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酶

✍ dations ◷ 2025-04-03 12:39:49 #β内酰胺酶
结构 / ECOD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又称为盘尼西林酶(Penicillinase)、头孢菌素酶(Cephalosporinase),是一类由某些细菌生成来提供多重抗药性,对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碳青霉烯等)的酶(EC 3.5.2.6)。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现有的抗生素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通常兼用于对抗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而β-内酰胺酶通过打破抗生素的分子结构来提供抗药性。这些抗生素的分子结构有一个共同点:称为β-内酰胺的四元环核心。β-内酰胺酶利用水解打破了β-内酰胺四元环使抗生素分子失去药理作用。β-内酰胺酶通常由革兰氏阴性菌生成,特别是在有抗生素的环境中。EC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 2.1/2/3/4/5/6/7(2.7.10/11-12)/8/9  · 3.1/2/3/4(3.4.21/22/23/24)/5/6/7/8/9/10/11/12/13  ·

相关

  • J01D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J01(抗菌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抗代谢物抗代谢物(英语:Antimetabolite)指化学结构与天然代谢产物相似的化合物,在代谢反应中能与正常代谢产物相拮抗,减少正常代谢物参与反应的机会,抑制正常代谢过程。 抗代谢物可能对细
  • 咖啡因咖啡因(英语:caffeine)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咖啡树、茶树、巴拉圭冬青(玛黛茶)及瓜拿纳的果实及叶片里,而可可树、可乐果及代茶冬青树也存在少量的咖啡因。存在
  • U00-U99ICD-10 第二十二章:特殊目的代码,即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最后一个代码分类。是WHO特别设立、为一些因临时突发性疾病及事件余留的代码区域,以便于对突发事件进
  • 格里夫氏症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又称格里夫氏症(Graves' disease),为一种主要侵犯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为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原因,且会导致甲状腺肿
  • 瘀斑瘀斑是指直径10毫米以上的皮下出血点。当身体被硬物捶击时,皮肤下的血管会破裂,造成血液流出到相邻的皮下组织,这些积聚在皮下组织的血液会在表皮外显现成瘀斑。通常小而痛淤斑
  • 弗雷德里克·班廷弗雷德里克·格兰特·班廷爵士,KBE,MC,FRS,FRSC(英语:Sir Frederick Grant Banting,1891年11月14日-1941年2月21日)是加拿大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班廷是在
  • 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吉安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英语:Giambattista della Porta),(1535年-1615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学者之一。出生于那不勒斯。由于受新柏拉图主义影响,他研究原因不明的自然现象,包括光
  • 基本传染数基本传染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是在流行病学上,指在没有外力介入,同时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到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疾病传染给其他多少个人的平均数。基本
  • 外寄生物外寄生物感染是指主要由外寄生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外寄生物即暂时或永久寄生于宿主体表的寄生物。例如:治疗外寄生物感染常使用杀外寄生虫药(英语:ectoparasiticide),以杀死外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