只以单一的声音型或运动型抽动症状出现,常伴随强迫症、秽语症、注意力缺失与过动症等。其确诊亦不能以单一抽动症状的发生而断言之。另外,妥瑞氏症常被误诊为气喘、眼睛过敏或呼吸道综合症等,在(被)诊断时需格外留意。
1885年,图雷特氏综合征首先由法国医生乔治·吉尔斯·妥瑞(法语:Georges Gilles de la Tourette)发现并描述,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抽动性疾病,包括运动抽动、声音抽动以及综合抽动。诊断标准包括:在18岁以前发病,有不断复发、无法由意志控制、快速且盲目的影响大部分肌肉群的动作痉挛或多种声音痉挛。在一个阶段内,可能的严重程度可以有变化,而症状会持续一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该诊断标准是相对于个人,并不是绝对的。很少有图雷特氏综合征的发病在21岁后,且“无法由意志控制”的标准很难定义。实际上,有些病人会有一种内部意志驱使运动的感觉,并伴随着心理紧张以及焦虑。该诊断标准里,并没有提及图雷特氏综合征病人经常会表现出来的其他缺陷,例如:注意力问题、强迫症以及ADHD问题。
症状多元且因人而异,且会随环境而症状程度有所差异,例如患者的精神压力状况。常见症状有:身体特定部位抽动(例如抖肩膀、眨眼等)、说话速度快速、重复广播或电视所听过的话、说话搭配特定的口头禅或语句等等。
常用于控制妥瑞氏症的药物有 Haldol(好度液)、Ziprasidone(齐拉西酮)、Pimozide(哌迷清;匹莫齐特)、Resperidol(理思必妥)、Ablify(安立复)等药物。皆有其效果及副作用。上述抗精神病药物多需搭配对应的抗副作用药物使用,例如 Ablify(安立复)常需配合 Benzhexol(苯海索)使用。
(多巴胺受体 D2拮抗剂)
(多巴胺受体 D2及血清素5-HT2拮抗剂)
(多巴胺受体 D2及血清素5-HT2部分致效剂)
认知行为治疗和习惯反转训练可以用来训练妥瑞氏症(合并强迫症)患者来察觉与自我管理抽动综合症,此两种训练需要由专业的心理师负责执行,其效度尚待大规模统计资料来确立。
坊间有许多民俗疗法如气功等,尚无大规模统计资料来确立其效度。
一些医学研究指出,正念减压(MBSR)课程有对于图雷特氏综合征的症状减轻来说有一定的统计学显著性。
已知的手术治疗方式有脑深层刺激手术,为实验性质侵入性治疗方式,医师通常不会主动建议使用手术治疗妥瑞氏症。
加强在公共场所看到妥瑞氏症患者时的体谅及关怀,例如:用餐或搭乘大众运输时如遇到类似患者,不要加以指指点点。
在相关课程中可以大略提到该疾病的介绍,毕竟妥瑞氏症患者不在少数,加强这方面宣导或教育也可以增加对于患者的了解跟体谅。
家人往往是最大的支持,若家里有图雷特氏综合征患者,父母和家人要更加深入了解,不要使患者感觉到连家人都不支持、不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