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stasy

✍ dations ◷ 2025-04-25 10:08:34 #Ecstasy
摇头丸是一种毒品,其主要成分是MDMA,间中或掺有MDEA、MDA、MBDB或安非他命等其他成分。服用摇头丸者可即兴随音乐剧烈地不停抖动而不觉痛苦。过量摄入摇头丸可能带来数种致命风险,包括体温过高、血清素症候群、急性脱水或水中毒(在药物影响下,使用者意识不到渴,从而直接导致在剧烈活动后忘记补充水分;或者是使用者为了避免脱水,而饮水过多,造成电解质失调)。更糟的是许多比摇头丸更危险的药物如PMA、DXM或甲基安非他命往往被掺入其中甚至被当作摇头丸出售。摇头丸对人体的长期影响,尤其是它抑制血清素自然分泌导致的抑郁症风险,目前仍属被广泛争议的未知课题。最早于1912年在美国出现,当时默克公司在研制新药时得到一种副产品,并被命名为MDMA(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1976年,被称为“疯狂科学家”的亚历山大·舒尔金找到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并推荐给奥克兰的心理医生泽夫。泽夫先以低剂量的MDMA辅助对谈治疗,随后向全国数以百计的心理学家介绍这种化合物。然而它最终并非在诊所或医院流行,而是以摇头丸(英语:Ecstasy,原意为“狂喜”)之名风靡纽约、芝加哥等地的酒吧和夜店。初期的医疗用途治疗忧郁,创伤症候群,焦虑。目前,可算没有一个正式的医学用途。1980年代中期起,摇头丸在美国就被列为管制药物。一开始是在德州达拉斯附近雅痞的酒吧里盛行,然后风行到同志酒吧、电音酒吧,然后跃上主流社群中。1990年代,锐舞电音(rave)起来之时,摇头丸也开始在大学生以及年轻成年人之间流行起来,最后蔓延到高中生。MDMA很快地就变成美国最被广泛使用的四种非法药物之一,其他三种是古柯碱、海洛因以及大麻。但大麻现在在美国多州已经合法,一般人也可以合法购买娱乐型大麻。现时市面流通的摇头丸通常含有其他成分,包括麻黄素和咖啡因等。非常过度使用摇头丸才会导致精神亢奋、脱发、肾衰竭、急性脱水或水中毒等症状,还会损害肝脏功能,严重者可以致命。大部分国家将摇头丸列为非法药物。摇头丸被滥用的主要原因是吸食后会感到情绪高涨及提高了感官灵敏度、节奏感等。药理是消耗神经中枢的血清素,当人体神经中枢的血清素减低后,身体一部分肌肉便会失控抽搐(通常是手、脚和颈部的肌肉),服用者因而身不由己地摇头、摇手或摇脚等。摇头丸最初在舞厅及次文化团体被广泛使用,可能就是因为它令人感到情绪高涨和具节奏感的效果,而羊群心理促使社交互动。在英文中,服用快乐丸的行为往往被称为rolling, popping, dropping, flipping,或是dosing,在中文里则常用丢、吞或是穿(因为取e的谐音,而称摇头丸为衣服,故动词为穿,量词为件,例如:我先穿半件,等一下再补半件)。在1980年代末,使用摇头丸的人显著增加,吸食者从原先次文化团体快速扩大至娱乐场所,成为主要娱乐用药,价格也较它刚被使用时低廉许多,有时一个晚上用药所需花费甚至比饮用酒精还便宜,一般在市面上的价钱差异很大,一颗售价可从8美元到40元不等,台湾方面则自一开始引进时每颗约新台币800元跌价到每颗300元至500元不等。通常MDMA是以药片的方式服用。不同的来源有不同的“品牌”,人们借着药片上面的小图示来辨别。但是所谓的品牌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品质管制或是标示有效成分。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复制市面上的各种品牌,制作出属于他们的摇头丸。在市面上非法出售的摇头丸药丸通常不只含有摇头丸一种有效成分。黑市的药丸被检验出含有类似于MDEA, MDA及MBDB等物质。不仅如此,有时候还会掺合某些跟精神用药无关的添加药品,(speed), DXM, ephedrine, PMA, 咖啡因, K他命(Special K)等等。要详细分析摇头丸的成分通常需要使用气相层析或是质谱仪,但是应用生物碱的Marquis Reagent(英语:Marquis reagent)也可以做简单的成分分析。其他的效果包含:目前摇头丸在大部分的国家都是属于违法的药物,在美国MDMA曾经是不受管制的药物,一直到1985年7月,才被加入DEA Schedule I管理。因为摇头丸在许多国家是违禁物品,使得很难准确地研究他的效果及影响。以下是服用摇头丸的部分效果:在生理层面,美国科学家曾进行研究测试,证实Methamphetamine破坏GDNF(人体内的胶质细胞衍生营养因子),而缺少GDNF又使人生理上容易染上毒瘾。

相关

  • 高龄老年(英语:old age),一般指生物的生命周期一个阶段,即中年到死亡的一段时间不同的文化圈对于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定义。由于生命的周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壮年到老年的分界线往往是很
  • 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不同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如肾上腺素)。包括由肾上腺皮质外层的球状带分泌的盐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中层
  • 蒸发散蒸发散,又称蒸散、蒸散量等,包括了地表水分蒸发与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它是维持陆面水分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地表能量平衡的主要部分。计算蒸散的模型有:
  •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英语:Robert Burns Woodward,1917年4月10日-1979年7月8日),美国有机化学家,对现代有机合成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尤其是在化学合成和具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有机
  • CF有机氟化学是研究有机氟化合物——含有碳-氟键(C-F)化合物的性质的有机化学分支。氟原子的引入常常导致有机化合物产生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活性,因而在许多尖端技术和重
  • 16固体、 液体、 气体氧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16族(ⅥA族)的元素,位于氮族元素和卤素之间。氧族元素包含氧(O)、硫(S)、硒(Se)、碲(Te)、钋(Po)、钅立(Lv),其中氧、硫、硒为非金属,碲为类金
  • 蜜蜂学蜂学(英语:Melittology),或蜜蜂学,是昆虫学的分支学科,研究与蜂类相关的知识,涵盖蜂类下的蜂族演化支中超过两万个物种,包括熊蜂、蜜蜂属等各种蜂类。
  • 陈桥兵变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中国历史上一宗发生在后周显德七年(960年)的军事政变。后周禁军效仿后汉乾和八年(950年)军士拥立郭威登基称帝的澶州兵变,于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
  • 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汉斯·马格努斯·恩岑斯贝格尔(德语:Hans Magnus Enzensberger,1929年11月11日-),德国诗人及作家,曾获取多个文学奖项,包括伯尔奖、雷马克奖、海涅奖和索宁奖。恩岑斯贝格尔出生于考
  • 基因敲除基因敲除(英语:gene knock-out,缩写为KO)是一种遗传工程技术。是指利用外源的已突变的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替换掉内源的正常同源基因,从而使内源基因失活而表现突变体的性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