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史观
✍ dations ◷ 2025-10-24 02:53:22 #中国史观
中国史观,又称大中国史观、中国中心观、以中国为中心的史观,一种对于中国史的史学观点,其中经常带着中国民族主义的情绪,被归类为一种民族史观。中国史观的支持者认为,研究中国史的历史发展,应以中国本身的因素与历史脉络为主,而不应以西方史学观点来进行科学化研究。著名的支持者包括钱穆等人。广义的中国史观,是指对于中国史的任何一种史学观点。但一般来说,所谓中国史观,是将中国视为一个自古不可分的整体,将中国历史发展视为一种独特的历史过程,应该以中国内部因素来以加解释,也应该用中国人自己的观点来进行解释的一种特殊史学观点。反对者认为,中国史观通常充满了以汉族为中心、以农立国的观点,强调大一统思想、正统思想,独占历史解释权,充满中国中心主义,对少数民族及地区不友善。台湾史学界,对于中国史观,长期有着争论,特别是在台湾史应不应该以中国史观来进行研究的问题。陈芳明等人主张应建立自身的台湾史观,杜正胜曾提出以台湾为中心的同心圆史观。曹永和根据法国年鉴学派的思想,发展出台湾岛史观。包括费正清、孔飞力等汉学家,主张西方史学家在研究中国史时,应采取中国史观,以避免西方中心思想。柯文(Paul A. Kohen)在1984年出版《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总结了美国汉学界对于中国中心史观的研究。
相关
- 慢性慢性病是一种持续或长期的健康状况或疾病。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定义为持续超过三个月的病症,又或者是因病或先天造成的永久性伤害。常见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
- 丙糖丙糖(Triose),又称为三碳糖,是含有三个碳原子的一类单糖,共包含两个化合物:丙糖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重要物质。D-甘油醛:二羟基丙酮: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
- 生物地质化学循环生物地质化学循环(英语:Biogeochemical Cycle,又称作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学上指的是化学元素或分子在生态系统中划分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循环的过程。这使得相关
- Psub2/subSsub5/sub五硫化二磷是一种无机物,分子式P4S10。五硫化二磷是一种淡黄色或灰黄色结晶,有类似硫化氢的臭味。有强吸湿性,遇水和湿空气分解放出磷酸和硫化氢。微溶于二硫化碳,溶于氢氧化钠
- 二氯甲烷二氯甲烷(分子式:CH2Cl2)是低沸点无色液体,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医药、塑料及胶片等工业。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具有类似醚的刺激性气味。溶于约50倍的水,溶于酚、醛、酮、冰
- 艾弗里奥斯伍尔德·西奥多·埃弗里(英语:Oswald Theodore Avery,1877年10月21日-1955年2月2日),美国医生、最早的分子生物学家之一、免疫化学先驱,曾长期在纽约市洛克菲勒研究院附属医院
- 斐洛斐洛‧尤迪厄斯(Philo Judeaus)亦称亚历山大里亚的斐洛(约公元前25年~40年或45年),是生于亚历山大城的犹太哲学家和政治家。斐洛第一个尝试将宗教信仰与哲学理性相结合,故在哲
- 2-己醇2-己醇,是一种醇类的有机化合物,是在二号碳上接羟基的己醇。它的化学式是C6H13OH、示性式是C4H9CH(OH)CH3,是正己醇的一种异构物。 2-己醇有一个手性中心,故存在光学异构物
- 丙种球蛋白γ球蛋白(英语:Gamma globulins,又译为丙球蛋白)是球状蛋白质的一类,通过血清蛋白质电泳分别出来,最常见的γ球蛋白为免疫球蛋白(抗体),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属于γ球蛋白,一些γ球
- 中日盟约《中日盟约》是指1915年2月5日孙文与日本人签订的非正式秘密条约。中、日文一式两份。《中日盟约》是近代史上的一个疑案。在海内外一直存在着“主真派”和“主伪派”,“主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