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dations ◷ 2025-07-18 11:32:4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英语: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因为体内淋巴细胞不正常增生造成的血液疾病。淋巴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环节,由骨髓与淋巴结所制造。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成因即为淋巴母细胞因不明原因的成熟障碍,导致过度增生,进而压制正常骨髓造血组织,并造成周边血管、骨髓、全身淋巴结、脾脏与肝脏的浸润。临床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症状包括因白血球减少而引起感染、发热,通常还会伴有淋巴结与肝脏、脾脏的肿大,这些症状在儿童身上最为明显。此外急性淋巴球白血病容易侵犯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时需做脑脊髓液检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高发年龄为幼童与高龄老人,但治愈率各有不同。以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来说,1岁至5岁的幼童为治愈率约为80%,但1岁以下的婴儿与10岁以上的儿童治愈率则大幅降低,这是由于染色体的不同所致。若第12及21对染色体转位或染色体大于50对属于急性淋白巴性白血病的低危险型,此一型态又以幼童居多,成人最少。相对来说,若第4及11对、第9及22对、第1及19对、第8及14对染色体发生转位,则属于高危险型,治愈率也大幅降低。临床特征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类似,会有出血、瘀青、容易感染发烧、贫血等症状。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临床上,会有较多比例的病人会出现淋巴腺肿大、肝脏脾脏肿大,和中枢神经侵犯。B细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T细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依细胞大小区分 L1, L2, L3依照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可区分为,超二倍体(hyperdipoidy):每个癌细胞含有多于45条染色体,此一族群预后较好。正常二倍体(eudipoidy)。和染色体数过少(hypodipoidy):每个癌细胞含有少于45条染色体,这在少于2%的成人及儿童的个案中可以见到,此一族群之预后不佳。 依照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区分,常见重复发生的染色体转位,包括t(9;22)、t(4;11)、t(1;19)。目前已经发现一些致癌基因,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有关。包括B细胞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X5、IKZF1、EBF、BCR-ABL、MYC、MLL、E2A-PBX1。

相关

  • 自体免疫缺乏免疫缺陷(英语:immunodeficiency)是指免疫系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失常或欠缺。免疫缺陷还可能降低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缺陷多为继发性(secondary)免疫缺陷,不过也有些人生来就有
  • 冥古宙冥古宙(Hadean),又称冥古代,是太古宙前的一个时期,可分为隐生代、盆地群代、酒神代和雨海代。开始于地球形成之初,结束于38亿年前,但依据不同的文献可能有不同的定义。冥古宙最初是
  • 第二代头孢菌素(法语:Cephalosporine、英语:Cephalosporin),又名先锋霉素,是一系列属于β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与头霉素一并细分为头孢烯。头孢菌素化合物最初是于1948年,由意大利科学家Giu
  • 压强压强,是作用在与物体表面垂直方向上的每单位面积的力(Force)的大小,即是分布在特定作用面上之力与该面积的比值。压强可用任意之力单位与面积单位进行测量,压强的国际标准单位为
  • 新城病病毒新城病(英文:Newcastle disease)是一种禽鸟传染病,由新城病病毒引致。此病毒在禽鸟间有很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现时没有治疗方法,但可以透过疫苗和消毒措施以减少其爆发之可能性。
  • 象形文字象形文字(英语:hieroglyph),是一类古代书写系统中的字体。这类语标文件通常是具有象形特征,用于书写记录事件。新柏拉图派哲学中,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象形文字也被视为神秘思想的
  • 迷幻药物迷幻药物是指主要功效为改变认知与知觉的精神药品,与游离药品(dissociatives)、致谵妄药三者因能诱发幻觉而包含在致幻剂这一门类下。相较兴奋剂或鸦片类药物等影响意识状态效
  • 希梅拉希梅拉 (古希腊文:Ἱμέρα)为西西里岛北岸的的一个古希腊殖民地城市,曾经具有重要意义,其遗址位于泰尔米尼伊梅雷塞。希梅拉是西西里岛北岸地区第一个建立起来的古希腊城镇,也
  • 健那绿B健那绿B(英语:Janus Green B),又名詹纳斯绿B,简称健那绿或詹纳斯绿,是一种对线粒体专一的活体染料,具有脂溶性,能跨过细胞膜,有染色能力的基团带正电,结合在负电性性的线粒体内膜上,内
  • 龙线虫病麦地那龙线虫病,又名几内亚线虫病(GWD),是龙线虫感染所引发的疾病。人类饮用不洁净的水后,如果水中含有感染了龙线虫幼虫的水蚤,就会受到感染。患者起初没有症状。大约一年后,母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