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苞片
✍ dations ◷ 2025-02-23 14:16:40 #苞片
在植物学中,苞片指一种特化的叶,通常位在生殖构造如花、花序轴或球果的鳞片附近。苞片的外观通常在大小、颜色、形状或质地上和营养叶有所不同,也常和花的花萼或花瓣不同。在植物检索及分类上,是否具有苞片是重要的特征之一。有些植物(例如大戟科的圣诞红和紫茉莉科的九重葛)的苞片具有鲜艳的颜色,可以配合或取代花冠来吸引授粉者。苞片具有保护的功能,例如在禾本科植物中,每朵颖花(floret)都由一对苞片包裹保护,大的称外稃(lemma),小的称内稃(palea),基部尚有一对护颖(glume)。这些苞片即是碾谷时去除的颖壳,可作为饲料。而在松科植物中也有苞鳞可以保护种子或花粉。夜蜜囊花(Marcgravia evenia)的苞片呈碟状,可以有效反射蝙蝠的声纳,让蝙蝠前来传粉。原叶芽(prophyll)可以帮助支撑花、花梗或总花梗。九重葛的紫色苞片和较白色的花冠更鲜明,可以吸引授粉者香蕉总花梗上的苞片可以保护花序虎刺梅成对的粉红色苞片红凤梨的鲜艳苞片西洋蒲公英花朵基部的总苞大花四照花的花序有四个白色大苞片环绕中间的许多花朵粉红色的大花四照花特别小的苞片常被称为小苞片(bracteole或bractlet),但严格来说这是指位在小穗上而非与之对立的苞片。呈螺旋状排列并支撑花序的苞片称为总苞(involucre),常见于伞形科、菊科、川续断科及蓼科植物。花序上的每朵花也可能有自己的小总苞(involucel),或称为稃,通常非常细小。菊科的每个头状花序底下常有总苞。总苞也可以用来称呼其他位在花序基部非常显眼的苞片,例如桦木科下鹅耳枥属和榛属的总苞是呈细长叶状,可以保护发育中的坚果。狼把草和鬼针草的头状花序也有细长的总苞保护。萼状总苞是围在花萼外围的小苞片,由众多萼状苞片组成,又称为副萼片(episepal),在锦葵科及部分草莓属的植物上可以发现。在天南星科,或棕榈科、鸢尾科和鸭跖草科,常有单一具大的苞片包裹着花序,呈火焰形,称为佛焰苞。在许多天南星科植物中,佛焰苞片包裹着肉穗花序,并具有如花瓣般的颜色可以吸引授粉者。例句妹妹说:“花结上了苞,真漂亮!”参考例子
相关
- 副极地气候副极地气候(subpolar climate),又名副极地大陆性气候、亚寒带气候(Subarctic climate)、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或雪林气候、极北气候(boreal climate),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北纬50ºN至65ºN
- 理性主义理性主义、欧洲理性主义(Rationalism)是建立在承认人的理性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理性主义最早的发源地是在英国,一般认为是随着
- 蛲虫病蛲虫(学名:Enterobius vermicularis,英文Pinworm),别名:针状虫、坐虫,线虫动物门中的一类肠道寄生虫,是蛲虫病的病因。在全世界均有其分布。成虫虫体外型有如粉红色线头,前端有三片
- 腺体腺(亦称腺体,旧称䐃)指动物机体能够产生特殊物质的组织,这种物质主要为激素(荷尔蒙),激素通过血液输送到体内或外分泌腺。腺体的归类方式很多,可以依照组织所在部位、功能(作用)划分,解
- 植物细胞植物细胞学(Plant Cell Biology,或传统上的plant cytology) 研究植物细胞结构的科学,是广义的形态学的一部分,也是细胞学的一个分支。植物细胞学以植物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生
- 迈斯纳效应迈斯纳效应是超导体从一般状态相变至超导态的过程中对磁场的排斥现象,于1933年时被瓦尔特·迈斯纳与罗伯特·奥克森菲尔德(英语:Robert Ochsenfeld)在量度超导锡及铅样品外的磁
- 电动机电动机(英语:Electric motor),又称马达、摩打、摩托或电动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可再使用机械能产生动能,用来驱动其他装置的电气设备。大部分的电动电动机通过磁场和绕
- 3-甲基丁酸异戊酸(结构式:(CH3)2CHCH2COOH),是一种含有5个碳原子的短链饱和脂肪酸。透明液体,可溶于水。无色,具有强烈难闻气味的透明液体。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混溶。由异戊醛经催化氧化
- 减毒疫苗减毒活病毒(英语:attenuated virus,又译弱化病毒)是指致病性被削弱的病毒,这些病毒在毒性降低的同时,仍保有活性,也就是并未被杀死。制造这类病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疫苗。与其相
- 震br /旦br /纪埃迪卡拉纪(英语:Ediacaran),又称艾迪卡拉纪、震旦纪、文德纪,是元古宙最后的一段时期。一般指6.35-5.41亿年前。学者曾用这个名字指称不同阶段,直到2004年5月13日,国际地质科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