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苞片
✍ dations ◷ 2025-04-24 18:34:11 #苞片
在植物学中,苞片指一种特化的叶,通常位在生殖构造如花、花序轴或球果的鳞片附近。苞片的外观通常在大小、颜色、形状或质地上和营养叶有所不同,也常和花的花萼或花瓣不同。在植物检索及分类上,是否具有苞片是重要的特征之一。有些植物(例如大戟科的圣诞红和紫茉莉科的九重葛)的苞片具有鲜艳的颜色,可以配合或取代花冠来吸引授粉者。苞片具有保护的功能,例如在禾本科植物中,每朵颖花(floret)都由一对苞片包裹保护,大的称外稃(lemma),小的称内稃(palea),基部尚有一对护颖(glume)。这些苞片即是碾谷时去除的颖壳,可作为饲料。而在松科植物中也有苞鳞可以保护种子或花粉。夜蜜囊花(Marcgravia evenia)的苞片呈碟状,可以有效反射蝙蝠的声纳,让蝙蝠前来传粉。原叶芽(prophyll)可以帮助支撑花、花梗或总花梗。九重葛的紫色苞片和较白色的花冠更鲜明,可以吸引授粉者香蕉总花梗上的苞片可以保护花序虎刺梅成对的粉红色苞片红凤梨的鲜艳苞片西洋蒲公英花朵基部的总苞大花四照花的花序有四个白色大苞片环绕中间的许多花朵粉红色的大花四照花特别小的苞片常被称为小苞片(bracteole或bractlet),但严格来说这是指位在小穗上而非与之对立的苞片。呈螺旋状排列并支撑花序的苞片称为总苞(involucre),常见于伞形科、菊科、川续断科及蓼科植物。花序上的每朵花也可能有自己的小总苞(involucel),或称为稃,通常非常细小。菊科的每个头状花序底下常有总苞。总苞也可以用来称呼其他位在花序基部非常显眼的苞片,例如桦木科下鹅耳枥属和榛属的总苞是呈细长叶状,可以保护发育中的坚果。狼把草和鬼针草的头状花序也有细长的总苞保护。萼状总苞是围在花萼外围的小苞片,由众多萼状苞片组成,又称为副萼片(episepal),在锦葵科及部分草莓属的植物上可以发现。在天南星科,或棕榈科、鸢尾科和鸭跖草科,常有单一具大的苞片包裹着花序,呈火焰形,称为佛焰苞。在许多天南星科植物中,佛焰苞片包裹着肉穗花序,并具有如花瓣般的颜色可以吸引授粉者。例句妹妹说:“花结上了苞,真漂亮!”参考例子
相关
- 糖皮质激素可治疗性醛固酮增多症糖皮质类固醇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lucocorticoid remediable aldosteronism,GRA),又名地塞米松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dexamethasone-suppressible hyperaldosteronism,DSH)或ACTH
- 灵长类灵长目(学名:Primates)是哺乳纲的一个目,在生物分类学上,可以再细分原猴及简鼻亚目(包括人)。灵长目的始祖住在热带雨林的树上,许多灵长目的特征表现了其适应三维立体环境的能力,大部
- 中子温度中子温度,亦称中子能量,指的是自由中子的动能,单位通常是电子伏特。由于中子经过不同温度的减速剂会有不同的速度分布,一般可以使用温度来衡量中子的动能。中子的能量分布基本上
- 割礼割礼(又名包皮切割),天主教名割损,是一种宗教仪式,通常是指对男孩施行的割礼,方法是把阴茎上的包皮割去。早期的山洞壁画和古埃及坟穴已有关于割礼的描述,中东的不少宗教也有施行割
- 上颚上颌骨(maxilla),又称车颔骨,是成对的联合形成口上部的骨。除了下颌骨外,脸部的所有骨都与它形成关节。上颌骨可以分为体部、齿槽突、腭突、额突和颧突。头颅。上颌骨的位置(显示
- 基因鉴定遗传指纹分析(Genetic fingerprinting)有时也称为基因标定或基因鉴定等,是一种使用通过比较DNA片段来区别不同个体的方法。于1985年,由莱斯特大学的亚历克·杰弗里斯教授发明。
- 羊毛甾醇羊毛甾醇(Lanosterol)是一种甾体化合物,分子式C30H50O,动物和真菌合成类固醇的过程中均经过此化合物。而植物的甾体合成则通过环阿屯醇。酶催化下,角鲨烯闭环形成羊毛甾醇,该过程
- 水蛭素水蛭素(英语:Hirudin)从水蛭唾液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含有65个氨基酸残基和3对二硫键的多肽,分子质量为7千道尔顿,水蛭素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有着高度特异与高效性,可直接抑制凝血酶,阻
- 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西班牙语:Cordillera de los Andes;奇楚亚语:Walla Antikuna),也称安弟斯山脉或安蒂斯山脉,是陆地上最长的山脉,位于南美洲的西岸,约7,000公里长,200至700公里宽(最宽的部分
- 绿绿色是大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植物的绿色来自于叶绿素。绿色的光波长约550纳米,光的三原色之一。可经由蓝色和黄色混和而成的颜色。和绿色相对的颜色是Magenta(品红色),而不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