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海沟

✍ dations ◷ 2025-11-10 03:30:55 #波多黎各海沟
坐标:19°50′9″N 66°45′16″W / 19.83583°N 66.75444°W / 19.83583; -66.75444 波多黎各海沟是一个在大西洋与加勒比海之间的海沟(最深处:8605米,即28232英尺)。此海沟与两个地带的相互作用有关。一个是沿着小安的列斯群岛的火山弧(Volcanic arc)向南的隐没带;另一个地带是一个主要的转换断层(Transform fault)或板块边界区域,其位置在古巴与伊斯帕尼奥拉岛之间,穿过开曼海沟直至中美洲岸边。科学研究得出如在断层沿线发生地震可以产生显著海啸的结论。波多黎各海沟位处两个板块互相经过一个分离边界(transform boundary)而只有少量部分隐没。加勒比海板块(Caribbean Plate)向东移动而北美洲板块则向西移动。北美洲板块令加勒比海板块向海沟的东南方隐没。隐没带的存在解释了为何在加勒比海的东南面会发现了活火山。火山活动在岛弧东南方沿线由波多黎各至南美沿岸十分频繁。 波多黎各、美属维尔京群岛、英属处女群岛及多米尼加没有活火山,但她们都受到地震及海啸的威胁。地震及海啸的危机知识在邻近波多黎各海沟的岛屿的普罗大众间并不普及。当地政府因两个原因并不主动教育当地市民。第一个原因是旅游业是附近诸国的经济命脉,把危机广泛报导将会影响旅游工业的收益。第二个原因是当地政府希望防止恐慌在当地人口中扩散。波多黎各地震学会自从1988年便尝试利用波多黎各的媒体告知人民关于将来的地震可以引致灾难性的悲剧。自从波及印度洋四十多个国家的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发生后,更多人关心类似事件在加勒比海发生的后果。当地政府已经开始应急计划。在波多黎各及美属维尔京群岛的个案中,美国政府已经研究此问题多年而亦加强其地震调查及开发海啸预警系统。在1918年10月11日,岛屿西岸受到现在当地知名的地震侵袭,并产生海啸。圣多明各在1953年受地震侵袭。专家认为两次灾难性的地震起源于波多黎各海沟的断层。除了1918年的地震外,在波多黎各及其附近亦有频密的震动案例,波多黎各因此特别受到地震专家的关注。在1981年,全岛均感到震动。在1985年,另一个震动在波多黎各的卡耶伊(Cayey, Puerto Rico)及萨莱纳(Salinas, Puerto Rico)均感到震动。

相关

  • 重叠感染二重感染指有机体内正常菌群中的优势种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的菌种增殖异常旺盛,这是一种严重的菌群失调,常表现为急性疾病。导致二重感染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对
  • 伦巴底伦巴底可以指:
  • 孤立语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是有低语素单词比(morpheme-per-word ratio)的语言。依照语言学家的定义分类标准不同,孤立语与分析语之间的关系可能会产生三种情况:相对于综合语(其中
  • 血脑障壁脑血管障壁(英语:blood–brain barrier ,BBB),也称为血脑屏障或血脑障壁,指在血管和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大脑的“屏障”。19世纪末,保罗·埃尔利希在一个实
  • 福斯特法则福斯特法则(英语:Foster's rule),又称为岛屿法则(英语:island rule)、岛屿效应,是演化生物学中的一种规律,指物种会因为环境资源的变化而变得更大或更小,这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中的核
  • 比较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是基于基因组图谱和测序技术,对已知的基因特征和基因组结构进行比较以了解基因的功能、表达机制和不同物种亲缘关系的生物学研究。基因组
  • 新皮质新皮质(neocortex、拉丁语:neocortex,拉丁文:neo:新的,cortex:皮)是哺乳动物大脑的一部分,在脑半球顶层,大约2-4毫米厚,分为六层,为大脑皮质的一部分。其于一些高等功能如知觉,运动指令(英
  • 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英语:NPH insulin,全称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又名等向胰岛素(英语:isophane insulin),是用于调控糖尿病患者血糖的中效期胰岛素(intermediate–acting insulin),使用方式为
  • 布仑斯惕酸酸碱质子理论,又称布仑斯惕-劳里酸碱理论(英语:Brønsted–Lowry acid–base theory),是丹麦化学家约翰内斯·尼古劳斯·布仑斯惕和英国化学家托马斯·马丁·劳里于1923年各自独
  • ɡʟ̝浊软颚边塞擦音(Voiced velar lateral affricate)是一种辅音,使用于一些口语中。用于表示此音的国际音标(IPA)是ɡʟ̝。浊软颚边塞擦音的特征包括:此音出现于缅彝语群的拉余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