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异硫氰酸酯
✍ dations ◷ 2025-08-08 21:20:28 #异硫氰酸酯
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是一类通式为R-N=C=S的有机化合物,可看作是由异氰酸酯中的氧原子被硫替换后形成。异硫氰酸盐是硫氰酸根(SCN−)用氮原子配位时生成的化合物(M-N=C=S)。它是硫氰酸盐的键合异构体。有时“异硫氰酸盐”也指“异硫氰酸酯”,比如异硫氰酸苯酯也被称作苯基异硫氰酸盐(Phenylisothiocyanate)。用伯胺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加成,生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后,用对甲苯磺酰氯处理,可以生成异硫氰酸酯。该官能团中,碳原子是亲电性的,可被亲核试剂进攻,使C=N键或C=S键打开:对蛋白质N端进行氨基酸测序的埃德曼降解反应中,就是利用了异硫氰酸苯酯中碳原子的亲电性,使末端氨基酸的氨基与其反应,并最后脱落生成乙内酰苯硫脲:异硫氰酸烯丙酯是造成芥子油刺鼻气味的物质,也是调味料山葵中会刺激鼻窦造成辛辣感的物质。近来研究表明,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某些异硫氰酸酯类物质,如异硫氰酸苯乙酯和莱菔硫烷,具有控制癌症和肿瘤生长的功效。苯并芘和其他多环芳烃进入人体后,会被细胞色素P450氧化为致诱变性更强的环氧化合物,使其致癌性增强。异硫氰酸酯的存在可以抑制细胞色素对多环芳烃的氧化。硫腈酸酯在中性条件下可自动环化成恶唑烷硫酮(OZT)。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称为致甲状腺肿素。致甲状腺肿素优先与血液中碘结合,致使甲状腺素合成所需碘来源不足,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
相关
- 鹦鹉热鹦鹉热(英语:Psittacosis)是一种人畜共通传染病,由鹦鹉热衣原体(又称鹦鹉热披衣菌)引起,人类主要透过鹦鹉(如金刚鹦鹉、鸡尾鹦鹉、虎皮鹦鹉)或其他家禽(如火鸡、鸭、鸽)感染,但极少透过
- 性高潮控制性高潮控制(英语:Orgasm control、edging、peaking、surfing)是一种性技巧,即维持长时间的性刺激但不达到性高潮。男性进行性高潮控制时,被刺激者将长时间地直接接受性刺激。在此
- 疏水在化学里,疏水性指的是一个分子与水互相排斥的物理性质。这种分子称为疏水物。疏水性分子偏向于非极性,并因此较会溶解在中性和非极性溶液(如有机溶剂)。疏水性分子在水里通常会
- 冂冂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十三个(两划的则为第七个)。冂部归于二划部首,通常是从上方或下方为部,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冂部。坰的本字,即
- 拉奎拉拉奎拉(意大利语:L'Aquila,意为“鹰”)是一座意大利中部城市,阿布鲁佐大区和拉奎拉省首府,人口72,913人,但是加上每天在境内就读、就业和旅游者,人数达到10万。拉奎拉坐落在一个山谷
- 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意大利语:Friuli-Venezia Giulia,弗留利语:Friûl Vignesie Julie,斯洛文尼亚语:Furlanija-Julijska krajina,德语:Friaul-Julisch Venetien),面积7856km²,人口11
- 多重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所罗门·格伦布所罗门·沃尔夫·格伦布(英语:Solomon Wolf Golomb,1932年5月30日-2016年5月1日),美国数学家。在南加州大学任职工程师及电力工程教授一职。最出名的是他所写的数学游戏。最引人注
- 分子式化学式(德语:chemische Formel/英语:chemical formula),是一种用来表示化学物质(也可能为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式子。一般情况下,由元素符号、数字或其他符号组成;这些符号单一行列,被限
- 马其顿语马其顿语(马其顿语:македонски,罗马化:makedonski,IPA:.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