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
✍ dations ◷ 2025-04-04 11:47:12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
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是一个发生在晚中生代(阿尔卑斯造山运动早期)和新生代的造山期,形成了阿尔卑斯带的山脉。这些山脉包括(自西向东)阿特拉斯山脉、里夫山脉、贝蒂科山脉、坎塔布连山脉、比利牛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品都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巴尔干山脉、托鲁斯山脉、高加索山脉、厄尔布尔士山脉、扎格罗斯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对于某个山脉的形成,有时会有其他名字,如喀尔巴阡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等。阿尔卑斯造山运动也在更远的地方形成了规模较小的地质特征,如在英格兰南部和法国北部的威尔德-阿图瓦背斜,在英格兰南部的白垩山脊的北部丘陵和南部丘陵中还能看到遗迹。它的效果在怀特岛尤为明显,白垩层和上覆的始新世地层被挤压得近乎垂直,在阿伦海湾、白崖湾和拉尔沃思湾附近的多塞特郡海岸暴露于地表。阿尔卑斯造山运动发生于南方的非洲、印度及辛梅利亚板块与北方的欧亚大陆相撞。构造板块之间的板块聚合运动(南方的印度板块与非洲板块,北方的欧亚大陆板块,以及很多更小的板块)在早白垩纪便已开始 ,但山脉崛起的主要阶段在古新世至始新世。如今,这一过程仍在阿尔卑斯造山带的某些地方进行。阿尔卑斯造山运动被认为是从地理上定义了欧洲的三个造山运动之一,另两个造山运动分别为:形成了老红砂岩大陆的加里东造山运动(由波罗地大陆和劳伦大陆在早古生代碰撞产生)及形成盘古大陆的海西造山运动(也称华力西造山运动,由冈瓦纳古陆和老红砂岩大陆在古生代中期至晚期碰撞产生)。
相关
- 演化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明朝科技明朝科技主要介绍明朝在造船、天文、医学、数学及农学等方面的成就。伴随着西学的传入,中晚明的科学技术出现了新的进步。中晚明科学著作众多,例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
- span class=nowrapCe(SOsub4/sub)sub2/sub/span硫酸铈(IV)(化学式:Ce(SO4)2),是稀土元素铈的硫酸盐,是一种颜色为黄色或者接近与橙色的化学物品。常态下得到的硫酸铈(IV)一般以无水的Ce(SO4)2或者含若干个结晶水的 Ce(SO4)2·
- P2X受体结构 / ECODP2X受体(英语:P2X receptors,或称为P2X嘌呤受体 英语:P2X purinoreceptor)是一个阳离子渗透型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家族,能同细胞外的ATP结合,属于一个更大的嘌呤受体家族
- 杜聪明杜聪明(1893年8月25日-1986年2月25日),字思牧,大清福建台湾省台北府淡水县三芝人,台湾医师、医学教授,京都帝国大学医学博士,台湾史上首位医学博士(MD, PhD)。高雄医学院(今高雄医学大
- 莫尔加尼尿道陷窝莫尔加尼尿道陷窝(英语:Lacunae of Morgagni),也称男性尿道陷窝、尿道舟状窝(英语:lacunae urethralis, urethrae masculinae or the crypts of Morgagni),是尿道表皮黏膜上的小型陷
- 彩色摄影彩色摄影是一种拍摄彩色照片的摄影技术。在拍摄彩色照片时,电子传感器或感光化学物质会在曝光的一瞬间记录下色彩,其原理则是根据人眼的感光原理混合红、绿及蓝色(三原色)光形成
- ʈʼ卷舌挤喉音(Retroflex ejective)是一种罕见的辅音,出现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将此音记作⟨ʈʼ⟩,其对应的X-SAMPA音标为t`_>。卷舌挤喉音的特征包括: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
- 翻译记忆翻译记忆(亦称翻译内存、翻译记忆库,translation memory,缩写为TM)是计算机程序软件的数据库,用来辅助人工翻译。有时,使用翻译记忆库的软件也常被称为 TMM (Translation Memory Ma
- 海金沙见文中。海金沙属是蕨类植物中的一门,约有40个物种,原生于世界各地的热带地区,少数生长于亚洲东部及北美东部的温带地区。海金沙属现在是海金沙科下的唯一属,不过有些植物学家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