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过渡金属
✍ dations ◷ 2025-08-07 22:06:56 #过渡金属
过渡元素(英语:Transition element)是指元素周期表中d区的一系列金属元素,(英语:Transition metal)。一般来说,这一区域包括3到12一共十个族的元素,但不包括f区的内过渡元素。“过渡元素”这一名词首先由门捷列夫提出,用于代表8、9、10三族元素。他认为从碱金属到锰族是一个“周期”,铜族到卤素又是一个,那么夹在两个周期之间的元素就有过渡的性质。而现今虽然过渡金属这个词还在使用,但已和原本的意思不同。过渡金属元素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过渡系,第4、5、6周期的元素分别属于第一、二、三过渡系。图解:在标准状况下,序号绿色者为气体;序号蓝色者为液体;序号黑色者为固体;序号灰色者为未知相态。过渡金属由于具有未充满的价壳层d轨道,所以有人将锌、镉、汞、鿔排除在过渡金属之外, 因它们有充满的价壳层d轨道(有10个电子在d轨道上)。过渡金属基于十八电子规则,性质与其他元素有明显差别。由于这一区很多元素的电子构型中都有不少单电子(锰这一族尤为突出,为d5构型),较容易失去,所以这些金属都有可变价态,例如铁等金属还有多种稳定存在的金属离子。过渡金属最高可以显+7(锰)、+8(锇)氧化态,前者由于单电子的存在,后者由于能级太高,价电子结合的较为松散。高氧化态存在于金属的酸根或酰基中(如:VO43−钒酸根,VO22+钒酰基)。对于第一过渡系,高氧化态经常是强氧化剂,并且它们都能形成有还原性的二价金属离子。对于二、三过渡系,由于原子半径大、价电子?能量高的原因,低氧化态很难形成,其高氧化态也没有氧化性。同一族的二、三过渡系元素具有相仿的原子半径和相同的性质,这是由于镧系收缩造成的。由于空的d轨道的存在,过渡金属很容易形成配合物。金属元素采用杂化轨道接受电子以达到16或18价电子的稳定状态。当配合物需要价壳层d轨道参与杂化时,d轨道上的电子就会发生重排,有些元素重排后可以使电子完全成对,这类物质称为反磁性物质。相反,当价层d轨道不需要重排,或重排后还有单电子时,生成的配合物就是顺磁性的。大多数过渡金属都是以氧化物、硫化物等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只有金、银等几种单质可以稳定存在。最典型的过渡金属是4-10族。铜族元素能形成配合物,但由于d10构型太稳定,最高价只能达到+3。靠近主族的稀土金属只有很少可变价态。12族元素只有汞有可变价态,锌基本上就是主族金属。由于性质上的差异,有时铜族、锌族两族元素并不看作是过渡金属,这时铜锌两族合称ds区元素。
相关
- 理学检查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medical examination、clinical examination、check-up),简称体检,也称做身体检查、理学检查或健康检查,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检查器具、实验
- 正二十面体正二十面体是一种正多面体,由20个正三角形组成。同时,它也是柏拉图立体、三角面多面体以及康威多面体。正二十面体是所有五种正多面体面数最多的。正二十面体有20个面、30个边
- 构象构象异构(英语:Conformational isomerism,又译结构异构或构形异构,指由于原子环绕于化学键四周,而导致结构式相同,却具有化学构象或构象异构体之差异的分子现象。有三种效应,会使某
- 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一个广效抗生素(Broad-spectrum antibiotic)药物家族的泛称,因其氢化并四苯母核而得名。本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
- 盗汗汗液,或汗,是由人等高等动物透过汗腺所分泌出的液体。汗的分泌受到植物性神经系统调节。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总成分的98%到99%,其余物质为氯化钠,极少量的尿素、氨和其他盐类
- J01A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英语:personality disorders),或人格(性格)疾患/异常/违常。是精神疾病中,对于一群特定拥有长期而僵化思想及行为病患的分类。这类疾患常可因其人格和行为的问题而导致社会
- 人类偏肺病毒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副黏液病毒科下的一种单链核糖核酸病毒,于2001年在荷兰被首度发现。病毒主要令儿童受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征包括发烧、咳嗽、气促及呼吸困难等。抵抗力弱的成
- 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或称腮腺炎病毒,是指引起腮腺、舌下腺、颚下腺肿大、头痛、发烧,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男性还易引起睾丸肿胀。现存的野生型种为88-1961。
- 节水节水,又称省水,指的是透过科技或是社会性的手段来减少淡水的使用量。省水措施努力的目标包括:行政院在83年2月核定“节约用水措施”,政府开始计划性推动节水措施,经济部随即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