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三罗马
✍ dations ◷ 2025-05-16 21:39:22 #第三罗马
第三罗马,是指欧洲一些声称是古罗马(即“第一罗马”)继承者的城市、城邦、王国或大公国。第二罗马通常指君士坦丁堡,也就是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或是一些声称是西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比如教皇国、神圣罗马帝国。“第三罗马”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是在十四世纪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伊凡·亚历山大皇帝为了提高国家的声望和名誉而将首都命名为大特尔诺沃(其斯拉夫语名称Tsarevgrad Tǎrnov,意为“帝都特尔诺沃”,由君士坦丁堡的斯拉夫语名Tsargrad“帝都”而来)。大特尔诺沃对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继承也得到了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卡利斯图斯一世的承认:“保加利亚首都大特尔诺沃继承了君士坦丁堡的名字和荣耀。”在1393年保加利亚第二帝国被奥斯曼帝国征服之后,一群保加利亚牧师来到俄罗斯,并把第三罗马的概念带到俄罗斯,最终这个概念获得了特维尔大公鲍里斯·亚历山德罗维奇的支持。在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于1453年5月29日被攻下之后的数十年时间内(参见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些东正教人士开始称呼莫斯科大公国为“第三罗马”或“新罗马”。在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帝国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侄女索菲娅·帕列奥罗格公主后,“第三罗马”这个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根据当时欧洲的继承传统,伊凡三世可以声称自己以及自己的后代为拜占庭帝国的继承者。但是根据罗马传统,帝国更多的是以宗教继承,而不是以血缘而自动继承。彼时,东正教是区分拜占庭人和野蛮人的标准。于是弗拉基米尔·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在公元989年将东正教定为基辅罗斯的国教,以换取迎娶帝国的公主。将俄国作为罗马的继承人出现于1510年后。在一篇给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的颂词里这样写道:.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两个罗马倒下了,第三个站起来了,并且不会再有第四个。没人能取代您对基督的忠诚”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后,自封为“罗马凯撒”,此举却不为君士坦丁堡牧首或欧洲基督教国家承认。穆罕默德二世的理据是,自罗马帝国迁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君士坦丁堡已是罗马帝国的皇座。因穆罕默德二世的祖先奥尔汗一世娶了拜占庭公主,他和拜占庭皇室也有血脉关联,也可自称是约翰·策莱佩斯·科穆宁(拜占庭皇室的穆斯林)的后裔。与此同时,奥斯曼拿下了奥特朗托,正欲一举攻入罗马时,穆罕默德二世却猝然逝世。虽然他的后裔不再使用“罗马凯撒”的头衔,但其扩张的帝国却存在数百年之久。现代土耳其史学家İlber Ortaylı支持此说,指出该国由多文化组成,和穆罕默德二世接受了拜占庭宫廷的一些习俗。而他认为俄罗斯的声称只是名义上的,而穆罕默德二世以国策和征服建立了信奉伊斯兰教的第三罗马(第一罗马信奉多神宗教,第二罗马信奉东正教)。苏莱曼一世击败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后,在条约称查理五世为“西班牙国王”而非“罗马皇帝”,可见得苏莱曼自视为凯撒的真正继承人。苏莱曼的大维齐尔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在君士坦丁堡竖立罗马式雕像,虽然与伊斯兰不拜偶像的教义相违,他却表示奥斯曼帝国是罗马的继承国,故此竖立罗马式雕像是自然不过的事。936年东法兰克王国的奥托一世登位。961年,罗马教宗约翰十二世请求奥托一世进入意大利称王。962年,德意志(东法兰克)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受教皇约翰十二世的加冕,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世俗统治者。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转变为神圣罗马帝国,作为西罗马帝国的延续,是为第二罗马。 1512年的科隆帝国会议后颁布敕令,使用“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直至1805年的“三皇会战”,之后1806年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被迫取消这一封号。1871年成立的德意志帝国通过神圣罗马帝国的法统,也声称继承罗马。另外,德国人在论述其帝国历史时,将“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定义为“第一帝国”,后来的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为第二帝国。魏玛共和国在1919年成立并于1933年失败后,希特勒要为德国重夺荣耀,志在建立“第三帝国”。奥地利帝国宣称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后裔,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有意统一德意志。后来,德意志帝国在1871年同样根据和神圣罗马帝国的联系,而自称为第三罗马。德意志皇帝的头衔是凯撒。有说日耳曼人的卡洛林帝国打算在西方复兴罗马帝国,而卡洛林帝国其后转型为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日耳曼人为主的国家,自称为西罗马帝国的延续。800年,查理大帝获教宗良三世封为“神圣罗马皇帝”。神圣罗马帝国长期为哈布斯堡王朝主宰德意志帝国在1871年至1918年自称“第三罗马”,此说受到批评,因为德意志皇帝信奉新教路德宗(奥地利皇帝信奉天主教),并未和天主教会修和,而天主教是罗马文化在西方传承的基础。意大利民族主义者朱塞佩·马志尼宣扬“第三罗马”的理念。他说:“历经诸皇帝的罗马,历经诸教宗的罗马,人民的罗马将要到来”,鼓吹意大利统一和定都罗马。意大利诸国统一成意大利王国后,意大利人称之为“第三罗马” 。意大利统一后,马志尼表示,意大利作为第三罗马,需要有建立帝国的志向。他认为意大利跟古罗马一样有权主导地中海,所以意大利应该“入侵并且殖民突尼斯”,因突尼斯是“中地中海的钥匙”,。意大利独裁者本尼托·墨索里尼将其法西斯政权称为“第三罗马”。墨索里尼有意把罗马扩张到奥斯提亚,到达大海,计划名称也是“第三罗马”,而EUR区(Esposizione Universale Roma)是计划的第一步行动。
相关
- 猪肉绦虫猪带绦虫(学名:Taenia solium;pork tapeworm),也称有钩绦虫或链状带绦虫,体长2-3米,宽7-8毫米,共有800-900个节片,后端成熟节片长约10毫米。
- 语言人类学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
- 豆制品豆制品,一类食品的统称。广义上指的是以大豆、小豆、豌豆、绿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狭义上指的是主要以大豆的豆浆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衍生制品。豆制品通常不包
- 普鲁卡因胺普鲁卡因胺(INN:Procainamide,发音: /proʊˈkeɪnəmaɪd/)是一种Ia类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治疗心律不整。普鲁卡因胺在1951年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制成功。 它在1950年6月2日被美国食品
- 月岩月岩,即月球上的岩石。其来源有三:阿波罗计划中的月球标本由多种不同的工具采集,包括锤、耙、铲、钳以及钻探采集。大多数被采集前的标本都有照片记录标本的原貌。标本采集后被
- 基因靶向基因标的(英语:gene targeting,又称为基因标靶)是一种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改变生物体某一内源基因的遗传学技术。这一技术可以用于删除某一基因、去除外显子或导入点突变,从而可以对
- 正丁硫醇正丁硫醇,学名为1-丁硫醇,也被称作硫氢丁烷,其化学式为C4H9SH,是一种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并且具有极其难闻的恶臭气味,通常被描述为“臭鼬”的气味。事实上,丁硫醇是结构和臭鼬防御
- 阴道隔膜避孕隔膜(diaphragm)是一种屏障式的生育控制方法。正常使用下,一年内的失败率为12%,属于成功率中等的避孕方式。使用方式是配合杀精剂使用,在性行为放在子宫颈前,且在性行为至少六
- 法国原产地命名控制原产地命名控制(缩写:AOC,法文: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是法国的一个产品地理标志,用于标明生产、加工在同一地理区域、使用受认可技术进行的产品。原产地命名控制标志
- span style=color: #003399欧盟法院/span本文是 欧洲联盟的政治与政府 系列条目之一欧洲联盟法院(英语: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意语:Corte di Giustizia dell'Unione Europea),简称“欧盟法院”,为欧洲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