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 dations ◷ 2025-09-10 12:24:01 #1819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831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已不存在的南美洲共和国,巴西历史,哥伦比亚历史,哥斯达黎加历史,厄瓜多尔历史,圭亚那历史,巴拿马历史,秘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简称为大哥伦比亚(西班牙语:Gran Colombia)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西蒙·玻利瓦尔创建并领导的联合委内瑞拉和新格拉纳达的国家,名为“哥伦比亚共和国”。其地域包括今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以及哥斯达黎加、秘鲁、巴西、圭亚那的小部分。1819年底成立,1831年解体。

该国当时的正式名称是哥伦比亚共和国。后人为了与今哥伦比亚共和国相区别,称之为“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于1863年使用该名称区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与之后的哥伦比亚共和国。

委内瑞拉第二共和国(西班牙语:Segunda República de Venezuela)短暂停留在军事指挥官的一个失败后,西蒙·玻利瓦尔不得不反思以前的失败的原因,国际形势和实现持久独立的方式。他的思考使他能够达到最终的独立,是由于完全击败西班牙人,以防止收复的行动,保证永久独立的统一的伟大和强大的共和国。这个灵感来自于大陆中央直辖区的新西班牙一直延伸到智利南部,实现独立后的想法。 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的想法使玻利瓦尔有一个更广泛的政治目标,这最终促使他采取行动不同于以前的时代。在独立的美西战争的背景下,西蒙·玻利瓦尔带领革命力量打下了由政府控制的制宪会议的基础。此前,高度集中政府的军事一直由副总统或州长行使,而西蒙·玻利瓦尔是在独立战争运动中解放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直接行政权力。

哥伦比亚的名字赋予融合南美洲的向往玻利瓦尔的理想。早在1815年的牙买加岛,玻利瓦尔引进了哥伦比亚的想法,成为实际结论是,转化哥伦比亚成为一个可行的民族的国家,有必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政府才能协调必要的行动,以保护边界和聚集西班牙美洲的不同民族独立性的保证。

虽然哥伦比亚作为一个国家的计划是由弗朗西斯科·米兰达在其前体在伦敦制定的玻利瓦尔复兴在与先驱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是坚持干下去,同甘共苦,直到死亡的人。

为确保哥伦比亚的自由,认为至关重要的是迅速实现控制权。于是,他在1816年间到在玛格丽塔岛,开始决定来确定他们的领导,并得到了当地领导圣胡安·包蒂斯塔·阿里斯门迪(西班牙语:Juan Bautista Arismendi)的初步认同后,产生了解放大陆的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玻利瓦尔不得不处理曾通过行动赢得了他的大将的角色,但最后还是接受了玻利瓦尔的最高指挥权的必要之恶,以击败西班牙,直到最后他的领导都是无可争议的。最高领导层的整合促进了东部和委内瑞拉玻利瓦尔控制安装安哥带来了西班牙远征军在巴勃罗·莫里略(西班牙语:Pablo Morillo)和基本机制的必然和长期对抗的组织,让政府来操作。届时西班牙军队在整个美洲的征服后已经非常疲劳后,甚至一般的手段来缓解这种状况也无法阻止他的军队开始从一个非常能干的军事指挥官缓慢下降,由于缺乏资源和增援,来弥补他们所遭受的损失。早在1818年,西班牙军队在委内瑞拉的形势变得站不住脚,他只好撤回其部分力量,试图遏制新格拉纳达玻利瓦尔。届时,政治和军事形势不够好,想到一个国家的组织,这就是1819年2月15日在马德普拉塔的如何设置玻利瓦尔最高法院的大会。

在1830年解体后,再统一的呼声不多。而在1903年,巴拿马在美国策动下脱离哥伦比亚独立,当时哥伦比亚国内有人要求收复失土,但碍于国际形势,未能成事。

到了2010年代,互联网在南美普及,令各地人民交流增加,亦使过去少人注意的话题多人注意,这令到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巴拿马四国中,要求重建大哥伦比亚的呼声增多。有专家估计,大哥伦比亚如果再统一,将会是全球第十四大经济体,也是全球人口第十二多,及领土面积第十大的国家。

相关

  • 鸡雁小纲鸡雁小纲(学名:Galloanserae)是指雁形目及鸡形目两目的鸟类。它们在解剖及分子、形态及DNA序列、与及反转录转座子标记上的相似,显示它们是演化上的近亲。虽然鸡雁小纲的成员在
  • 三聚甲醛多聚甲醛(IUPAC命名Polyoxymethylene,POM)(或称聚甲醛;聚缩醛),为甲醛的聚合物(高分子量聚甲醛),一般结构长度有八到一百个单位。长链多聚甲醛常用制作于耐热塑胶, 又称聚甲醛塑胶(POE,杜
  • 未知数在初等数学里,变量或变元、元是一个用来表示值的符号,该值可以是随意的,也可能是未指定或未定的。在代数运算时,将变量当作明确的数值代入运算中,可以于单次运算时解出多个问题。
  • 站点台南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T-Bike),是台南市的通勤运输与游憩型的公共脚踏车租赁系统,采无人化自助式服务,由台南市政府交通局负责建置,水灵科技负责营运,以特制之脚踏车供公众租用
  • 闵恩泽闵恩泽(1924年2月4日-2016年3月7日),原籍浙江吴兴(今湖州),生于四川成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1946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工程系(今南京工业大学)。1951年获美国俄
  • 2014年宜宾公交车纵火案2014年宜宾公交车纵火案发生于2014年5月12日下午4时50分左右,其间中国四川省宜宾市的一辆14路公交车在宜宾城区南门桥上燃烧,造成1人死亡、77人受伤。事故发生时正值上下班高
  • 尼古拉·谢苗诺维奇·列斯科夫尼古拉·谢苗诺维奇·列斯科夫(俄语:Николай Семёнович Лесков,1831年3月5日-1895年),俄国记者、小说家,主要作品有《莫桑斯克的马克白夫人(英语:Lady Macbeth
  • 林芝杜鹃林芝杜鹃(学名:),为杜鹃花科杜鹃属下的一个种。
  • Adler-32Adler-32是一种校验算法,由马克·阿德勒(英语:Mark Adler)在1995年发明,是对Fletcher校验(英语:Fletcher's checksum)的一种改进。与相同长度的循环冗余校验相比,它以可靠性换取速度(
  • 康树华康树华(1926年8月27日-2014年2月7日),黑龙江省绥化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犯罪学家。1948年,毕业于东北教育学院教育系,1954年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任教。1962年至1977年,供职于北京大学图