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P位点
✍ dations ◷ 2025-09-13 16:46:52 #AP位点
在生物化学和分子遗传学之中,AP位点(缺嘌呤/缺嘧啶位点),也被称作是缺碱基位点,通常位在由嘌呤或是嘧啶组成的DNA之内(也有极小几率出现在双链RNA之内),不是自发的话就是由DNA损伤造成。在一般生理条件下,一个细胞每天估计产生约10,000个缺嘌呤位点和500个缺嘧啶位点。AP位点能够由自发的去嘌呤作用产生,但也可能充当碱基切除修复机制中的中间产物。在这过程之中,DNA 糖苷酶识别受损的碱基,并切下N-糖苷键结,使碱基脱去产生AP位点。不同的N-糖苷酶能够分别不同类型的损伤,其中包含过氧化或是甲基化的碱基,或是尿嘧啶出现在DNA之中。AP位点在这之后被AP 内切酶切除, 生成3'羟基和5'磷酸脱氧核糖的末端(参见DNA 结构)。在另一种方法之中,双功能的糖基化酶-裂解酶能切除AP位点,生成一个5'磷酸盐并邻接着一个3'α,β-未饱和的醛类。两种机制最后都造成单股DNA断裂,之后被长-补丁和短-补丁碱基切除修复的机制所补齐,形成双股的DNA。如果有未修复的情况,半保留复制进行时,AP位点将能够导致突变发生。AP位点能造成复制叉停止,以及被跨损伤修复机制所略过。对于E. coli,腺嘌呤会被优先插入,并略过AP位点,这个过程被称作"A规则"。跨损伤修复机制在高等的真核生物之中会更为复杂,不同的碱基在不同的生物和实验条件下,会显现不同的偏好。
相关
- 昏睡症非洲人类锥虫病(法语:Trypanosomiasis africain; 英语:African trypanosomiasis)或称昏睡病、嗜睡病(英语:sleeping sickness),是一种由布氏锥虫(英语:Trypanosoma brucei)引起的寄生虫
- 长枝吸引效应长枝吸引效应(英语:Long branch attraction, LBA),意指在分析亲缘关系时,发生将高度不相似的支系(即具有长枝者)分群在一起的现象。长枝吸引效应形成的原因为:最相似的支系将优先被
- 鎄5f11 7s22, 8, 18, 32, 29, 8, 2主条目:锿的同位素锿(英语:Einsteinium,台湾称鑀,旧译作䥺)是一种人工合成元素,符号为Es,原子序为99。锿是第7个超铀元素,属于锕系元素。锿是在1952年
-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语:Technische Universiteit Delft)是世界上顶尖的理工大学之一。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位于荷兰代尔夫特市,是荷兰规模最大最具有综合性的理工大学,拥有超过150
- 西南非洲德属西南非洲(德语:Deutsch-Südwestafrika),1884年至1915年德意志帝国的殖民地之一。德属西南非洲具有835100平方公里的面积,这是德意志帝国大陆在当时欧洲面积的1.5倍的规模。1
- 人民政府政治主题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权总称,包括行政、立法(含人大、政协)、司法、军队等组织和机构。现多指的是1954年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 DMPS2,3-二巯基丙磺酸(英文缩写:DMPS),它的钠盐(商品名:Unithiol、Dimaval、螯金拔)作为螯合剂可以与多种重金属离子螯合,因此可以作为重金属中毒的解毒剂。合成2,3-二巯基丙磺酸的方法是
- 扇尾类扇尾类(学名:Ornithurae),中文名也称为今鸟类或今鸟亚纲,是生存于中生代北美洲、欧洲及亚洲的一类陆生及不会飞的鸟。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于1866年开始使用Ornithurae这
- span class=nowrapTh(NOsub3/sub)sub4/sub/span硝酸钍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h(NO3)4,为极易潮解的放射性氧化剂。独居石精矿用50%氢氧化钠溶液在140°C下溶解,后经热水稀释和70°C下保温陈化,得到独居石碱溶饼。用硝酸溶
- 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化学式为Cu2(OH)2CO3,也有写作CuCO3·Cu(OH)2,颜色翠绿,在自然界中铜通常以此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不溶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