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蒙达人
✍ dations ◷ 2025-04-04 06:41:19 #蒙达人
蒙達人(英语:Munda people)是分布于印度东北与孟加拉的少数民族,约有400万人口。他们是少数不使用种姓制度的印度民族,而是以“帕哈系统”为主要的社会制度。同时,蒙達人也是融合多个信仰的民族,包括萨纳教、基督教、印度教。蒙达族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的比哈尔邦、贾坎德邦和奥里萨邦,大约是北纬20.15° 东经85.50°E到北纬25.37° 东经85.13°一带。除上述两邦外,也有少数分布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与孟加拉。对于蒙達人的界定随时代而变动,常与柯尔人和霍人等蒙达里语使用民族归类为一民族,因此对人口的统计差距极大。根据现有1978年的调查,蒙達人约400万人,绝大部分生活在印度。另外也有200万之说
,但一倍的差距应是对蒙达民族之界定不同造成。大部分族人使用蒙达里语。属于南亚语系>蒙达语族>北蒙达语支>蒙达里语。根据200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约有47万的语言使用者。以国家而言,大多在印度、孟加拉与尼泊尔。以民族而言,除蒙達人外,桑塔尔人、柯尔人、霍人也都是使用蒙达里语。蒙達人并无自己专属的书写体系,因此现存的书写系统有孟加拉文、天城文、欧利亚语文字,或学习印度当今的官方语言印地语。蒙達人多群居于印度东北与孟加拉西部,此处为热带地区,气温偏高,尤其在4、5月之际。因季风雨靠山的地形,6、7月雨量极多,又受到印度洋热带气旋影响,多飓风。此处自然资源丰富,使当地人现得以藉采集、林业、矿业等工作谋生。蒙达民族时常被认为是印度最古老的部落,起源于西孟加拉邦一带,尔后有数次迁徙(最初源自东南亚)。迁徙路线主要是往西与往南移动。博萨蒙达Birsa Munda(Birsa Munda)是被当作蒙达部落中的先知,他在印度脱离英国殖民之际投入对政府的抗争,并参与和带领各种运动促成了印度的独立。也因为博萨蒙达的努力,蒙达民族在印度建国之际受到其他民族十足的尊重。蒙达语又称科拉里亚语,因此蒙达语族自古也时常被称为科拉里亚人或柯尔人。也有另一说,认为蒙达族与柯尔族都是蒙达语族的一支,并不互相重叠。然而后来各民族的通婚和涵化,各份文献中蒙達人与柯尔人的分野更加不鲜明,各自定义也不相同。东北各部落相似,主要规范为一夫一妻制,但仍有一夫多妻的婚姻存在,且为从父居。
绝大部分蒙达族家族都是父系氏族。
十分特别的是,蒙达族并不排斥与其他部落或民族的人通婚,甚至是乐意的(willingness)。虽印度的种姓制度在印度各地被广泛使用,但在蒙达族传统中较不在意种性的阶级,而是以部落与社群为认同的单位。但在某些社群中已渐渐的被主流社会所影响,融入种性系统中。蒙达族的部落分成许多子社群,如Patar、Mahali、Kanpat,每一个社群中都会有一个年轻男子训练所(gotiora),会在此训练社群中的男孩,包括掌管政治、仪式进行、打猎。每个社群中也会一个村落长老组织(潘查雅特),负责部落中的主要政策或仪式活动,并且在任何人得知他人违背社会规范习惯,甚至是发称突发状况时,都有义务(duty)去通知长老组织,这便是帕哈系统(Parha system)。传统而言,蒙达诸部落是以伐木为业,也同时保有狩猎的生活方式,然而近期急遽的转型为农业社会。目前有许多蒙達人并不拥有土地,而是成为农田的底层劳力提供者。传统信仰以泛灵信仰和萨纳教Sarnaism为主,其中萨纳教为多神信仰,最重要的神便是singbonga,也就是太阳神的意思,他们相信singbonga会惩罚违反规矩的人。
特别的是,信仰萨纳教的人们并没有创造出如圣经一般的教条,而是随着文化与传统去调整以适应当代社会。蒙達人除了信仰萨纳教外,也信仰基督教,但却是本土化后的基督教,与西方的基督教有着很大的差异。而在与印度其他民族不断接触,文化互相影响的背景下,也有资料指出现在几乎超过六成的蒙達人为印度教。蒙達人的音乐艺术多样且历史悠久,且每个子群体流传的歌谣都不尽相同,且与政治体制有所关连。例如Lahsua子群体就创造出了一首与长老组织裁判、审判权力有关的歌,歌词如下:Kone raja umaralain 这个掌权者要被废除了Kone raja sambharalain 这个掌权者被加冕了
相关
- 黏液层黏液层(slime layer)为一种细菌的特殊构造,它是围绕细菌细胞的一层很容易除去(比如通过离心的方法),而且无规则的物质。黏液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外多糖、糖蛋白,以及糖脂。值得注意
- ACal/甲状腺髓质癌甲状腺髓质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简称MTC)为一种发源自滤泡旁细胞(C细胞)的甲状腺癌,可以分泌降钙素。甲状腺髓质癌为第三常见的甲状腺癌症,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大约四分之
- 有效种群大小在群体遗传学中,美国遗传学家休厄尔·赖特在两篇标志性的论文(Wright 1931, 1938)中引入了有效群体大小(effective population size,又做有效种群大小)这一概念。他定义其为“在一
- 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英语:Times Higher Education–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简称THE-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泰晤士高等教育和QS(Quacquarelli Symo
- HClOsub4/sub高氯酸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ClO4,是一种强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刺激性,通常以无色水溶液的形式存在。高氯酸的酸酐为Cl2O7。高氯酸的酸性强于硫酸、硝酸。热的高氯酸是一种
- 浓硫酸硫酸(化学分子式为H2SO4)也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一般为透明至微黄色,在任何浓度下都能与水混溶并且放热。有时,在工业制造过程中,硫酸也可能被染成暗
- 杰弗里·弗里德曼杰弗里·M·弗里德曼(英语:Jeffrey M. Friedman,1954年7月20日-),美国医学家,纽约市洛克菲勒大学的分子遗传学家,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发现了激素瘦素和它对调节人
- Tcsub2/subOsub7/sub七氧化二锝(Tc2O7),又称氧化锝、氧化锝(Ⅶ)或高锝(酸)酐。七氧化二锝是锝最常见的氧化物,呈黄色。七氧化二锝和一般的金属氧化物不同。一般的金属氧化物若能溶于水,会呈碱性。但七
- 王立鼎王立鼎(1934年12月2日-)是一位中国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专家。1934年生于辽宁辽阳。1960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 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或称视网膜色素病变(Retinitis Pigmentosa,简称RP),是一种遗传性眼科疾病。初期普遍的病征是夜盲、视野变窄,可以看到正前方景物,但略偏左右的视野就无法看见,RP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