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延胡索酸酶
✍ dations ◷ 2025-04-02 13:22:57 #延胡索酸酶
结构 / ECOD延胡索酸酶(或称延胡索酸水合酶)是一种催化延胡索酸(即反丁烯二酸)以及苹果酸之间水合/脱水的可逆反应。延胡索酸酶可分为线粒体内以及细胞质中两种,其中线粒体延胡索酸酶参与克氏循环(或称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而细胞质延胡索酸酶则参与了氨基酸和延胡索酸的代谢合成。
延胡索酸酶参与了柠檬酸循环以及还原型柠檬酸循环两种代谢路径,同时也与肾细胞癌有密切关联:在此段基因上的突变经常造成伴随着子宫和皮肤肌瘤的肾脏病。延胡索酸酶属于裂合酶家族中的脱水酶,可以切除化合物中的C-O键结。因为是可以将苹果酸((S)-malate)裂解为延胡索酸(fumarate)的裂解酶,其系统命名为:(S)-malate hydro-lyase (fumarate-forming)图二描绘了延胡索酸酶的反应机制:两个酸-碱基催化质子的转移,分别以两个基团的离子化状态定义为E1以及E2。在E1时,两个基团分别呈现A-H/B:的电中性状态。而E2时则呈现A-/BH+的两性离子状态。E1在进行催化反应后转化成E2,反之亦然。
E1与延胡索酸结合并将其水合为苹果酸;反之,E2与苹果酸结合并将其水解为延胡索酸。尽管它在生物中的重要性,我们对于延胡索酸酶的反应机制仍然有不明白之处:延胡索酸酶确实可以自行调控反应的方向,但是由苹果酸转成延胡索酸时移除HR(如图一)的pKa相当高,却不需要任何辅酶或者辅助因子参与即可进行反应。早先的研究认为:要由苹果酸合成延胡索酸时必须先将苹果酸水解为碳阳离子的中间产物,接着只要脱去Hα即可形成延胡索酸。反观其逆反应:将延胡索酸转化为苹果酸的机制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将延胡索酸转化为苹果酸的过程包含了借由羟基(-OH)的反式加成以及一个氢原子1,4反式加成,为一个具有立体专一性的水合作用。由以上可以看出:由延胡索酸合成苹果酸为E1脱去反应,H2O提供的羟基加成是伴随着延胡索酸上碳阳离子的质子化而来的。但是,近来的研究指出延胡索酸酶的反应机制应为以碳阴离子为中间物的酸-碱催化脱去反应(如图二)。在柠檬酸循环中(位于线粒体内)为了促进能量来源NADH的合成,细胞利用延胡索酸酶催化其中一个步骤。而在细胞质中,延胡索酸酶被用来代谢尿素循环的副产物延胡索酸,并利用这个反应合成氨基酸。研究显示延胡索酸酶的接合位被称为活性位A(site A),位于由氨基酸所组成的四聚酶其中三个次单元上,两个酸-碱催化活性位分别位于His 188 以及 Lys 324上。延胡索酸酶从次单元的排列、需要的金属离子以及热力学的稳定性可以分为第一型和第二型两种亚型。第一型会因为热或辐射线的影响而转换型态或转为不活化,第一型延胡索酸酶大约含有120kD的蛋白质、对超氧阴离子敏感且依赖铁二价离子(Fe2+)。第二型在真核生物以及原核生物中都可以发现,大小约为200kD,与第一型一样为依赖铁离子、热力学稳定的酵素。
原核生物中的延胡索酸酶可以再细分为三种:A、B和C,其中延胡索酸酶C属于以上分类的第二型,而在大肠杆菌中发现的延胡索酸酶A、B则属于第一型。延胡索酸缺乏症的主要特征有两种:羊水过多以及胎儿脑部发育异常。出生后的婴儿会表现出强烈的神经异常,并有拒食、发育不全以及肌张力低下等症状。延胡索酸缺乏症因为代谢途径的缺陷,被认为会对婴儿造成严重的多重神经异常。延胡索酸缺乏症的患者不论是细胞质或是线粒体中的延胡索酸酶皆处于非活化状态,故可以在尿液中检测出高浓度的延胡索酸。延胡索酸酶不论在成人或是婴儿体内都是相当常见的酵素,大多数的延胡索酸酶分布在皮肤、副甲状腺、淋巴系统以及结肠。随着观察许多与延胡索酸代谢途径相关的突变,发现了许多与延胡索酸酶相关的疾病,包含了:良性子宫肌瘤、平滑肌瘤、肾细胞癌以及延胡索酸缺乏症等。基因
FH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q42.3-q43的位置,包含10个外显子。蛋白质
取自于大肠杆菌的延胡索酸酶C的结晶结构具有两个二羧酸的结合位,即为延胡索酸酶C的活性位。而B位(B site)也有一个可供配体结合的闲置区。这样的结晶构造会保留水分子在活性区,而在B位(B site)则观察到His129的地方有一个转移区(shift)。这些显示著延胡索酸酶C利用B位(B site)的构形改变以及imidazole-imidazolium(咪唑-咪唑离子)调控来催化反应。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色氨酸代谢(犬尿氨酸酶)嘧啶代谢(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线粒体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甘油磷酸穿梭)类固醇生成(胆固醇侧链裂解酶、类固醇11-β-羟化酶、醛固酮合成酶)
其他(回补反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尿素循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鸟氨酸转氨甲酰酶、N-乙酰谷氨酸合酶)乙醇代谢(ALDH2)三磷酸腺苷合酶(MT-ATP6、MT-ATP8)
相关
- 红螺菌目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是变形菌门α-变形菌纲下的一目。进行不产氧的光合作用。本目很多细菌属于紫细菌。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
- 马丁乌斯·贝杰林克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荷兰语:Martinus Willem Beijerinck,1851年3月16日-1931年1月1日),荷兰微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他出生在阿姆斯特丹。拜耶林克就读于荷兰莱顿大学,并成为
- RNA干扰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缩写为RNAi)是指一种分子生物学上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其机制是通过阻碍特定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来抑制基因表达。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
- 酸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英语:Acid phosphatase,EC 3.1.3.2)是一类磷酸酶(将磷酸基团从有机分子上水解下来的酶),且可进一步归类为磷酸单酯水解酶。酸性磷酸酶储存于溶酶体中,在其与核内体融合后
- A16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A16(其它消化道和代谢药物)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
- 维生工资维生工资是指一个劳工为了支付生活开销(包含食、衣、住、行)的所需的最低收入,往往比最低工资高。在英国及瑞士,维生工资的标准是每周工作40个小时所能获得的工资,不含额外的收入
- 永田町永田町(日语:永田町/ながたちょう Nagatachō */?)是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南端的地名。国会议事堂、国立国会图书馆、总理大臣官邸(日本首相府)、众议院议长公邸(日语:衆議院議長公
- 假借字假借字是汉字中的一类用字法,属于六书之一。其产生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未考虑形体因素造成的。汉字的数量有限,而语言中的词汇无穷,要用有限的文字纪录无穷的词汇,文字的表
- 生物医学信息学生物医学信息学是一门范围宽泛的学科,致力于在生物学研究、生物医学科学、医学以及医疗保健领域的工作实践当中,对于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信息学、认知科学以及人机交互的研
- 换能器换能器是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器件。这些能量形式包括电能、机械能、电磁能、光能、化学能、声能和热能等。虽然“换能器”这一术语一般表示一种感测器,事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