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罪恶

✍ dations ◷ 2025-04-28 17:53:04 #宗教哲学,道德,意向,道德观念

道德罪恶是有意或无意引起任何道德上的负面事件。道德罪恶的例子如谋杀、战争或任何其他可能使某人负有责任或有罪的罪恶事件。

这种概念可以与自然罪恶相提并论。在自然罪恶中,自然事件是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发生的。然而,自然与道德罪恶之间的分界线还不是很清楚,因为某些行为可能是无意的,但在道德上却很重要,而某些自然事件(例如:全球变暖)可能是由故意行为引起的。

罪恶与“坏”的区分是复杂的。罪恶不仅是“消极的”,而且是“坏”的。因为罪恶是独立存在,并且不涉及任何其他事件的情况下,在道德上是不正确的。因此,“道德罪恶”一词的有效性取决于道德在伦理学上的有效性。

相关

  • DNA甲基化抑制剂DNA甲基化(英语:DNA methylation)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为表观遗传编码(epigenetic code)的一部分,是一种外遗传机制。DNA甲基化过程会
  • 常设仲裁法院常设仲裁法院(法语:Cour permanente d'arbitrage,缩写:CPA; 英语: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缩写:PCA),是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仲裁机构。常设仲裁法院不等同联合国国际法院(法语:C
  • span class=nowrapCuSe/span硒化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Se。将四氯化硒用还原剂还原之后,和氯化铜反应,可以得到CuSe。硒粉和亚硫酸钠反应,得到硒代亚硫酸钠,以此为原料也能得到硒化铜,微波和超声能促
  • 庚烷庚烷的化学式为C7H16,烷烃中的第七个成员。有9种同分异构体,若考虑到光学异构则有11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大多数存于石油的汽油馏出物中。其直链化合物是正庚烷CH3(CH2)5CH3(沸点98
  • 于鬯于鬯(约1862年-1919年),字醴尊,一字东厢,自号香草。江苏南汇(今上海南汇)人。清朝末年学者,在经学、先秦诸子、历史学、楚辞等方面颇有研究。14岁时,他进入县学读书。光绪十二年(1886
  • 匈牙利王国 (1526年-1867年)布达(1526–1536) 普雷斯堡(1536–1848) 官方语言: 匈牙利王国,又称哈布斯堡匈牙利王国,是存在于1526-1867年间的一个王国。它是哈布斯堡君主国的一部分,但不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 戴瀚戴瀚(1686-1755),字巨川,号雪邨,江苏上元县(今属南京市)人。清朝政治人物。父戴天章,善于治瘟疫。戴瀚自幼能诗,在栖霞山读书。雍正元年(1723年)连中乡试第二名、会试第二名,殿试亦高居一
  • 比利·休斯 (澳大利亚)威廉·莫里斯·休斯,CH,KC(英语:William Morris Hughes,1862年9月25日-1952年10月28日),澳大利亚政治家,曾于1915年10月27日至1923年2月9日担任澳大利亚总理。他从1901年澳大利亚议会
  • 格拉尼特 (科罗拉多州)格拉尼特(英语:Granite)为美国科罗拉多州查菲县中设有邮政局的一个非建制地区。2010年人口普查中该地区人口有116人。格拉尼特的座标为39°02′38″N 106°15′44″W / 39.0438
  • 叶叔眉叶叔眉(1884年-1971年),名秉良,生于光绪十年六月廿六,晚清秀才,北大前身京师大学堂毕业,宁波效实中学创办人,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常任理事,中央银行筹备人之一,实业家,翻译家,陈布雷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