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砥平里战斗
✍ dations ◷ 2025-02-23 19:54:03 #砥平里战斗
25,000人(美方资料)
少于6,000人(中方资料)死亡1,000人,受伤2,000人,俘虏79人(美方估计):4
伤亡1,800(中方资料)死亡51人,受伤250人,失踪42人(美方资料) :ii
伤亡800(中方估计)砥平里战斗发生于1951年2月13日至2月15日,发生地点在朝鲜半岛京畿道杨平郡砥平里(英语:Jipyeong-ri)(지평리)。主要是防守的美军第2步兵师第23团及所属部队(英语:23rd Infantry Regiment (United States))与进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8个团(其中4个团为部分兵力)作战,结局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撤退,联合国军获胜。美军称此役与原州炮击为“朝鲜战争中的葛底斯堡战役”。在为期三天的作战中,联军凭借旺盛的意志和猛烈的地空支援火力,给志愿军重大杀伤,双方伤亡人数存疑,总体来说不成比例。砥平里为起伏地,村庄约四五十户。北靠凤尾山,东、南两侧分布一些小山。东南侧的原州至汉城的铁路经过砥平里。砥平里另有大路通向南面的骊州,利川。1951年2月12日,邓(华)集团指挥部于汉江之北的放谷召集未参加横城战斗的志愿军各师师长会议。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在会上决定,砥平里的联合国军(一到两个营)有南逃迹象,邓集团部队不等横城战斗结束,当晚即展开行动将这股联合国军截击歼灭,趁机夺取砥平里,以使志愿军东西战线连成一体。以未参加横城战斗的志愿军第40军第119师的两个团(第356、第357团;而第355团配属第118师参加横城歼灭韩8师战斗未归建)担任这次行动的主力,另配属第120师第359团、第125师第375团和第40军炮兵第42团,以5个团兵力歼灭砥平里之联合国军,以志愿军第119师师长徐国夫实施统一指挥。随即,徐国夫召集参战的5个团的领导开战前作战会议。但359团团长、第375团团长与政委均未能到会。与会的第125师第375团副团长李文清称刚刚从砥平里前线下来,现在砥平里联合国军实际上是美2师23团和法国营,并且构筑了工事,没有发现要撤退的迹象。会议决定,参战各部队定于2月13日下午4时半开始行动。2月13日下午13时,配属参战的志愿军炮兵第42团因马匹受惊暴露目标,遭到敌机空袭损失惨重,未能参战。42军125师的375团于当天下午也失去联系。于16时30分按计划开始行动的仅有119师356,357团和120师第359团,共计2300多人。徐国夫命令357团由北向南攻击砥平里以北凤尾山,356团和359团由砥平里之东向砥平里西南攻击,截断守军退路。攻击开始后,最初比较顺利。至当夜23时开始遇挫,守军在炮火支援下坚守外围各高地。徐国夫把守敌情况与战况汇报给第40军军指与“邓指”后,知悉有增加兵力,全歼砥平里之敌之可能。鉴于此时横城战斗已经结束,砥平里东侧联合国军正在后撤,徐国夫决定参战各部巩固已夺取的各高地,准备配合增援部队全歼守敌。经过2月13日、14日两昼夜激战,砥平里外围高地均被志愿军攻占,联合国军收缩兵力在不到两平方千米的起伏地带,凭借房屋,据点式工事及强大炮火与坦克支援顽强固守。志愿军一直没有炮兵支援,也用尽了反坦克手雷和爆破筒,在攻占外围高地时伤亡很大。至2月15日拂晓,进攻方与守军形成了对峙。由于为砥平里守军解围的英军第27旅(英语:27th Infantry Brigade (United Kingdom))进展缓慢,2月14日下午,美国第9军(英语:IX Corps (United States))军长Bryant E. Moore命令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第5团(英语:5th Cavalry Regiment)团长Marcel G. Crombez负责解围。第5团当晚为断桥所阻,工兵修复后于15日过桥。在军部与师部要求进展的压力下,Crombez决定以23辆坦克搭载步兵组成装甲特遣队进击,特遣队与阻击的志愿军激战,于15日下午与砥平里守军会师。2月15日拂晓,徐国夫的前线指挥部突然接到第40军军指转来的“邓指”命令,要求进攻砥平里的部队立即撤出战斗。原来是“志司”与“邓指”察悉砥平里守军是美2师一个团和法国营,还有一个炮兵营和一个坦克中队,总兵力约6000多人;并且联合国军由利川的增援部队也抵近砥平里。判明上述情况后,“志司”考虑砥平里东南联合国军已作纵深防御,夺取较突出的砥平里这一点之后也不易固防,为保证志愿军后续部队入朝作战,准备将防线后移至汉江以北作机动防御。因而“邓指”作出攻击砥平里部队主动撤出战斗的命令。此战役对美军的战略战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军部队得到了新的作战经验。一旦整建制的美军部队被中国志愿军包围,不再像以前那样急忙突围,而是依靠坦克和卡车实施环形防御,依靠猛烈的火力拼死坚守阵地。只要志愿军不能当晚解决战斗,大群的美军飞机在天亮时便会前来轰炸并掩护突围行动。而联合国军的被围部队在坦克与大炮的直接掩护及空军支援下,往往突围都能成功。战后,23团和法国营获得美国总统的优异服役部队嘉奖令。美方统计的战果:志愿军一线指挥员徐国夫总结的战果为:他指挥的40军119师参战兵力3个团2300多人,没有炮火支援,凭团编制内的轻武器歼灭美、法军800多人。志愿军3个团共计938人伤亡,其中303人阵亡。另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一一五师战史》,参战的40军115师两个团伤亡879人。邓华致电徐国夫,总结此战:战前敌情不准,造成判断失误,决心有误,但徐国夫部打得不错,能及时调整部署,敌变我变、随机攻击;虽然我方付出代价不小,但这个责任在“邓指”;357团,42团没能参加战斗,致使攻击力量单薄,他们有责任,由“邓指”追责。砥平里战斗结束后,志愿军第355团归建第119师,第119师行军撤退到汉江以北。砥平里战斗结束3天后,第119师就奉命在座防山,万树洞,三圣里一带展开运动防御作战,为后续入朝作战兵团(志愿军第19兵团、第3兵团)的集结、开进、进入前线换取时间。运动防御作战持续了28天,第119师共进行大小战斗190余次,先后与美1师、美24师、美25师、美骑1师、土耳其旅、英国27旅、韩6师各部交战,计歼敌5000多人。
相关
- 炎症性肠病炎症性肠病、发炎性肠道疾病(英语: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简称IBD)是一组特定的肠道慢性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炎症性肠病的主要分为克罗恩病
- 生活史生物学上,生物生命周期指得是一个生物体在生命开始到结束周而复始所历经的一系列变化过程。“这个概念与生命史,发育生物学和个体发生学密切相关,但在强调再生方面有所差异。”
- 工程技术工程技术可指:
-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简称北护大、国北护、北护,是一所位于台湾台北市的国立科技大学,以教授健康科学课程为主。内江街校址为城区部,仅语言治疗与听力学系暨硕士班、健康事业管
- 醇类醇是有机化合物的一大类,是脂肪烃、脂环烃或芳香烃侧链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在化学中,任何有机化合物,其羟基官能团(-OH)被绑定到一个饱和碳原子,就叫醇。通常意义
- 荆轲荆轲(?-前227年),战国末期卫国人,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政,失败被杀。荆轲其人典故被收录在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之中,
- 纪实摄影纪实摄影,又称文献摄影,是凸显纪实性、真实性、强调客观反映的摄影形式。新闻摄影等多数都可以被理解为纪实摄影。其目的在于纪录社会现实,特别是即将消失的社会现实、人类生存
- 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弗朗西斯科·皮萨罗(西班牙语:Francisco Pizarro,1471年或1476年-1541年6月26日)是西班牙早期殖民者,开启了西班牙征服南美洲(特别是秘鲁)的时代,也是现代秘鲁首都利玛的建立者。在西
- 利洁时利洁时(英语:Reckitt Benckiser Group plc,缩写:RB)是一家总部位于英国斯劳的跨国快速消费品公司,主要生产清洁和健康用品。现在的公司由英国的Reckitt & Colman plc和荷兰的Benck
- 原台南刑务所官舍原台南刑务所官舍是台湾台南市的文化资产,位于中西区,是台南刑务所的附属设施,于民国九十二年(2003年)5月13日公告为市定古迹,后因行政区改制而为直辖市定古迹。台南刑务所与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