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子

✍ dations ◷ 2025-11-12 02:47:19 #吴道子
吴道子(685年-758年:141),又称吴道元,字道子,后改名为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中国唐代著名画家,被称为“百代画圣”。出生年份没有记载。吴道子幼年家境贫寒,初为民间画工,相传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年轻时即有画名。后来作了山东兖州瑕丘县尉,不久即辞职。漫游洛阳,从事壁画创作。时曾为将军裴旻作画,被当时人将张旭草书、裴旻舞剑、吴道子作画同时称为“三绝”。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唐玄宗召入宫中,历任供奉、中书省内教博士,改为道玄,后官宁王友(官名),此后一直为宫廷作画。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吴道子擅佛教、道教人物画,还有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绘于长安景云寺的《地狱变相》闻名于时:143。吴道子的绘画具有独特风格。早年笔法较细,风格稠密;中年变为遒劲,宋代画家米芾形容吴道子笔下圆润似“莼菜条”,滑溜细腻,波浪起伏,点划之间,时见缺落,有笔不周而意周之妙。后人把他和张僧繇并称“疏体”。吴道子所画人物衣褶,飘飘欲举,线条遒劲,潇洒秀逸,当时人将他和北朝齐时代著名画家曹仲达相提并论,称他们为“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因为曹仲达画中的人物,衣服常紧裹在躯体上;而吴道子笔下的人物,大袖飘飘,线条流畅。他利用线条的宽窄变化表现物体的凹凸,使线描的画面具有立体感。他喜用焦墨勾线,略施淡彩,自然超出绢素,称为“吴装”。作画线条简练,笔才一二,象已应焉。其山水画作蜀道之景,自为一家;又传曾于大同殿壁画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吴道子的绘画对后世影响极大,他被人们尊为“画圣”,被民间画工尊为祖师。苏轼曾称赞他说“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理于豪放之外”。吴道子在史籍中富有盛名,但因为他大量的创作是壁画,所以很少有传世作品保留下来,无真迹传世,传至今日的《送子天王图》可能为宋代摹本,但已经可以窥见吴道子笔法的精髓。另外还流传有《宝积宾伽罗佛像》、《道子墨宝》等摹本,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的维摩经变图,亦被认为是他的画风。徐悲鸿曾经获得一幅残卷,经他和张大千鉴定,认为是吴道子真迹,可能是一幅壁画的草图,暂根据画中人物取名为《八十七神仙卷》,此幅画气势磅礴,人物闲适秀丽,是中国古代画的精品。

相关

  • 正电子发射电脑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英语: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简称PET)是一种核医学临床检查的成像技术。PET技术是当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
  • 肌酸酐肌酸酐(英语:Creatinine)又称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它主要由肌肉中磷酸肌酸的非酶促反应生成。对正常成人来说,每日产生肌酸酐的量是恒定的,而且肌酸酐的产生量与肌肉
  • 1920年1920年美国人口普查(英语:1920 United States Census)是美国历史上第14次全国人口普查,确定了美国的常住人口为105,710,620人,相比1910年美国人口普查,同比增长为15.0%。1920年的
  • 甲酰化甲酰化(英语:Formylation reaction)又称甲酰基化或甲酰化作用,是指将一个甲酰官能基加入到一个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反应。反之将甲酰基移除的反应称为脱甲酰作用或去甲酰化反应。
  • 江南丘陵江南丘陵指的是长江以南,南岭北,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山脉以西,雪峰山以东的广大低山、丘陵的总称。其范围介于介于北纬25°—31°,东经110°—120°之间,包括湖南省、江西省的中南部
  • 台湾机械公司船舶厂关厂抗争运动台湾机械公司船舶厂抗争事件,是约自1996年底起发生的长期抗争事件。1990年代后期,在中华民国公营事业民营化浪潮中,台湾机械公司因连年亏损而成为民营化的主要对象。台机钢品厂
  • 圣劳伦斯河圣劳伦斯河(英语:Saint Lawrence River,法语:Fleuve Saint-Laurent)是北美洲的河流。位于加拿大和美国境内。起源于安大略湖,流经蒙特利尔(加拿大境内)、魁北克市,在加斯佩地区注入大
  • 地球相似指数地球相似指数(Earth Similarity Index,缩写作ESI)是一个标定其他行星和地球相似程度的指数,范围在0和1之间,地球自身的相似指数以1表示。地球相似指数是针对行星而设计,但也可以用
  • 锡宝齐篇古锡宝齐篇古(满语:ᠰᡳᠪᡝᠣᠴᡳ ᡶᡳᠶᠠᠩᡤᡡ,太清:Sibeuqi Fiyanggv,大词典:Sibeochi Fiyangguu),亦称石报奇,爱新觉罗氏,明朝建州左卫人。猛哥帖木儿的孙子,充善的儿子。都督福满
  • 凤岫教堂凤岫教会(봉수교회,Pongsu Church),位于平壤市万景台区建国洞,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最大的新教教堂,建于1988年8月,是朝鲜战争后重建的第一座教堂。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